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0篇“ 人类学视角“的相关文章
-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传统节日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
- 2025年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泼水节”既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的重要民族文化活动。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傣族“泼水节”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的巧妙融合,蕴含着西双版纳地区浓厚的文化特色,不仅促进多民族的交流交融,也是推动跨国合作、展示国家形象的平台媒介。“泼水节”通过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加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软实力,也揭示了节日文化在推动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金斓斓
- 关键词:多元文化傣族泼水节
- 女性人类学视角下的满族家谱叙事
- 2024年
- 满族家谱的叙事虽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受关注的程度相比汉族更高一些。借助对女性人类学之“家庭范畴”“自然”及“公共范畴”“文化”等相关概念的分析能深入认知满族家谱女性叙事的特质。随着社会及文化的发展,满族家谱女性叙事的形式及其内涵也不断呈现新变,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步提升,现当代续修或重修满族家谱女性叙事也能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女性的社会贡献和价值。
- 齐海英
- 关键词:女性人类学满族家谱叙事
- 探寻“审美普遍规律”的人类学视角——从康德到泰勒:西方审美人类学的本土传统溯源
- 2024年
- 美国学者马歇尔·萨林斯将“人类学”概念区分为以“他者”为研究重心的现代文化人类学和西方古典的本土人类学两种模式,为我们理解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西方古典美学家已经运用人类学的视野来探寻“审美的普遍规律”问题,但这些理论尝试却一直未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发掘。通过梳理西方古典式的人类学美学观到现代审美人类学的理论轨迹,可以发现审美人类学是西方古典本土人类学美学观现代化的一条理论路径。正是在古典的主体性哲学人类学向现代的文化人类学的转变过程中,西方理论家们逐渐明确了文化语境意识,进而使美学研究完成了从求助于哲学人类学视野到借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转变,这标志着现代审美人类学的诞生。
- 陈杰
- 关键词:文化转向审美人类学
- 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看《德拉姆》的地方意象
- 2024年
- 晋宗媛
- 传统文化在西部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张力——发展人类学视角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 2024年
-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使其传统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现代化因素的冲击。这就要求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同时对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部分要进一步挖掘和弘扬。重视传统文化张力的影响和作用,是顺利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者参与到各种发展项目之中,为发展问题提供了许多社会与文化的批评文本,催生了以实践为导向的发展人类学。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人类学者不仅能够帮助理解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还可以积极参与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中,推动政策调整和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使发展项目更符合地方文化习惯,减少由于文化误解或不适应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提高当地群众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刘志扬张馨凝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共同富裕
-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西游记》中妖怪名称的翻译方法研究
-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问世以来,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涉及到语言、宗教文化、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西游记》中很多妖怪的名称体现了儒、释、道...
- 杨娃
- 关键词:《西游记》深度翻译翻译方法
- 医学人类学视角下侗族村落多元化医疗模式研究
- 2024年
- 侗族村寨中多元医疗模式的形成与共存是医学人类学研究内容之一。侗族村寨多元化医疗体系包括传统医学、宗教巫术和现代医学在侗族文化中的交融与互补。在文化“主位”“客位”分析下,阐释了多元医疗模式的文化合理性,展示了文化内部的自给自足和对外部知识的开放接纳。从文化功能、文化自资的角度审视,发现多元医疗模式不仅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而且强化社会凝聚、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研究揭示了侗族村寨多元医疗模式的必然性,体现了社区对自身文化、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的深刻理解,为跨文化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范本。
- 韦伊
- 关键词:医学人类学文化功能
- 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战国时期服饰上的凤鸟纹研究
- 2024年
- 目前对战国时期凤鸟纹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考古学和美术史的研究范围里。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根据文化情境和社会背景来研究战国时期服饰上的凤鸟纹,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该纹样的艺术社会功能。凤鸟纹是文化和情感表达的符号,其精神内涵随着时空的变化产生交流融合。
- 林佳娴
-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战国时期凤鸟纹
-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释义——基于人类学视角的分析
- 2024年
-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差异性的理论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展现了“以中国为方法”的理论思绪。“不教而教”等中国教育智慧的存在,有助于我们理解教育现代化必须超越学校的边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不能照搬西方的现代化路径,必须避免标准主义的评价导向,在尊重差异与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确立适宜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寻找适宜的教育现代化之路。
- 段会冬
-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人类学
-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桑植白族仗鼓舞之比较研究
- 2024年
-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仗鼓舞是桑植白族植根于骨子里的集体记忆,是民族的、地域的、群体的情感集中表现。这种具有鲜明的桑植特色的仗鼓舞形态,不仅是白族母文化的纵向传承,也是本土多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横向互构。麦地坪村和马合口村两地的仗鼓舞,其因地理环境、族群内部差异、传承过程影响等诸多因素导致二者在动作形态、呈现态度、表演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差异,既体现了武舞相融与温婉柔美的迥异的审美风格,更体现了这一迁徙族群文化传承的自觉与自信。
- 李程程
- 关键词:舞蹈人类学白族传承
相关作者
- 方李莉

- 作品数:158被引量:1,59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艺术人类学 艺术 人文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自觉
- 赵旭东

- 作品数:308被引量:2,134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人类学 文化转型 文化自觉 文化 乡村
- 潘天舒

- 作品数:35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人类学 民族志 洞见 田野 医学人类学
- 陈刚

- 作品数:47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旅游开发 人类学视角 摩梭人 民族地区 食品安全
- 黄娟

- 作品数:4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 研究主题:人类学视角 人类学 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