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篇“ 仰韶时代“的相关文章
黄土高原仰韶时代鸟纹的分布、交融与演进
黄土高原仰韶时代考古出土鸟纹的情况,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五大盆地文化区,分别为渭河盆地文化区、陇西盆地文化区、伊洛盆地文化区、汾河盆地文化区和河套盆地文化区,其中鸟纹本身又可以分为象形鸟纹和抽象鸟纹。通过对五大盆地文化区遗址...
孙思今
关键词:仰韶时代象形传说时代
仰韶时代弧边三角形类彩陶纹饰研究
2024年
弧边三角形类纹饰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上的典型纹饰,主要以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红山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中的彩陶纹饰为主,学术界对彩陶纹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弧边三角形类纹饰是仰韶文化各地区先民沟通的桥梁,因此,本文通过对比甘青、中原与辽西的彩陶纹饰观察彩陶文化人群的交流,并对弧边三角形类纹饰的去向进行论述,研究表明,弧边三角形类纹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其最终汇聚在中华青铜文明的文化基因中。
薛亮亮
关键词:仰韶时代
试论仰韶时代礼的起源
2024年
仰韶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贫富差距显现,各个聚落群相继产生阶级分化,出现了大型礼仪性建筑、高等级墓葬和特定的礼器,孕育于原始宗教的礼制继承了其特质并发展。此时的祭祀已经颇具规模,有大型的公共场地、特定的祭祀形式和祭祀对象,神职人员已经成为统治阶层的重要成员。墓葬的结构和随葬品的数量质量都已经产生分化,尤其是出现了象征身份的专门化用器,已经具有礼器的性质。
郭紫薇
关键词:礼制原始宗教礼器
晋中地区仰韶时代彩陶研究
2023年
晋中地区仰韶时代的彩陶根据纹样可划分为十八类,分属于西阴文化、义井文化和白燕一期文化。西阴文化时期,陕晋豫地区的影响深入本地。仰韶晚期,晋中地区的彩陶经历了由盛转衰的演变过程,并在白燕一期文化之后退出历史舞台。沟通晋中地区与陕晋豫、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Y”形文化带、连接晋中地区与豫北冀南地区的“滏口陉”,构成了交流南北、融合东西的“彩陶之路”。
韩永莲郭梦雨
关键词:仰韶时代史前彩陶
晋南豫西地区仰韶时代早期遗存的相关问题
2023年
枣园文化是在东、西两大文化集团碰撞下激发了晋南地区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东庄村H117属东庄文化最晚阶段,北橄H32属西阴文化,东庄文化的“过渡性特征”实际上是其自身固有的特色。东庄文化与西阴文化小口尖底瓶的演变显示出,晋南豫西地区的东庄文化发展为西阴文化,为西阴文化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段天璟步蕃
关中地区仰韶时代彩陶的器型、纹饰及相关问题研究
关中地区是仰韶时代考古学文化分布、发展和演进的核心区域,先后经历了北首岭文化、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半坡四期文化和泉护二期文化等时期。也是我国史前彩陶发展系列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众多仰韶时代的典型遗址和彩陶遗存,为探索该...
郝文驰
关键词:仰韶时代彩陶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
豫北冀南地区仰韶时代聚落形态研究
姜春雪
黄淮西部仰韶时代农业结构研究——来自河南石固和贾庄遗址的植硅体证据
2022年
黄淮西部地处我国南北方不同新石器文化与农业类型的过渡地带,由于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地区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尚不甚清楚。本文对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和项城市贾庄遗址仰韶文化地层和灰坑土样进行了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黄淮西北部的石固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6398–5326 cal BP)样品中均存在丰富的黍(Panicum miliaceum)稃壳植硅体,同时兼有水稻(Oryza sativa)特征型植硅体以及粟(Setaria italica)稃壳植硅体。位于黄淮西南部的贾庄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期(6179–5745 cal BP)样品中同样发现较多黍稃壳植硅体以及粟稃壳及少量水稻的特征型植硅体。上述结果表明,黄淮西部在仰韶文化早期时已形成统一的以黍、粟为主的稻旱兼作农业模式,其中黄淮西北部延续了该地区裴李岗文化阶段以旱作为主的稻旱兼作的农业传统,而黄淮西南部则从贾湖文化时的单一稻作农业发展为稻旱兼作农业,且这一转变发生的时间不晚于距今6200年。此外,在6000 a BP前后,石固遗址农作物结构曾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旱地作物黍、粟的比重显著上升。最后,两处遗址中发现的水稻植硅体均以水稻颖壳的双峰型植硅体为主,表明黄淮西部仰韶文化时水稻的收割方式应是以割穗为主。本研究为了解黄淮西部仰韶早中期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以及农作物的收割方式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孙炳桂杨玉璋罗武宏程至杰蓝万里李全立张居中
关键词:植硅体农业结构收割方式仰韶文化
试论川西北高原仰韶时代晚期遗存被引量:3
2022年
川西北高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主要包括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金川县为中心的大渡河上游地区和以县为中心的大渡河上游地区和以茂县、汶川县为中心的岷江上游地区。历年来在川西北高原发现了多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图一)。早在1920年,澳大利亚传教士叶长青(J.H.Edgar)在汶川县威州姜维城遗址进行调查时就发现过马家窑文化彩陶。
任瑞波陈苇
关键词:川西北高原
仰韶时代辽西与甘青地区彩陶对比研究
辽西与甘青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完整,自成体系。在众多器物中,辽西地区彩陶出现于红山文化早期,甘青地区彩陶发现于大地湾一期文化。比较而言,辽西地区彩陶出现较晚,且彩陶纹饰与本地区的传统纹饰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对仰韶时代辽西与甘...
薛亮亮
关键词:彩陶仰韶时代

相关作者

张居中
作品数:154被引量:95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研究主题:遗址 贾湖遗址 新石器时代 植物性食物 繁昌窑
杨玉璋
作品数:68被引量:35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研究主题:遗址 繁昌窑 青白瓷 植物性食物 新石器时代
陈苇
作品数:26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研究主题:遗址 遗存 石制品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代
许永杰
作品数:44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考古学 遗址 文化 史前 考古学文化
周亚威
作品数:75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研究主题:遗址 颅骨 仰韶文化 墓地 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