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篇“ 传统器乐“的相关文章
论中国传统器乐合奏的五分法
2025年
将中国传统器乐合奏划分为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五种类型,即五分法,是在学界运用广泛的基本方法,但已往论述和人们的见解还存在一些模糊、不一之处,主要包括:1.类别的划分依据,有观点认为是所用乐器的类别,如弦索乐是“泛指用几种弹弦和拉弦乐器合奏的音乐”,丝竹乐是“用丝弦与竹管乐器演奏的音乐”①,鼓吹乐与吹打乐如何区分也不够明确。
褚历
关键词:吹打乐丝竹乐中国传统器乐拉弦乐器锣鼓乐
中国传统器乐元素在蒋祖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研究
2025年
中国的音乐博大精深,相较于欧美音乐,我国的音乐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音乐元素从单一到丰富,乐器也从最初的贾湖骨笛发展到现在丰富多样的民族乐器,而源自西方的钢琴,传入中国后,也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发展起来。中国作曲家创作的钢琴作品以诸多中国元素为音乐主题,并将其作为音乐发展手法,本文以中国传统器乐元素运用为主题,以作曲家蒋祖馨的钢琴作品为例进行论证分析,通过对《冬日,春之向往》《萌动》《苍松》《山花烂漫》四部作品中传统器乐元素的举例详述,彰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
贾琦
关键词:中国传统器乐钢琴作品
印第安传统器乐音乐探析
2025年
印第安音乐源于美洲大陆的原生居民印第安人,他们早在数百年前便拥有了辉煌的音乐文明。由于漫长历史中不同生存环境的变迁,当今所流行的印第安音乐既保留了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又吸纳了丰富的外来元素。反映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一种发展样貌,对世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或有着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宋子佳
关键词:音乐特征
从形态模拟到审美表达——基于中国传统器乐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2024年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移植改编于中国传统器乐曲,模仿中国民间乐器音色,引用中国传统器乐曲音调作为音乐主题,摘取中国传统乐曲的特性音级构建音高组织,体现中国传统乐曲的节奏,营造中国传统器乐中那种“空灵”和“充实”的审美境界,其从形态模拟到审美表达,呈现出对中国传统器乐的继承。正因如此,中国钢琴音乐体现出基于中国传统器乐的“中国性”。
王海垠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中国传统器乐审美表达
中国传统器乐钢琴改编作品的教学--以《弹弦乐·夕阳唱晚》为例
想要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作曲家们坚持创作中国本土的音乐,他们尝试将传统器乐曲中的旋律、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语言中,创作出成百上千、颇具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改编作品。这些由传统器乐改编的钢琴作品,一些是作曲家根据传统乐器作...
蒋丽涵
关键词:创新教学法
中国传统器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江南丝竹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为例
2024年
中国当代作曲家秉持近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中西调和”的传统,探索丝竹乐的结构形态,探究丝竹乐的建构逻辑,融合不同的作曲技法,赋予中国传统器乐全新风貌和时代特征,使江南丝竹在新时代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阐释和赋新的“活体”。立足新时代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阔视野与语境,在中、西两种不同音乐观念下激活传统音乐的活力,既可从中国传统音乐以表演为中心的音乐观念中寻找音乐创作素材并探索新的作曲途径,又可采用“非遗”的传承模式作为民族器乐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进而实现专业音乐教育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孙剑
关键词:中国传统器乐江南丝竹创新性发展
羌族传统器乐多声部音乐探析
2024年
羌族传统器乐多声部音乐有羌管合奏、唢呐合奏、羌笛与口簧合奏等形式,作者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后认为:羌族传统器乐多声部音乐是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器乐化再现;乐手们先学基本腔调再学其他腔调,先学哼唱配合再学乐器配合,凸显出羌族人的有序传习理念;从羌族口簧乐曲《婆媳对话》中多声部思维的萌芽,羌笛的双管中隐射的“双音”思维,到羌管乐手明确的高低音相互交替的“波浪交替式”多声结构观念,及羌族唢呐乐手立足本族群的多声音乐观念去吸收、涵化外来音乐文化的历程,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羌族传统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历史;羌族与相关族群中的相近音乐观念、相似乐器、同宗音调等,正是各族群在长期的交融互动中形成的文化认同。
刘雯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羌笛
浅析传统器乐在越剧音乐中的表现——以二胡为例
2024年
我国向来以地大物博著称,因此各个地区的文化也存在着差异。戏曲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发展时间较为悠久,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戏曲风格,这些戏曲风格都很好地演绎出了各个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气质。在越剧中的乐队里,二胡是经典的拉弦乐器之一。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可以利用二胡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深沉的、欢快的、柔和的等等,从而促使越剧的演绎得更加细腻与丰富。
王安玉
关键词:拉弦乐器文化气质越剧传统器乐风土人情
AI助力小学音乐传统器乐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以口风琴为例
2024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AI教学的优势,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器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鉴于此,本文以口风琴教学为例,探讨了AI如何助力小学音乐传统器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陈音池
关键词: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教学模式创新传统器乐
渗透式教学在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中的实践与运用
2024年
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形成了璀璨的民间音乐文化,这些文化素材可以成为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教学实践的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渗透式教学作为一种更加科学高效的新型教学方式,在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中的实践和应用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基于此,文章将从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渗透式教学的内涵、切入点、教学设计等角度入手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赵善祎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高中音乐

相关作者

杨民康
作品数:199被引量:1,02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音乐学 仪式音乐 音乐 南传佛教 传统音乐
傅利民
作品数:69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曲牌 音乐研究 孟戏 中国传统音乐 织体
王先艳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研究主题:传统器乐 传承方式 传承 工尺谱 即兴演奏
蔡钊
作品数:24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器乐 道家 道教 道教内丹 道教美学
陈欣星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瓷都 传统器乐 消费者 注意力 企业品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