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72 篇“ 价值观培育 “的相关文章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三维探讨 2025年 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有利于营造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良好氛围,逐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认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部分高校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主体精神缺失、内容和形式单一、实践活动管理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等问题。对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拓展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改进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活动管理,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师资建设,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创新。 丁心舟 周奇 李茂春关键词:红色文化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诚信价值观 培育 路径研究 2025年 在当代社会中,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关键要素,既是个人道德品质的核心构成,也是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石。本文旨在探讨培育 大学生诚信价值观 的路径,凸显其对个体成长、社会融洽及国家繁荣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创设社会实践机会及构建信用评价机制等措施,研究揭示了有效路径在深化诚信观 念、营造诚信环境、传递诚信正能量、实践诚信原则及增强诚信驱动力方面的作用。研究结论指出,采取多元化综合策略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诚信价值观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贡献积极力量。 吴林原 侯相俊 李文武 车奇涛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价值观 农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研究 2025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核心。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农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现状,梳理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良好的认知,但尚存在认同与践行不够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线上与线下融合不够充分等问题。提出要健全培育 践行机制、构建文化融合模式、优化培育 模式载体等路径对策,以增强农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张媛关键词:农职院校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网络泛娱乐化思潮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培育 路径探究 2025年 积极的职业价值观 培育 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也是贯彻就业优先战略的必由之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新闻媒介的迭代,形成了一切内容都为娱乐服务的网络泛娱乐化思潮。网络泛娱乐化思潮追求感官的片面刺激,是娱乐至上思想的时代体现,表面繁荣之下难掩贫乏本质。其可归因于外部的资本逻辑与媒体的趋利导向、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入侵和内部的个人本身享乐心理。在网络泛娱乐化思潮下,大学生的职业态度日益追求安逸,职业目标逐渐追求功利,职业规划略显浅表。为培育 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高校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 价值 共识;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强化价值 引领;建设网络交流平台,掌握新媒体话语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生态;开展志愿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巩萱萱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以“身”教之:数智时代的儿童价值观 培育 2025年 儿童价值观 的形成与其身体有着紧密联系。儿童价值观 的身体维度在于:通过知觉与经验的整合,获取具象化价值 认知;通过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内化价值 进而产生价值 认同;通过身体与环境的耦合,达到价值 认知与价值 践行的身心合一。然而,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丰富了儿童价值观 发展的途径,但其祛身性却正在消除儿童身体对周围世界的感受,遮蔽他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其之于儿童的负面影响在于价值观 根基的动摇:价值 认知为流量所牵制,道德情感趋于极化,并在数字焦土上引起无根的价值 盲从。数智场域通过数据与智能算法牵引儿童的价值 认知,通过图像与声音规训儿童的价值 体验,通过隐匿化行动遮蔽了价值 实践的主体性。数智时代的儿童价值观 培育 应当首先回归身体,要通过强化多感官参与的自然感知能力产生深层次的价值 认知与动机,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技术使他们获得更多维度的价值 体验,促进他们在虚实交融的道德空间中践行价值 。 戴唯信 郑航 赵森关键词:儿童 身体 价值观教育 数字化时代大学生价值观 培育 的着力点 2025年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社交模式,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情感表达、社会参与等方方面面。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更多地把握数字技术、日常生活和价值观 培育 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数字赋能为牵引,以日常生活为载体,以价值观 培育 所达到的育人目标为追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以更加主动的意识,积极借助人工智能等各类数字化技术,赋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价值 引领,以数字化呈现并表达大学生日常生活化的需要,以数字化的活动方式与交往方式为载体,注重发挥大学生应对数字异化的能动性,为大学生价值观 培育 构建日常生活化的教育路径。 徐阳关键词:数字化 算法推荐视域下青年主流价值观 培育 的风险隐忧与优化策略 2025年 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算法推荐作为信息传播和话语生成的新范式,成为形塑青年价值观 的社会权力。在资本逻辑作用下,算法推荐的不当运用催生了“过滤气泡”加剧“信息茧房”、“去中心化”加速“再中心化”、“流量至上”诱发“娱乐至死”等一系列风险隐忧,给青年群体的价值 认知、价值 认同和价值 选择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为此,必须优化算法推荐生态、创新算法推荐应用、强化算法推荐治理,对算法推荐发展、应用与治理的全过程加以矫治,多措并举,既发挥算法推荐的正向价值 ,又引领算法、规制算法和驾驭算法,使“算法”成为“善法”。 石旭雯 李睿关键词:青年 主流价值观 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价值观 培育 对企业品牌运营的影响分析 2025年 随着网络科技和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以其独有的开放性、迅速性、交互性等特点,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播的方式。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价值观 培育 对企业品牌运营的影响,分析新媒体如何成为企业品牌塑造和传播的重要平台,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igitalisation, human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new media era. New media,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speed and interactivity, has profoundly changed the way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are dissemin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ultural value cultivation on corporate branding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alyse how new medi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br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for enterprise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suggestions. 宋新玲关键词:新媒体 文化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己”观 对新时代青年价值观 培育 的启示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独特而深刻的道德资源,“无己”观 便是其中之一。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己”观 的思想精髓,对于新时代青年价值观 培育 具有启迪作用。“无己”观 提出“至人无己”“吾丧我”的道德范畴,从批判人世间的“自我”到忘记“自我”、从摒弃既主观 又饱含成心的“我”到“忘己忘物”的德性阐释,可以引导新时代青年反思自我、追求忘我;通过“修心正形”打开内心被狭隘观 念遮蔽之处,用“以道观 之”化育无私奉献、胸怀坦荡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可以引导新时代青年成就“我将无我”“强国有我”,不辱使命、勇担重任的道德品格。 李历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价值观培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 培育 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5年 乡村振兴与涉农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 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涉农高职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评价上存在现实矛盾。因此,作为涉农职业院校要积极承担育人使命,从文化浸润、思政引领、联动发力、劳动教育等方面,为涉农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 提供培育 经验。 王皎 张曦堃关键词:职业价值观 高职学生
相关作者
丁莉婷 作品数:14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辅导员 核心价值观培育 大学生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笔下 孟迎辉 作品数:56 被引量:132 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文明 苏联剧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识形态 政治信仰 檀江林 作品数:87 被引量:221 H指数:7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王厚明 作品数:51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77649部队 研究主题:官兵 领导干部 党员干部 政治优势 部队战斗力 王前军 作品数:70 被引量:110 H指数:5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视域 环境安全 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