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4篇“ 人类白细胞抗原-DR“的相关文章
- 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联合降钙素原预测ICU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4^(+)T淋巴细胞(HLA-DR/CD4^(+))、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在ICU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效能及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价值。方法: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SAP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是否继发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43)及未感染组(n=37)。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抗菌治疗情况。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LA-DR/CD4^(+)、IL-6及PCT预测SAP继发感染的效能。结果:感染组APACHEⅡ评分大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因、并发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感染组脂肪酶、IL-6及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HLA-DR/CD4^(+)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脂肪酶高表达(OR=2.354,95%CI 1.491~3.716)、HLA-DR/CD4^(+)高表达(OR=3.508,95%CI 1.283~9.588)、IL-6高表达(OR=4.284,95%CI 1.469~12.493)及PCT高表达(OR=5.743,95%CI 1.530~21.563)均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HLA-DR/CD4^(+)、IL-6及PCT及三者联合诊断SAP继发感染的AUC值分别为0.809、0.778、0.819及0.959,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诊断的AUC值及诊断效能明显大于单独HLA-DR/CD4^(+)(z=3.161,P=0.002)、IL-6(z=3.822,P<0.001)及PCT(z=3.346,P=0.001)诊断。局部感染组血清HLA-DR/CD4^(+)水平高于严重感染组,IL-6及PCT水平均低于严重感染组(P<0.05)。局部感染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较严重感染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HLA-DR/CD4^(+)高表达、IL-6高表达及PCT高表达均是SAP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有效预测SAP继发感染。
- 高婧周鹏谢晶王晓英丛铃娟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
- 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0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3例)、存活组(76例),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如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4^(+)/CD8^(+)T细胞比值及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的差异并进行影响90 d内死亡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潜在指标预测90 d内死亡结局的准确性。结果死亡组治疗第1天及第7天CD3^(+)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入院后第1天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并不是脓毒症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治疗第7天时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是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能够有效预测90 d死亡风险。CD4^(+)T细胞计数(AUC=0.847,95%CI:0.774~0.920)的预测最佳截断值为197.0 cells/μL,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AUC=0.898,95%CI:0.829~0.966)预测最佳截断值为40.5%。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的准确性高于CD4^(+)T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联合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AUC=0.928,95%CI:0.883~0.974)预测特异性高于单个参数。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治疗第7天时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是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为90 d死亡的有效预测指标,CD4^(+)T细胞计数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可以作为改善脓毒症预后的早期干预靶标。
- 伍松柏何峻
- 关键词:脓毒症老年
- 人类白细胞抗原-DR4-DR53与自身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8年
- 类风湿关节炎(RA)是所有炎症性关节炎病变中最为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随后侵犯下层软骨造成关节破坏,对身体的损伤极为严重。2016年全球人群患病率约为0.6%~1.1%,我国患病率约为0.33%~0.37%,且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
- 许琴郑水华林素香黄冬媚郑建鹏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检测炎症性关节炎关节滑膜
- 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浆人类白细胞抗原-DR和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118例脓毒症MODS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1(39例)与观察组2(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1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参附注射液,观察组2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参附注射液+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PCT及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比较患者14 d内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 d 3组HLA-DR、PCT和L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1和观察组2 HLA-DR水平明显上升,PCT水平明显降低,LP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1比较,观察组2治疗后3 d、7 d的HLA-DR水平进一步升高,PCT水平明显降低,LP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4 d内死亡24例(61.5%),观察组1死亡16例(41.0%),观察组2死亡10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P=0.03)。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可有效降低PCT水平,提高HLA-DR水平,促进脓毒症MODS患者的转归。
- 刘阳刘晨李红艳王红阳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 IgG4相关疾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DQ等位基因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IgG4相关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DQ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北京协和医院IgG4-RD队列研究患者91例,健康对照100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检测方法进行HLA-DR、HLA-DQ基因亚型分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G4-RD患者HLA-DRB1*03(13%vs.5%,P=0.047)表达率显著增高;HLA-DRB1*09表达率显著降低(16%vs.33%,P=0.009)。根据脏器受累不同,其基因表达率亦不相同。其中HLA-DRB1*03、HLA-DRB1*08在胰腺受累患者,HLA-DRB1*07、HLA-DQB1*02在颌下腺受累患者,HLA-DRB1*03、HLA-DQB1*02在泪腺受累患者,HLA-DRB1*04、HLA-DRB1*07、HLA-DQB1*02在腮腺受累患者,HLADRB1*07在泌尿系统受累患者,HLA-DRB1*03、HLA-DRB1*07、HLA-DQB1*02在鼻窦受累患者,HLA-DRB1*08在腹膜后受累患者,HLA-DRB1*04在肺部受累患者表达率显著升高。结论 IgG4-RD患者携带HLA-DRB1*03频率较高,该基因可能与疾病易感有关。不同脏器受累患者HLA-DR、HLA-DQ的基因亚型表达率不同。
- 于立杰陈雨张盼盼张文
- 关键词:IG人类白细胞抗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HBV 携带者 D8^+ T 细胞表面活化分子 CD38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CHB)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及 HBV 携带者 CD8^+ T 细胞表面活化分子 CD38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经阿德福韦酯治疗的 CHB 患者、31例 HBV 携带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采集 CHB 患者治疗前后及 HBV 携带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和 CD8^+ T 细胞数量和比例,以及 CD8^+ CD38^+和 CD8^+ HLA-DR +T 细胞比例。结果CHB 患者治疗前 CD8^+ CD38^+ T 细胞比例为(58.4±12.7)%,显著高于 HBV 携带者的(46.8±8.5)%和健康对照组的(24.3±7.9)%,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显著降低(34.2±9.4)%,HBV 携带者 CD8^+ CD38^+ 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F =8.27,P =0.000)。CHB 患者治疗前 CD8^+ HLA-DR +T 细胞比例为(43.3±12.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9.8±5.7)%(F =13.48,P =0.000),但与 HBV 携带者的(37.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德福韦酯治疗后显著下降,仍高于正常水平(P <0.05)。结论HBV 感染可以引起CD8^+ T 活化水平显著升高,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 CD8^+ T 的活化。CD8^+ T 活化水平是良好的 HBV 感染病情评价指标。
- 陈雪芳周亚娣
-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免疫活化CD38人类白细胞抗原-DR
- 人类白细胞抗原-DR及-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儿童哮喘发病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及-G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以无血缘关系的84例哮喘儿童为哮喘组,168名无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的健康个体为对照组。采用Pharmacia UniCAP系统检测哮喘儿童的血清总IgE水平。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LA-DR的21个基因位点和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检测HLA-G的9个单核苷酸位点。结果 (1)儿童哮喘组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1*11XX基因频率分别为2.98%和13.69%,对照组分别为0.3%和5.95%(χ2=6.915,P<0.05;χ2=9.478,P<0.01)。优势比(OR?)分别为10.57(95%CI:1.215~91.986)和2.79(95%CI:1.429~5.449)。HLA-DRB3(52)*010X基因频率在哮喘组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3.99%(χ2=5.854,P<0.05),OR?为0.429(95%CI:0.214~0.862)。(2)HLA-DRB1*15XX-HLA-G的rs1704和rs1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HLA-DRB1*15XX-14bp缺失-G)携带者哮喘风险比未携带者降低(Wald值为13.419,P<0.001),OR?值为0.198,95%CI为0.084~0.471;哮喘组中携带该单体型者血清IgE水平(365.0±943.1)KU/L,也较未携带者(977.8±14334.9)KU/L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1*11XX基因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HLA-DRB3(52)*010X基因可能为保护性基因,HLA-DRB1*15XX和HLA-G的rs1704和rs1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是哮喘的保护性单体型。
- 谢庆玲甄宏秦岭唐晓燕谭颖廖婷婷王敏贺海兰
- 关键词:哮喘基因多态性
- 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儿童IgE水平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多态性与血清总IgE水平的关系。方法将无血缘关系的84例哮喘儿童和168名无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的健康个体纳入研究。采用Pharmacia UniCAP系统检测两组儿童的血清总IgE,同时完成10种吸入性过敏原皮肤实验。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IJA.DR的21个基因位点。结果(1)哮喘组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1%11XX基因频率(分别为2.98%和13。69%)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0%和5.95%,矿值分别为6.915和9.478,P〈0.05或0.01),OR分别为10.57(95%CI1.215~91.986)和2.79(95%CI1.429—5.449);HLA-DRB3(52)+010X基因频率在哮喘组为7.14%,低于健康对照组(13.99%,X2=5.854,P〈0.05),OR为0.429(95%CI0.214~0.862)。(2)HLA-DRB1*160XX和HLA—DRB1女3(17)两个等位基因与哮喘儿童的血清IgE水平高低相关(P〈0.05),HLA-DRB1*160XX的OR值为0.145,95%CI为0.027—0.781;HLA-DRB1*3(17)的OR值为1.667,95%CI为1.367—2.033。结论HLA.DRB1*070X基因和HIA.DRB1*11XX基因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而HLA-DRB3(52)*010X基因可能为保护性基因,HLA.DRB1*160XX和HLA—DRB1*3(17)等位基因与哮喘儿童的血清IgE水平相关,HLA-DRB1*160XX可能是高水平血清IgE抗性基因,HLA—DRB1*3(17)则是易感基因。
- 谢庆玲甄宏秦岭
- 关键词:哮喘人类白细胞抗原免疫球蛋白E基因多态性儿童
- 中国人群1型糖尿病人类白细胞抗原-DR基因多态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基因多态性与T1DM的关联性。方法在T1DM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HLA-DR基因位点的比值比(OR)。联合检索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CNKI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获得全部相关文献,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包REVMAN 5.0统计相关基因位点的OR值,同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中国人群中,DR3、DR4、DRB1*0301和DRB1*0405是易感性基因(P均<0.05),总OR值分别为4.42、2.18、6.04和3.21。DR2、DR6、DR15和DRB1*1101是保护性基因(P<0.05),总OR值分别为0.31、0.50、0.51和0.35。危险基因型为DR3/DR4和DR3/DR9(P<0.05),总OR值分别为25.36和5.21。结论在中国人群中,一些与T1DM关联的HLA-DR与国外对其他国家人群的研究报道不尽相同。DR3、DR4、DRB1*0301、DRB1*0405、DR3/DR4和DR3/DR9在多个种族人群中均表现为易感性,与本研究一致;而DR2的保护性效应也与本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其余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张娟娟顾卫琼
- 关键词:META分析基因多态性
-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的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研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静脉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表达百分率的变化,评价患儿的免疫状态及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65例,以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6分为CPIS高分组共21例,CPIS<6分为CPIS低分组共44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重症MPP患儿入院后第1天及出院当日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百分率,并记录入院当天的CPIS。结果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CPIS高分组和CPIS低分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PIS高分组低于CPIS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恢复期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持续低下提示患儿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可用于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
- 孙海英邵晓丽刘淑梅郭平周国忠陈溢
- 关键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