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1篇“ 企业生态位“的相关文章
-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视角下数实资源融合如何驱动企业生态位跃升
- 2025年
- 利用数实资源融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实现生态位跃升,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基于资源杠杆理论,选取三一重工为典型企业样本,采用纵向单案例方法探索企业利用数实资源杠杆支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生态位跃升的内在机理与过程规律。结果发现:第一,企业通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生态位升级,经历生态位纵向攀升、生态位横向扩张以及生态位螺旋迭代升级3个阶段,表现为互补生态位——中枢生态位——生态位跨界扩张的路径。第二,企业生态位跃升的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第一阶段利用数字资源桥接实体资源,提升资源组合多样性,合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支撑企业由互补生态位嵌入中枢生态位;第二阶段促进数字资源与实体资源融合,加快资源分布式重构升级,推进纵深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现中枢生态位扩张。可见,两阶段过程具有“(资源)杠杆—(技术)突破—(生态位)跃升”的内在逻辑。通过揭示作用机制与过程规律,可为企业利用数实资源融合构建技术竞争优势提供实践启示。
- 赵艺璇钱庆乐成琼文
- 找准企业生态位被引量:1
- 2024年
- 生态位原理是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是描述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与其他物种关系的概念。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所形成的竞争关系与生物物种在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生态关系存在很多共性。因此,将生态位理论运用到企业管理领域得到学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也成为2023年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企业生态位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运用自己核心能力,在与外部生存空间、时间构成的企业生态体系互联、互补、互争的过程中.
- 刘秉君董明德
-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生态体系生态位原理生态位理论生物物种生物群落
- 企业生态位、参与度与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关系:基于知识重组调节作用的分析
- 2024年
- 生态位体现企业自身所拥有外部资源和相对能力的独特性,其通过影响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资源跨界获取的内容、流向及模式等,进而影响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实践效果;而参与度与知识重组作为其中重要的情景要素,却尚未被纳入有关研究框架。为此,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生态位理论,将企业生态位划分为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适宜度,探究企业生态位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和情景条件。通过收集253份高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发现: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适宜度正向影响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但生态位重叠度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有负向影响;参与度在企业生态位与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知识重组正向调节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适宜度与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间的关系,但对生态位重叠度与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成立。因此,企业应基于不同生态位情景,制定差异化价值共创战略,并通过提升创新生态系统成员参与度和增强知识重组能力,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效果。
- 王展昭张海洋
-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参与度知识重组
- 新东方战略转型直播带货的企业生态位思考
- 2024年
- 本文由东方甄选爆火引入,从企业生态位视角剖析了新东方借助东方甄选实现战略转型的原因。这次成功转型要归功于新东方对直播带货行业竞争力的精准分析与把握、丰富的线上经验、长期沉淀的品牌价值、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强大的人才储备和专注员工全面成长的培养理念。最后,本文针对东方甄选的后续发展从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内容创新、打造自营品牌、培育特色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耿云江吴帅军
- 关键词:企业生态位新东方
- 基于生态系统的寄生型制造企业生态位优化驱动因素研究
- 2024年
- 在当今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优化企业生态位已成为影响企业存续、壮大的重要议题。特别是依附于核心企业的寄生型企业,既深受核心企业牵制,对核心企业依赖性极强,又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自身能力的局限。探寻如何精准优化寄生型企业的生态位,进而全方位提升其竞争力,已然迫在眉睫。研究以生态系统中的一类特殊成员——寄生型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性元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寄生型制造企业生态位优化的驱动因素并探究其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核心企业赋能、技术与知识溢出、资源优化配置、利益共生、生态系统协同五个因素对寄生型制造企业生态位优化具有明显的直接驱动作用。研究有助于寄生型制造企业明确发展方向、提升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 高容驷
-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技术重叠——基于企业生态位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从企业生态层面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效果对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运用2007—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DID)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技术生态位重叠度的影响效果。实证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增加具有促进效应,这源于产业政策激发了企业的策略性创新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进入。研究还发现,融资约束和数字化转型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成长期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容易受到政策效应的影响。本文有助于厘清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 白景坤刘畅
- 关键词:融资约束
- 动力机制、战略行为与后发企业生态位跃迁——基于光伏企业的纵向案例研究
- 2024年
- 借鉴战略生态位、企业动态能力理论,基于“动力机制—战略行为—生态位能力”逻辑链路,以光伏企业为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构建整合性理论框架模型。依据研究框架,剖析了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协鑫集团三家典型光伏企业从生态位创建、扩张到成熟阶段实现生态位跃迁的动力机制、战略行为及生态位能力演进轨迹。通过各级编码提炼归纳,得出后发企业生态位跃迁的演变路径。研究发现:(1)后发企业生态位提升的动力机制表现为“创新要素驱动机制—转型升级动力机制—战略导向驱动机制”的演变过程。(2)创新战略范式经过了“基于需求搜寻的跟随者战略—基于市场开拓的探索者战略—基于领先创新的技术推动者战略”的演化过程。(3)生态位能力的积累和提升形成了“应用型渐进式动态能力—探索型突破式动态能力—颠覆型协同创新能力”的演化路径。据上,提出了中国光伏后发企业基于动力机制、战略行为、核心能力演化共同促进生态位跃迁的路径模型。该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拓展了后发企业战略演进及战略范式转换的理论范畴,为通过生态位创新打破路径依赖锁定推动可再生能源企业追赶、超越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张爱琴郭丕斌郭小强
- 关键词:动力机制
- 知识协同如何促进企业生态位演化?——基于青岛双星的案例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视角,对“传统制造企业不同类型的知识协同行为如何驱动企业生态位演化”这一问题进行了嵌入式单案例研究。通过对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知识协同驱动企业生态位演化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在生态位第一次演化阶段,通过取长补短型知识转移促进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企业生态位占据;在生态位第二次演化阶段,通过问题解决型知识共享促进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企业生态位扩展;在生态位第三次演化阶段,通过需求聚焦型知识创造促进锁定型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企业生态位深化。揭示了知识协同对企业生态位跃迁的作用机制,拓展了企业生态位演化的前因研究,为传统制造企业实现生态位跃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 姜忠辉周萌罗均梅孟朝月
- 关键词:知识协同商业模式创新
- 基于改进的犹豫模糊语言TOPSIS新零售企业生态位评价研究
- 王莹
- 数字化企业生态位与动态能力匹配研究
-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全面赋能,数字化企业成为发展最快和辐射最广的数字创新载体,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复杂动态的数字化创新环境模糊了产业边界,深刻改变了竞争格局,为数字化企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数字化...
- 李润宜
- 关键词:生态位动态能力匹配性
相关作者
- 刘志峰

- 作品数:131被引量:695H指数:14
- 供职机构: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位 高职院校 企业生态位 产业集群 品牌生态位
- 吴建材

- 作品数:25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商业生态系统 协同进化 自组织 企业生态位 商业生态
- 祖述勋

-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企业生态位 企业 课堂生态 课堂教学 教育生态学
- 达庆利

- 作品数:446被引量:7,085H指数:4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闭环供应链 再制造 逆向物流 供应链 逆向供应链
- 钱辉

- 作品数:43被引量:57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生态位 企业生态位 创业教育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