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篇“ 传神达意“的相关文章
- 从汪译《道德经》论“传神达意”对典籍翻译的启示
- 2025年
- 基于对汪榕培《道德经》的译法研究,采用数据和个案分析的方法,本文概括出两类八法,并由此指出:对原典表达形式的审美,中国译者已形成了一定的译出建构模式,其目标主要是“传”原典之“神”。而典籍翻译的根本是要找到译本实现逻辑性认知与审美性建构的契合,“达意”这方面有待完善。由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秉持汪先生提出的“传神达意”思想,具体就哲学典籍的翻译,本文给出了译出过程图示,图示的解释中,一方面,强调原典解义对译出建构的基础价值;另一方面,译出的行文逻辑与表达形式审美之间存在契合关系,即“传神达意”这个提法在哲学典籍的翻译上具备可行性。
- 魏建国朱源
- 关键词:典籍翻译
- 从“传神达意”看《邯郸记》英译中的“中国英语”
- 2024年
- 在全球化语境下,各民族在接受其他文化的同时,也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留汉语的语言身份及文化特征。中国古典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璀璨结晶,研究其英译中的“中国英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汪榕培教授“传神达意”思想的指导下,对《邯郸记》英译中的“中国英语”进行研究后发现,译者在处理中国特色词汇、修辞手法、意象及流水句的翻译时使用“中国英语”具有可行性。
- 金雨晴
- 关键词:中国英语《邯郸记》传神达意
- “传神达意”理论视域下陶渊明散文的翻译及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文章理论为汪榕培先生的“传神达意”理论,这一理论源自他三十多年的翻译实践,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丰富的意蕴。“传神达意”是一个偏正短语,即以达意为基础,翻译出典籍的精神内涵。在第八届中国典籍翻译研讨会上,“传神达意”理论提升到了整个中国典籍翻译领域的高度。在典籍翻译的实践中,汪榕培先生很好地运用了“传神达意”的翻译原则,完美结合神似与形似两个标准,不仅传达了原作的内容意蕴,也突出了原作的精神内涵。文章将以《桃花源记》为例,结合林语堂、杨宪益先生的《桃花源记》英译本,对比汪榕培先生的英译本进行鉴赏分析,并进一步体现“传神达意”理论的优势。
- 解可宁郭玉屏吴紫情金越周子雅
- 关键词:传神达意《桃花源记》典籍英译陶渊明散文翻译
- 典籍英译中的传神达意——以汪榕培《陶渊明集》英译本为例
- 2024年
- “传神达意”是国内著名翻译大师汪榕培所倡导且践行的典籍英译标准及策略。陶渊明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展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该文以汪榕培《陶渊明集》英译本为案例,通过翔实的例证分析,从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外在形式、内在节奏韵律以及诗歌意象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汪榕培如何在典籍英译中做到传神达意,希望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的典籍英译事业有所启发。
- 李上荣
- 关键词:传神达意
- 传神达意观照下张大千画论英译研究
- 2024年
- 张大千是中国现当代画坛上极负盛名的国画大师,艺术成就斐然。他还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绘画理论。文章借助汪榕培“传神达意”的翻译学说,从字词、句子、修辞等方面初步探讨了“传神达意”在张大千画论英译当中的应用,旨在通过这种途径将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绘画理论传播出去。
- 赵军
- 关键词:画论英译
- “传神达意”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歌词《此生不换》汉英翻译探析
- 2023年
- 随着我国音乐领域人才审美水平和演唱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优秀的中国歌曲凭借互联网媒介走出国门,受到外国听众的喜爱,因此歌词翻译对文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文章以仙剑奇侠传歌曲《此生不换》汉译英为例,浅析“传神达意”理论对歌词翻译的指导作用,并探究了歌词翻译的相关技巧。
- 刘苗苗王华
- 关键词:歌词翻译传神达意神似
- 《一言至七言诗·茶》英译本的“传神达意”被引量:1
- 2022年
- 茶诗英译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以及茶文化的传播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该文根据翻译家汪榕培先生提出的“传神达意”典籍诗歌英译的总标准,选取《一言至七言诗·茶》现有英译本作为分析文本,分析此译本“传神达意”方法。此诗颇有特点,为唐代元稹所作一首以茶为题、摹状而吟的宝塔诗。翻译此诗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实现达意的同时保持原作形神的独特风味。通过分析探讨,可以看出“形之传神”为此译本亮点,在“形”“意”难以两全的情况下,不妨以“形之传神”补偿“达意”局限,以形塑神,以神带意;用深层含义努力补偿表层含义,剥丝去茧,重现内蕴。
- 姜欣寇增平邱进
- 关键词:典籍翻译传神达意宝塔诗茶文化
- “传神达意”通古今——《汪榕培学术研究文集》整理后记及评论被引量:4
- 2021年
- 《汪榕培学术研究文集》是汪榕培先生的收官之作,也是其典籍翻译研究领域思想和成就的总结和梳理。全书紧紧围绕“传神达意”的典籍翻译思想,即展现了该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及成熟,也通过古典散文、诗歌和戏剧的翻译实践,阐释了该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并为该思想在典籍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性提供了现实依据。
- 潘智丹杨俊峰
- 关键词:典籍翻译
- 传神达意:汪榕培乐府诗英译思想研究——以《英译乐府诗精华》为例
- 2021年
- “传神达意”是汪榕培先生基于多年翻译实践的思想结晶。在该思想的指导下,他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了非凡贡献。《英译乐府诗精华》展现了汪榕培先生对“传神达意”这一理论的灵活运用,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架设了一座系统了解中国乐府诗文化的桥梁。本文以该书中的乐府诗翻译为例,研究汪榕培先生“传神达意”这一翻译思想,剖析该书在诗歌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两个方面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 朱玉
- 关键词:传神达意
- 深入浅出,传神达意--许渊冲英译辛弃疾词作典故策略探析
- 2021年
- 辛弃疾词用典独出机杼,内容韵味无穷,手法独特新颖。许渊冲注重传递典故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词人丰富的情感表达,并且兼顾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心理,在保留原作风格的基础上,采用深化、浅化和等化等方法将原词中的典故化隐为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译文深入浅出,自然流畅,达到了传播中华诗词文化的目的。
- 张杰严晓江
- 关键词:典故英译
相关作者
- 韩竹林

- 作品数:67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 研究主题:诗歌翻译 文学翻译 生态翻译学 翻译策略 翻译
- 蔡华

- 作品数:31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英语学院
- 研究主题:副文本 英译 翻译 复译 陶渊明
- 付瑛瑛

- 作品数:6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传神达意 译文 理性思维 诗性思维 《牡丹亭》
- 汪榕培

- 作品数:134被引量:1,131H指数:2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译 英语 《牡丹亭》 三曹 古诗
- 赵长江

- 作品数:38被引量:182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译 英译研究 民族 典籍翻译 典籍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