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047篇“ 传统中医药“的相关文章
- 基于要素分析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多元方法探索
- 2025年
- 目的:探讨基于要素分析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多元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表数字法将医院内分泌科2023年6月—2024年2月收治的12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管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积极运用传统中医药文化对其进行治疗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中医药文化掌握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医经络脏腑文化、中医药食同源文化、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中医针灸推拿文化掌握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管理前,两组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及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优(P<0.05)。管理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医四肢乏力、少寐多梦、胸闷心慌、食欲不振症状积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在医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患者临床管理中积极运用传统中医药文化对其进行治疗管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其中医药文化掌握水平,促进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承,而且对患者生理指标也可以带来显著改善效果,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中医症状。
- 余江源曹小倩
- 关键词:中医症状
- 传统中医药商标权保护问题研究
- 2025年
- 传统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健康理念与实践经验的结晶,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中医药行业及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柱。我国的中医药商标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保护,屡屡遭受侵权行为的困扰。本文运用商标法律制度对中医药这一文化遗产进行商标问题探讨,旨在确保传统中医药获得有效的法律保护,从而在全球商业领域中巩固其地位,并拓展其国际影响力。
- 李若男
-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产权商标
- 运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24年
- 运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此,本文提出积极培养具有中医药文化素养的思政教育师资,构建融合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切实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中传统中医药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 姜萌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等中医药院校
- 传统中医药与多学科协作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传统中医药与多学科协作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医院治疗的160例中医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以传统医学与多学科协作为理论指导,接受中医药现代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中医内科疾病管理质量、传统中医药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中医内科疾病管理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中医内科疾病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传统中医药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传统中医药知识掌握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中医药与多学科协作,利用中医药现代化理论对患者进行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疾病管理质量,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掌握传统中医药知识,促进患者的恢复。
- 朱超
-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中医药现代化
- 传统中医药文化蕴含的德育资源与突出特性
- 2024年
-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文化。本文充分挖掘中医药历史遗迹、中医药文献、历代医家榜样事迹的德育资源,推动中医药文化德育教育。同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论述,阐述中医药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并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道德理念三个方面,探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现代表达,以展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 王嘉雯王延隆
-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德育资源
- 传统中医药文化渗透式教学模式在小儿推拿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评价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小儿推拿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21—2022学期推拿学课堂教学学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中医药文化渗透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评价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结果 不同教学模式教学后,两组学生临床技能、学习兴趣、师生互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医患关系、知识掌握度、人际沟通能力及课堂参与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自学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文化渗透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临床技能、学习兴趣、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知识掌握度、课堂参与度均有所提高,可以增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并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提倡。
- 王赛娜盛锋张静成磊王志超
-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医德推拿教学
- 浅谈中药学教改中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应用的有效融合
- 2024年
- 中药学呈现出较高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特点,是中医辩证诊疗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培养出高质量综合型人才,推动中药学现代化发展与应用,需从中药学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加强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应用的融合,推动中药学的时代化发展。本文便是在分析我国中药学教学及教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统中药学理论与现代应用融合的相应策略,以改善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 王嘉毅
-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改革
- 传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探究
- 2024年
- 糖尿病肾病(DKD)亦称糖尿病(DM)肾小球硬化症,是DM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首要病因[1],而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死亡率甚高,5年内存活率常低于20%[2]。DK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与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遗传、炎症、肾纤维化、自噬等密切相关[3]。据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DM患者大约为5.73亿,发病率约为10.5%。而我国DM患者约为1.4亿,位居首位,其中DM患者约40%左右会发展至DKD阶段[4]。因DKD发病隐匿,早期常无典型临床表现,患者常因水肿、少尿甚至尿闭等就诊,但已至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期,故而早期的及时诊断及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5]。目前西方医学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DKD,治疗方案多以生活调摄(如健康锻炼、改变饮食结构、减肥等)、降糖、调脂、降压等对症治疗为主[6],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DKD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但疗效往往不甚理想,且易出现药物依耐性、泌尿系感染等不良反应[7]。故而,医学界亟需寻找新的治疗策略。而传统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低副作用等优势,在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指导下,中医药在DKD的治疗中已取得不俗成绩,可明显改善DKD患者预后以及提高生活质量[8]。故本文拟对近年来中药复方、单体以及提取物治疗DKD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DKD的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以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借鉴。
- 许飞李学军刘言凤孙傲陈东
-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泌尿系感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少尿饮食结构
- 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思考
- 2024年
- 传统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所蕴含的人文资源、哲学思维方法、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着人文相通性、价值契合性。将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有助于践行“大思政”理念,增强大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增进大学生文化自信。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挖掘和整理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相关教学资源,创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实践。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宣讲马克思主义与宣传中医药文化之间的主次关系、做好配套课程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以实现中医药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融合。
- 李向上
-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思政课
- 传统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选题探索——以中医经典《温病条辨》为例
- 2024年
-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形式多样、选题广泛,可概括为“闻、尝、种、演、练”几种模式,但对于中医经典进校园活动却少有报道。究其原因,无外乎中医经典著作经文奥衍,研阅较难,大众对其接受度较低。本文以中医温病学经典《温病条辨》为例,结合中学生现有知识构架,贴近学生校内课程,运用现代语言表达方式,从医家生平、原文串联等方面进行选题举隅,以期加强中医药文化时代阐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中医理论,继而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更可顺势培训一批具有中医文化底蕴的教师,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加深传统中医药文化认同感、自豪感。
- 王青卓赵海超李秋实宋素花张思超张义敏
- 关键词:校园中医经典温病条辨
相关作者
- 李璐瑒

- 作品数:113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中药饮片 中药 医药行业协会 稽查 传统中医药
- 陈淑玉

- 作品数:57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药》杂志社
- 研究主题:中药饮片 医疗器械 传统中医药 专业组 鲜药
- 张冲

- 作品数:30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补肾 肩袖损伤 腱-骨愈合 生物力学 白细胞介素-1
- 陈可冀

- 作品数:543被引量:7,928H指数:4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瘀证 芎芍胶囊
- 史大卓

- 作品数:726被引量:5,747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芎芍胶囊 血瘀证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