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7篇“ 人格塑造“的相关文章
儒家修身思想在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中的价值探析
2024年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人格是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儒家修身思想中蕴含的“内圣外王”的修身目标、“德才兼备”的修身内容、行之有效修身方法,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儒家修身思想的价值目标、修身内容、修身方法的阐述梳理,在把握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时代蕴涵和对儒家修身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目标参考、内容依托、方法借鉴三个层面,阐述儒家修身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意蕴,为儒家修身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提供有益参考。
高榕
关键词:儒家修身思想理想人格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
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生态人格塑造
2024年
生态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离不开返乡农民工生态人格的高质量塑造。本文围绕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的生态人格塑造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表明,缺乏科学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情感、专业的生态素养和高效的生态行动力是当前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生态人格缺失的主要表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政策宣传和指导、建立健全绿色创业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绿色创业的交流和合作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绿色创业的文化建设机制等是新时代高质量塑造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生态人格的有效途径。
刘翠玲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生态人格
人格塑造和思维开发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2024年
学校教育需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达此目的而进行的课程与教学革新总体上指向学生的理想人格和理性思维。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顺应客观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形成如下的共识:一是学校教育不能将思维等闲视之;二是人格不能徘徊在教育目标之外;三是学校教育应以塑造人格、开发思维为其要务;四是人格塑造与思维开发密不可分。
刘庆昌
关键词:思维开发人格塑造学校教育
幸福体育背景下体育教学中的青少年人格塑造
2024年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外部环境影响、青少年自我调节能力的缺乏以及学校、教师、家庭引导不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幸福体育理念从“为学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愿景出发,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帮助青少年树立诚实、善良、美好的人生追求,在青少年群体中弘扬集体主义观念与奉献精神。幸福体育理念背景下的青少年人格塑造,需要在幸福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培养青少年人格;需要在幸福锻炼中提升情绪智力,完善青少年人格;需要在幸福体验中传承体育精神,磨炼青少年人格
刘兰何子豪
关键词:体育教学青少年人格塑造
身体与道德:高校生态人格塑造的离身认知与具身转向
2024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以人格的生态化推进为先导,生态人格是应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的积极回应。大学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具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人格。当下高校生态人格塑造存在虚假需要与真实需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外部环境与内在秩序、知善能力与行善意向等一系列矛盾,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知观念和离身方式。以具身认知修正离身认知所表现出来的机械唯物主义弊端,需要重视认知主体与场域在认知产生中的作用,打造“心理场”“教育场”“文化场”“实践场”等育人场,织补新时代大学生人格的生态缺失,促进个体人格发展的完满,从而成长为新时代生态型高素质人才。
陈娜燕柏振平王永智
关键词:生态人格知行结合
新时代高校美育与人格塑造的辩证关系及建设路径
2024年
高校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五育并举”是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美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美育在人格塑造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在传承美育与塑造人格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要抓好美育与人格塑造的关系,处理好美育与人格塑造在整体与局部、关联与协同方面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美育是人格塑造整体工程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抓手。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面向人格塑造,要加强课堂内外结合的美育体系建设、校内外结合的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守正创新结合的美育制度机制建设,为美育与人格塑造提供实践路径。
史冰川景宇琨胡康林
关键词:高校美育人格塑造辩证关系
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与人格塑造——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4年
以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建筑美学与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与建筑审美教育的关系。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结合工科院校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提出了以人格塑造设定教学目标、以感性体验设计教学方法、以情感认同构思教学内容的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期解决当前建筑美学课程教学中由于感性体验、情感认同教育缺失造成的人格塑造不全面的问题。
王益
关键词:互联网建筑美学感性体验情感认同人格塑造
人格塑造与天赋发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为与无为——兼议教育内卷化的教育哲学问题被引量:1
2024年
人格教育是学校能够对所有青少年实施高质量培养的教育领域,中小学教育教学应当重点有为。但学科知识教学领域与学生天赋密切相关,中小学教育教学不可过度强势作为,应当有所不为。学校教育教学在人格教育和学科知识教学两个领域,内在的工作理念应有所差异。在人格教育领域,应当采取塑造的教育哲学,确保青少年人格素养的正确和健康。在学科知识教学领域,应当采取发掘的教育哲学,理解并尊重学生个体天赋差异,接受学校教育的必要限度。
冉亚辉
关键词:教育教学天赋
实质法治理念下公安院校学生的法治人格塑造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法治建设单独列为一个板块,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法治人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组成部分.
黄文
关键词:公安院校学生法治理念法治人格理想人格
儒家理想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格塑造影响研究
2023年
儒家优秀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学说思想广博深邃,蕴含巨大的精神价值,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的理想人格修养目标,追求人格境界的不断完善,这对当今大学生个体人格塑造与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多方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健全人格教育体系,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大学生自警自省潜能,强化笃实躬行,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健康人格,全面成长成才。
章敬峰
关键词:儒家理想人格个体人格

相关作者

毛克强
作品数:46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
研究主题:当代小说 茅盾文学奖 人格塑造 小说 新建本科
崔红丽
作品数:38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教师 现代人格塑造 现代人格 高校
袁平
作品数:18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
研究主题:人格塑造 病态人格 当代小说 小说 教育
蒋国保
作品数:174被引量:367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儒学 中国哲学 方以智 方东美 儒家
陈聪诚
作品数:29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人文教育 民办教育 大学生人格塑造 公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