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篇“ 优树子代“的相关文章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中期选择
2024年
本研究对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11个家系的生长指标进行分析,估算其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子代测定林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干形4个性状指标均值明显高于对照家系,通过多重比较入选3个家系,分别为23号、7号和5号家系,其遗传增益达23.3%、22.1%、10.5%和8.8%,可作为营建高世代的建园材料,也可用于优良材料的推广。
赵玉清
关键词:火力楠子代测定遗传增益家系选择
无患子不同优树子代苗木生长规律研究
2024年
为选育无患子优良品种,以采集的10株无患子优树的种子进行了播种试验,测定无患子优树子代苗木的生长指标,初步揭示无患子苗期生长性状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优树子代生长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各优树1 a生子代苗木的平均苗高为210.35cm,不同优树子代苗木的苗高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优树3号子代苗木最高。10株优树子代苗木的地径生长速率也不一致,优树3号、5号和8号相较其他优树地径增长较快。不同优树的全株总生物量均值为127.38 g,其中6号和1号优树全株干质量显著高于其他优树优树6号、8号和1号子代苗木的壮苗指数与其他优树相比较高.
胡建明
关键词:无患子优树
不同种源红花香椿优树子代测定及早期评价
2024年
为掌握红花香椿(Toona fargesii)的生长特性与遗传变异规律,开展了优树子代测定试验,基于3种不同方法综合评价试验结果,筛选高遗传增益的优良家系推广利用,为红花香椿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红花香椿自由授粉子代家系试验林2 a生时树高、地径和保存率均值为1.39 m、4.32 cm和89.0%,变异系数分别为29.1%、25.5%和16.0%;红花香椿家系试验林在树高和地径性状的区组间、家系间和家系×区组间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保存率在区组间和家系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红花香椿试验林的3个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受到中等强度及以上的遗传控制(为0.44~0.79),采用聚类分析法、基因型分组法、BLUP育种值法3种方法进行对比选择分析,以25%的入选率初步筛选了3个红花香椿优良家系,可用于进一步育种研究。
沈秋水
关键词:家系子代测定
闽楠优树子代测定及速生家系单株选择
2024年
以永安国有林场10个种源41个家系的闽楠优树子代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6 a林龄时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参试闽楠种源保存率88.37%,平均胸径12.16 cm、树高11.61 m、冠幅2.88 m、材积0.0797 m^(3);种源、家系间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优种源平均胸径15.44 cm、树高13.21 m、冠幅4.12 m、材积0.1307 m^(3),保存率92.33%;胸径、树高、冠幅、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593、0.7021、0.6987、0.8626,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8785、0.7178、0.7143、0.8819。以材积为指标,复选出Np602等8个速生家系和Ya101等30个速生单株,速生家系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平均值分别为15.04 cm、13.80 m、3.65 m和0.1301 m^(3),遗传增益分别为20.97%、14.19%、18.68%和56.37%,可供闽楠育苗造林;速生单株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平均值分别为17.40 cm、15.45 m、4.18 m和0.1852 m^(3),遗传增益分别为38.69%、24.65%、32.60%和119.34%,可作为闽楠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无性繁殖材料。
黄秀美章进峰刘晓坤郭建芳冯晓明陈振泉张超张春丽罗盛懋
关键词:闽楠优树子代生长性状家系选择单株选择
黑格优树子代林断根萌蘗能力分析
2024年
为了解黑格根系萌芽生长能力和掌握影响萌芽生长关键因子,对栽植3年的黑格优树子代林分随机抽取12个单株进行开沟断根,调查萌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黑格萌出新芽需要5周时间,第6~9周为主要萌芽期,断根10周后萌芽量达到峰值,平均萌芽量为1.8株,根系最大萌芽量为6株;30周时,萌芽平均地径可达8.9 mm,平均苗高可达114.9 cm,萌芽保存率为70.4%,说明黑格萌芽能力强且芽苗生长迅速;苗高、苗地径与母株的断根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萌芽量、苗高、苗地径均与湿度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断根直径、湿度是萌芽相关性较强因素。
莫明锋杨章旗董琼唐生森覃夏云陈代云
关键词:黑格断根处理
香椿优树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的选择
2023年
[目的]探讨香椿优树子代的生长性状差异和遗传变异规律,筛选适宜在鄂西地区推广的香椿优良家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10年生香椿优树子代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表现及遗传变异规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1)35个香椿家系1年生幼苗地径、树高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树高遗传力(0.9384)略大于地径遗传力(0.8185),表明不同香椿家系苗期生长受遗传控制。(2)10年生香椿优树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12号、13号、26号、38号、42号和43号等家系胸径变异系数均大于40%;4号、8号、10号、12号、15号、23号、42号、43号、YL075号和YL083号等家系树高变异系数均大于25%;13号、26号、38号和43号等家系单株材积变异系数均大于100%。(3)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将35个家系分为差、中、良、优4个类别,选出43号、26号、YL082号、38号和2号等5个优良家系。优良家系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0.09 cm、9.52 m和0.0464 m^(3),分别比35个参试家系的平均胸径(8.07 cm)提高20.02%,比平均树高(8.82 m)提高7.35%,比平均单株材积(0.0289 m^(3))提高37.72%;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7.26%、6.16%、40.08%,入选率达14.28%。[结论]不同香椿家系生长性状差异明显,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筛选出的5个香椿优良家系遗传增益较高、生长速度快,可作为鄂西地区低效林改造的优良材料。
王毅敏高本旺张海玲高晗何松雷华刘军
关键词:香椿家系良种选择遗传增益
福建柏优树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选择
2023年
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福建柏优树子代试验林8、11、16、20 a林龄时分别进行每木调查,分析福建柏优树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筛选优树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树高、胸径及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均随着林龄的增长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林龄20 a时,试验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10.65 m、16.75 cm、0.12236 m^(3),变异系数分别为2.07%、3.60%、8.79%,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109、0.3990、0.4729,狭义遗传力值分别为0.1313、0.1641、0.2245;以单株立木材积育种值为指标,筛选出8个优良家系和59株优良单株。入选优良家系平均单株立木材积达0.19952 m 3,平均育种值和遗传增益分别为0.01745 m^(3)和12.20%;入选单株平均单株立木材积达0.27709 m^(3),平均增益达20.89%。
章进峰
关键词:福建柏子代测定生长性状遗传力
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遗传测定与选择被引量:5
2023年
随着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林大面积减少、选育程度提高以及遗传多样性减少,有必要开展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筛选遗传品质优良的马尾松家系和单株,为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本文以74个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测定其胸径、树高等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将主坐标降维分析与遗传增益分析相结合筛选优良家系与单株。结果表明,马尾松桐棉种源各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化明显且家系间差异显著(P<0.05),家系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材积(0.224 5)、胸径(0.107 5)、树高(0.091 0)。采用主坐标分析筛选出8个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0.71%、6.68%;从8个优良家系中筛选出23株优良单株,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为5.50%、1.88%、29.15%,选择效果显著。综上,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为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极佳的种质资料。
李鹏魏文初邱辉杨章旗陈虎邱承相李远明龙振云吴东山
关键词:马尾松生长性状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
毛红椿优树子代苗期生长性状测定与选择被引量:1
2023年
于2020年,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金德苗木有限公司苗圃对毛红椿14个家系1年生苗木的地径、苗高、主根长、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全株生物量等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其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参试的14个家系间的各生长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12号、7号家系的生长性状表现较好,其地径、苗高、主根长、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分别比群体均值提高19.84%~28.54%、24.38%~36.32%、23.95%~35.56%、23.03%~33.82%、23.86%~35.42%、25.93%~38.52%、23.65%~34.99%。毛红椿家系各性状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其中叶生物量、苗高遗传变异系数最大,分别达25.38%、22.80%,苗高和叶生物量指标可作为早期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经苗期多性状指标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毛红椿优良家系:7号、12号、3号、8号,其苗期生长较好、根系发达。研究结果可为毛红椿的良种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
林智勇
关键词:毛红椿苗期测定家系选择
古蓬种源马尾松优树子代遗传测定及选择被引量:4
2023年
为探索古蓬种源马尾松优树子代生长性状变异规律,筛选品系优良的家系和单株,为古蓬种源马尾松天然群体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54个古蓬种源马尾松优树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通过对4 a生和8 a生马尾松的生长性状变异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并基于主成分估计法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与遗传增益相结合筛选优良家系及单株。结果显示:(1)4 a生和8 a生马尾松家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化明显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遗传参数估算发现4 a生时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受低等遗传力控制,8 a生时则为中等水平。(2)4 a生和8 a生两个年龄的马尾松分别入选的优良家系14个和11个,均入选的优良家系4个,入选的优良家系各性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4 a生分别为0.95%、1.04%和3.57%,8 a生时为4.06%、1.91%和10.17%,8 a生更宜作为马尾松优良家系选择林龄;8 a生时从11个优良家系中筛选出26株优良单株,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46.24%、26.34%和137.50%,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1.44%、5.15%和33.49%,选择效果显著。结果表明:古蓬种源马尾松生长性状家系间具有很大的选育潜力,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及单株可为古蓬种源马尾松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极佳的种质资料。
凌金燕杨章旗唐生森王玉玲胡鑫
关键词:马尾松子代测定遗传增益

相关作者

郑仁华
作品数:117被引量:885H指数:22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杉木 福建柏 马尾松 子代测定 优树
杨宗武
作品数:61被引量:703H指数:20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福建柏 马尾松 龙眼 优树 铝胁迫
黄利斌
作品数:342被引量:2,019H指数:24
供职机构: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引种 杉木 秃杉 榉树 深山含笑
肖晖
作品数:31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马尾松 杉木 子代 优树 优良无性系
肖祥希
作品数:76被引量:712H指数:19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福建柏 龙眼 铝胁迫 人工林 龙眼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