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8篇“ 价值逻辑“的相关文章
- 价值逻辑
- 周农建著
- 关键词:逻辑哲学
- AIGC赋能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径
- 2025年
- 本研究探讨了AIGC技术在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逻辑,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考虑到高职影视动画专业的独特性,以及培养周期短、内容不全面等挑战,AIGC技术的融入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研究指出,通过针对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实训改革的实践路径,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高职影视动画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
- 程鹏翔
- 关键词:影视动画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场逻辑、价值逻辑及方法逻辑——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章的重要论述
- 2024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容深邃、逻辑缜密的理论体系,全面而深入地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须把握其三重逻辑。第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场逻辑: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总结了各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第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逻辑:具有人民、国家、世界三个层面的时代价值,对个人和集体、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积极意义。第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法逻辑:在秉持高度的文化自信、科学运用“两个结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大繁荣大发展。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助于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以文化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董朝霞周涛
- 关键词:价值逻辑
- 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价值体系及价值工具
- 2024年
-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其内在的价值逻辑、价值体系和价值工具。将高等教育作为支撑强国战略的基本使命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承诺;破解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顽瘴痼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规范。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本价值理想;坚持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终极性价值取向;坚持中国道路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准则。以升级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链,丰富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内涵,坚守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定力等为其价值工具。
- 伍宸
- 关键词:价值逻辑价值体系
- 人工智能技术下就业公平的价值逻辑、价值转变与价值实现被引量:1
- 2024年
-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深化之下,就业公平的广度与深度变化显著不同于前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由于人类劳动的内在结构与运作方式,对于劳动者个体而言,价值表达的秘密,就是各种劳动的平等性和差异性,因此决定了人工智能技术下就业公平具有均等性与差别性价值属性。人工智能技术催生进程推动了就业公平的内在价值变化,促进了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就业环境更多由主动向被动转变、初级向高级转变、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面对就业公平的价值变迁,我们应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调整就业均等化价值与就业差别化价值,以此保证劳动者就业基本公平。
- 方莉曹玉颖
-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就业公平价值思维
-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被引量:1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深刻探索,系统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解决什么问题”“何以解决问题”“效果如何”等重大问题,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总体构架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深刻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价值逻辑,从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发展布局、重大原则等方面深刻揭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大问题,凸显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中国独特历史命运与基本国情的新贡献,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全面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 洪晓楠林丹
- 新农科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逻辑、内涵逻辑、实践逻辑
- 2024年
- 新农科赋予了高等农林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方向、新要求。高职涉农教育要坚持把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以强农兴农为使命,充分把握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逻辑、内涵逻辑、实践逻辑,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涉农学生学农务农自觉等三个方面认识新农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追求,从专业特点、类型定位、时代属性等三个方面把握其内涵、要义,从立足“农”、突出“职”、彰显“新”等三个方面推进实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培养有情怀、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 张永良王晓波刘新安杨洋肖雪红李云让
- 关键词:高职涉农专业
- 新质生产力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价值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2024年
-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的体现,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或缺的途径。旨在通过价值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三重维度,深刻剖析新质生产力如何内在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达成。在价值逻辑层面,新质生产力通过加速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驱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创新性应用,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展现了其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核心价值导向。在理论逻辑层面,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体现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产权界定的清晰化、供需关系的协调优化及消费模式的多样化,这些理论要素共同构成了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框架。在实践逻辑层面,新质生产力的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顶层设计的强化,深化了生态产品体制的改革;依托数字档案管理,实现了生态产品产权的精准界定;网络监测技术的运用,完善了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体系;信息平台的搭建,促进了生态产品的多元化交易;数字思维的融入,加速了人才队伍建设与体系的完善等。
- 张玉倩黎明苏晨晨
-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
- 学科督导:本体意蕴、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 2024年
- 学科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指引下,学科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学科自身逻辑,对学校学科育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促进学科育人质量提高的过程。学科督导具有推进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价值;聚焦核心素养,助推学科教学发展的学科价值;推动“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价值。为推动学科督导顺利实施并实现其价值,应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好督导顶层设计;组建学科督导队伍,提升督导人员素养;围绕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督导内容;完善督导流程和方式,构建督导评价机制。
- 张家军曾照瑶
- 关键词:督导价值逻辑
- 绿色消费的科学内涵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 2024年
- 持续推进消费方式绿色转型升级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迫切需要。本文对绿色消费观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系统梳理,在透析其定义、内涵和意蕴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引领、技术引擎、需求引导”的内在优势,总结了思想文化上的理论逻辑、文明发展上的历史逻辑和经济社会发展上的现实逻辑,并从“政策激励、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等3个维度分析了绿色消费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居民消费方式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 蔡伟邵璟璟李超恩温小栋
- 关键词:绿色消费价值逻辑
相关作者
- 喻国明

- 作品数:890被引量:9,410H指数:5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媒介 中国传媒业 媒体 传媒产业 传媒业
- 袁祖社

- 作品数:236被引量:1,450H指数:19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共性 共同体 文化 逻辑 市场经济
- 丁红玲

- 作品数:124被引量:4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社区教育 老年教育 职业教育 企业家 成人高等教育
- 程少川

- 作品数:49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决策支持系统 群体决策 中国哲学 逻辑原理 价值逻辑
- 张夏青

- 作品数:17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价值逻辑 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之道 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