搜索到39篇“ 人工合成群体“的相关文章
两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4个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新选的20个自交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选自交系P2-6、P1-1、P1-5和P2-7产量及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K169×P2-5是产量性状SCA表现较好的组合。与对照比较,杂种优势大于8%的组合多为新选系与测验种K169和南789-2的组配方式。
秦燕郭泓鋆杨新梅杨洪赵永康韩庆新李兰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基本材料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效应研究
2012年
根据玉米育种和生产实践,筛选13个塘四平头改良系(P1),15个非塘四平头自交系(P2)。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田间调查性状并室内考种。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配合力在P1、P2组内不同自交系间存在差异,P1和P2内遗传变异丰富,类群间杂种优势明显。P1、P2的主要产量性状和稳产性相关性状GCA表现良好,GCA方差与SCA比值均大于1,11个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说明11个性状在P1、P2的组合间以加性效应为主。试验证明,P1、P2具有较好的轮回选择及组配优势组合的遗传潜势,通过群体轮回选择聚合微效基因以改良主要性状表现型切实可行。
丁照华张巧李文才刘长虹张发军张成华孙琦孟昭东刘治先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遗传力
不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遗传潜势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分析9个不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产量一般配合力(GCA)表现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0对覆盖玉米基因组的SSR引物在9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8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3~12个,平均6.3个。9个群体中,06P1的多态位点数相对较高,群体GP-5的基因型数在所有供试群体中最为丰富。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实际等位基因数和期望基因杂合度的比较结果表明,9个供试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都较大,遗传相似系数相对较小,说明这些群体遗传变异度较高;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远大于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产量GC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06P7和06P8表现最优。综合分析SSR标记的各项遗传参数及产量GCA,群体06P1、06P4、06P5和GP-5是遗传变异相对较为丰富的基础群体;群体遗传变异度大小与产量GCA高低并无必然的联系。群体比较结果表明,按田间表现选择3~4个单交种合成群体同样可以得到遗传变异较丰富且产量GCA较高的基础群体
江舟杨麟杨克诚高世斌潘光堂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群体SSR标记产量配合力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改良与利用被引量:5
2011年
回顾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利用研究的概况,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在玉米群体合成、改良与利用方面开展的研究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结合玉米育种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提高玉米群体改良利用效率提出思路。就研究方法和内容而言,应将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重点研究群体农艺性状及配合力表现、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和遗传组成等,探明群体育种潜势;合成群体时,应按杂优类群选择自身性状优良、配合力高且彼此又有一定差异的材料,以适当协调群体的遗传异质性与群体内优良个体出现频率两者的矛盾,在对群体遗传育种潜势评价的基础上,应针对群体存在的问题,确定好选择目标性状和选择强度,并利用适当的轮回选择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玉米群体改良利用效率;在群体改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群体改良效果评价,以便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改良方案;在利用人工合成改良群体选系前,应对群体的育种潜势进行评价,并根据群体遗传特性和自交后代配合力表现,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李芦江杨克诚潘光堂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
5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2009年
以由10个以上单交组合经2次隔离重组合成的5个遗传平衡群体为实验材料,将群体的一些主要性状进行两季联合方差分析,揭示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以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作为统计量,揭示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其中群体GP-5和GP-3植株穗位高低适中,优良个体出现频率较高,群体GP-4虽主要产量性状均值偏低,但植株较矮,穗位较低;群体GP-1和GP-2植株穗位偏高,但优良个体出现频率较高。
张建辉郑海宁
关键词:玉米群体性状
9个不同遗传背景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遗传潜势分析
以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合成的8个玉米小群体和四川农科院合成的1个玉米大群体及其与6个自交系参照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54个测交种为供试材料,利用田间试验对供试群体及所配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及配合力表现等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
江舟
关键词:玉米群体杂交组配SSR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不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改良效应分析
玉米种质资源趋于狭窄是玉米新品种选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限制玉米育种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玉米种质的拓展、改良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农科院人工合成的3个玉米种质群体及其经控...
邹超英
关键词:玉米育种杂交组配基因定位
文献传递
9个不同玉米人工合成群体育种潜势的比较
2009年
借助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采用群体性状表型鉴定结合配合力分析的方法,对9个供试群体的育种潜势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群体合成的方式做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供试群体内均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经济性状变异程度普遍高于农艺性状,群体间主要性状及其配合力差异更为明显。群体06P7和06P8主要产量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好,较对照高产组合出现次数多,且平均对照优势大,具有较大的改良利用潜力;对照群体GP-5虽主要产量性状均值较高,变异程度较大,且株高、穗位相对较矮,GCA负向效应较大,但主要产量性状GCA表现较差,需导人高配基因重组后,方可进一步改良利用;群体06P2和06P6主要产量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差,育种潜力不大。小群体06P1—06P8与大群体GP-5的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亲本数量的基础上,合成群体水平的高低与其参与合成亲本的优劣以及重组次数的多少关系更为密切。
江舟杨克诚高世斌潘光堂荣廷昭
关键词:玉米群体配合力
5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以五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与9个测验种所配制的组合为供试材料,以小区均数为单位,将两季均数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型对五个群体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体GP-5和GP-3主要产量性状及其GCA表现较好,优良个体出现频率较高,具有较大改良利用潜势;群体GP-4虽主要产量性状均值偏低,GCA正向效应值偏小,但植株较矮,穗位较低,通过GCA改良和SCA选择有一定利用前景;群体GP-1和GP-2植株穗位偏高,主要产量性状的GCA均为负值,育种潜力不大。
张建辉郑海宁
关键词:玉米群体配合力
5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9
2008年
选用8个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5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新选的15个自交系的配合力、杂种优势以及主要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GCA表现突出,且构成产量因子性状GCA表现也较好的新选自交系有GP2-1,GP5-2和GP5-5;SCA值高、杂种优势强的组合是48-2×GP3-3和ES40×GP1-2;在穗长、秃尖长、穗粗等12个性状中,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F1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而穗重和单株产量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非加性效应。因此,对于高产组合的选配,至少要选择1个GCA高的材料作亲本,并在此基础上兼顾SCA的选择,而利用群体自交选系则应根据性状遗传特性决定其选择时期和选择强度。
苟才明杨克诚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相关作者

杨克诚
作品数:82被引量:558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配合力 自交系 SSR 人工合成群体
张建辉
作品数:4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人工合成群体 玉米群体 配合力 玉米 潜势分析
潘光堂
作品数:330被引量:2,283H指数:26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配合力 玉米自交系 自交系 SSR
荣廷昭
作品数:318被引量:2,641H指数:30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研究主题:玉米 配合力 玉米自交系 自交系 SSR
秦燕
作品数:39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草莓 玉米 配合力 主要性状 人工合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