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1篇“ 传播史“的相关文章
基于OBE理念的外国新闻传播教学创新研究
2025年
外国新闻传播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能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新闻发展的规律,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它既是学习传播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还要充分发挥专业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结合自身课程教学三大痛点,通过清楚聚焦、反向设计、扩大机会等策略,对课程教学重塑,实现“以学定教”,提升课堂教学的魅力和价值。
徐思
关键词:传播学教学创新角色扮演
媒介技术迭代视域下的戏曲艺术传播考察
2025年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大众艺术的代表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历中,形成了以“戏台”为中心的“面对面”的传播方式。随着电影媒介、电视媒介、网络媒介、交互媒介的更新与迭代,多元化传播的“后戏台”时代来临。戏曲艺术多主体、多样态、多渠道的立体化传播格局逐渐形成,不断促进戏曲文化的内容深耕与传播拓展,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王玉坤周婧
关键词:戏曲艺术传播史
宋人之“愚”:中国古代“愚宋”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2025年
“宋人皆愚”是自先秦广为流传的历认知,集中体现在相关成语典故中。这一认知约于战国时期基本形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在建构“愚宋”形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宋国“殷商遗民”的政治身份,诸侯争霸中的没落,对文化传统的坚守以及战国诸子的“反面书写”,是“愚宋”形象的重要成因。“愚宋”不仅反映了各诸侯国军事、政治之间的竞争,也呈现了当时新旧价值与文化规范之间的嬗变和斗争。“愚宋”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存在着“陈陈相因”的规律,展现了典籍、成语等媒介形式对社会记忆的固化作用。随着汉后诸子百家经典的流传以及学者对成语典故的称引、演绎,“愚宋”成为一种难以改观的刻板印象。不过这仅仅是一种话语建构和传播的结果,却未必符合历事实。
潘祥辉杜颖卉
关键词:成语典故
法律行为汉字术语的日本翻译与中国传播
2025年
“法律行为”一词乃日本明治时期法学家所创造。根据立法会议记录,日本德式新民法草案最初采用的术语是“法律上的行为”,后来才改采“法律行为”。“行为”一译,是沿用了日本法式旧民法中“acte”的译法。然而,起草委员们未注意到德国学说上“Rechtsgeschaft”与“Rechtshandlung”之分,故“Rechtsgeschaft”“Rechtshandlung”“acte juridique”曾被当时日本文献视作同义。因立法后术语难再改动,起草委员们只能以学说之名,将“法律行为”分为广狭二义,广义者指“Rechtshandlung”,狭义者指“Rechtsgeschaft”,而“acte juridique”可作广狭二用,至于“法律上的行为”,则专指“Rechtshandlung”。因“行为”同被用于“Geschaft”“Handlung”甚至“Akt”等,使汉字术语相当混乱。这一混乱随着清末留日学生翻译的日本著作与讲义传入我国。译本的不理想,使我国错失改译的良机。本文发现了两部从未被引用的文献:1917年,余棨昌对“法律行为”译语提出了批评,这一发现可将学界认知前推90年;1977年,刘世民首次提出改译方案,主张将“法律行为”改译为“法律事务”。虽然21世纪又出现了各家改译方案,但将“Rechtsgeschaft”与“Rechtshandlung”分别译为“法律行为”与“法律上的行为”仍是主流。
吴奇琦
关键词:法律行为法律事务准法律行为
基于“HOPE”模式的中国新闻传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4年
文章结合中国新闻传播课程的特点及“HOPE”模式的概念,总结中国新闻传播课程思政建设的“HOPE”模式,涉及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品质、政治认同与国家情怀、认识论和方法论,并通过教学策略分析和实践路径探究,融合人文素养与中国新闻传播,强调职业道德品质在新闻实践中的重要性,以期加深学生的政治认同与国家情怀,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促进新闻传播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秦汉鲍天璐
关键词:中国新闻传播史
万象更新: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研究
2024年
2023年中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坚持历底色,反映学科本色,突出中国特色。古代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强调料考证,重视跨学科视角。近代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调用理论资源,透视近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深描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传播研究结合现下新闻传播学相关热点议题,进一步扩展研究深度与广度。外国新闻传播研究主要聚焦无产阶级办报实践的梳理与总结。本年度,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为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历镜鉴。
曾林浩邓绍根
关键词:新闻传播史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
传播维系失落的家园、民族和文化——亚美尼亚新闻传播
2024年
亚美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是外高加索南部的内陆国,地处欧亚陆路交通的结合部。该国的新闻传播业呈现典型的“小国大传播”特色。历上,离散海外的亚美尼亚人逐渐成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沟通者,他们很早便涉足出版业,与本土亚美尼亚人一道,借助新闻传播手段维系起自己的民族、国家和文化。本文论述了从1794年海外亚美尼亚传教士在印度创办第一家期刊开始到亚美尼亚苏联时期,以及独立至今的新闻传媒发展历程。
张玉川陈力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中国新闻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综述
2024年
2024年9月13日至15日,中国新闻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北方民族大学举行,年会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全国40多所高校的130多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与讨论。现将参会论文主要观点综述于下。
李洁金强
关键词:年会主题
建构中国特色的讣闻传播学知识体系——评吴锋教授等新著《讣闻传播论纲:基于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视角》
2024年
《讣闻传播论纲》以讣闻传播为观照对象,在历断面中分析讣闻传播的“典型案例”“基本理念”“内在逻辑”和“报道范式”,在纵横交织的历框架中呈现了中国讣闻报道的演进规律,初步建立起讣闻传播的纲要体系,系统呈现讣闻传播的理念思想与具体实践,研究对象独特、研究架构完整、研究视野宏大。该书构建了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立场和中国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讣闻传播系统性研究的缺憾,推动了讣闻传播研究的纵深发展。
阳海洪
关键词:讣闻报道新闻传播学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中国互联网视听传播
当代社会文化发生“图像转向”,视听传播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信息表达手段和传播方式,视听产业亦延续自20世纪广播电视兴盛以来的繁荣轨迹,并在新兴媒介技术的助推下加速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互联网视听传播...
周勇作

相关作者

姚远
作品数:310被引量:959H指数:1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科技期刊 西北联大 科技期刊史 科学传播史 中国期刊史
张箭
作品数:142被引量:317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传播史 郑和下西洋 地理发现 农业 地理大发现
陈力丹
作品数:1,194被引量:6,204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传媒 新闻 新闻传播业 新闻传播学 记者
史安斌
作品数:372被引量:3,310H指数:2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 跨文化传播 新闻 新闻业
邓绍根
作品数:184被引量:44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新闻宣传 新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