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0篇“ 伦理危机“的相关文章
家国同构的内在矛盾与家庭伦理危机
2024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组织,更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任何其他社会组织所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近代以来,家的形象逐渐负面化,为国破家成为激动一代知识人的口号,并催生了影响深远的家庭革命思潮。基于启蒙立场对传统家庭的批评虽然值得关注,但各种外缘性的研究与批评,只有与中国文化中的家道本身的内在性研究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切中当代家庭问题的症结所在。故本文从奠定了中国传统家国同构模式的殷周之变开始,分析传统家庭伦理中的人伦亲情与道德理性,探寻家庭伦理的重建之道。
赵法生
关键词:家国同构细胞组织伦理危机道德理性家庭伦理启蒙立场
从科技伦理角度浅析AI绘画的伦理危机
2024年
目前,由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很多问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很多的伦理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伦理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科技伦理观,对我国科技伦理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全面、正确的指导。本文从科技伦理角度出发分析AI绘画的伦理危机,并提出要培养科技工作者及使用人工智能的艺术家们的科技伦理意识,健全科技活动的相关法律,提高防范意识等相关解决措施,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初乔
关键词:科技伦理伦理困境
论唐宋转型视域下的伦理危机
2024年
唐宋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均田制为基础的国有土地制度瓦解,转化为中小地主主导的小农经济。社会上层制度与儒家文化也相应地顺应变革,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因而,在转型变革时代,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而新的社会秩序没有完全建立,引发了系列的伦理危机。具体体现在基于土地变革加速佛老盛行与经学衰微而形成的儒家信仰危机;基于小农经济结构重构而引发的夫妇、父子、兄弟等家庭伦理秩序危机;以及政治秩序变革中国家礼制、皇族礼制、基层社会伦理秩序失序。伦理危机的根源在于土地制度变革引发的从文化到制度的系列社会变革,诱发新旧交替时代的伦理缺位。儒家伦理危机推动了天理论、道统论等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凸显了宋代儒学发展的现实观照。
胡长海
关键词:唐宋变革信仰危机家庭伦理社会失序
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伦理危机的具象表征、伦理解析及消解
2024年
网络空间的不断更迭使高校意识形态处于深刻又复杂的变革中,给高校意识形态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还使其面临一系列伦理危机,如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认同及价值评判标准遭到冲击、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真空乃至信仰危机不同程度出现及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道德主体的道德困境加剧。从网络技术本身及其运行诱发的伦理问题、网络空间道德主体权责失衡及当前现实伦理社会的伦理问题进行伦理解析,站在更高更远更深的视角冷静审视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伦理危机的根源及走势,从强化网络空间与高校意识形态伦理共同体素养、推动网络空间道德主体伦理感及伦理共同体意识提升、推进当前伦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三个方面探索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伦理危机的消解之策。
辛盼盼
关键词:网络空间高校意识形态伦理危机伦理解析
赋权或去权:数字可见性生产与伦理危机的一体两面
2024年
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智能媒体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一步,媒介与生俱来的可供性实现了并支撑着普罗大众可见性的增强,而可见性生产的逐渐深入则在根本上意味着权力的生产和落地。对个体的“看见”是其自我表达与权力争取的前提,从公共性的角度来看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敞视的个体与过度曝光也隐藏着伦理危机和社会风险,资本就在可见性的生产和开发中高速扩张和积累,而个体对自身的管辖权则被不断入侵。
王仕勇钟雪
关键词:可见性媒介伦理现代性危机
《踩影游戏》的家庭伦理危机伦理诉求
2024年
《踩影游戏》呈现了消费主义引发的美国化印第安裔家庭的伦理危机。吉尔创作妻子的画像以谋利,用购买礼物取代对孩子的关爱,遵循了一切事物都可被商品化的消费主义逻辑,最终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印第安传统大家庭在收养孩子后对其进行关爱和照料,抚慰其原生家庭创伤。瑞尔与母亲间的脑文本传递寄托了以爱、谅解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诉求。夫妻的婚姻悲剧与子辈充满希望的结局表明:夫妻之间的爱与责任、亲子间的相互谅解,不仅是从内部化解家庭危机的良方,而且是维系家庭稳定、重建家庭道德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
刘晨茜
关键词:伦理诉求
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技术伦理危机下AIGC的治理基点被引量:25
2024年
随着ChatGPT的问世及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同时也带来了AIGC技术伦理危机及其治理的重要课题,“负责任”成为AIGC发展的关键诉求之一。AIGC技术伦理危机的生成具有独特诱发机制,主要包括:AIGC算法运行透明度低导致的沟通“不理解”、缺乏主观善意导致的决策“不可控”、人工智能幻觉导致的安全性“不可靠”、人机伙伴关系尚未建立导致的合作前景“不可持续”。针对诱发机制,制定“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准则和监管框架需要多主体协同发力:学界应推进人机互动中的可解释性研究,政府部门要加强立法和监管力度,人工智能行业应建立自治自律机制,用户要提升算法素养。
陈建兵王明
关键词:技术伦理
算法取证的伦理危机与法律规制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算法取证广泛应用于侦查活动中,这无疑提高了侦查效率,但其独特的运行逻辑也引发了一定的伦理危机。文章从算法取证在侦查活动中的运行逻辑出发,阐述了其引发的伦理危机,包括侦查人员主体地位弱化,社会权利优先的正义观念被冲击,涉案人员的基本权利被侵害等。针对算法及其载体无法充当责任主体、算法取证无法适用公开透明原则、数据权利难以约束算法取证权力的法律规制困境,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制思路:应当明确算法取证中的责任承担制度;建立算法取证的正当程序;引入检察机关监督促进算法取证合理应用。
刘尔晴
关键词:伦理危机法律规制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伦理危机及其应对被引量:13
2024年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正在冲击甚至重塑学校教育生态,“人工智能+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工智能的深度影响下,知识朝着软化、暗化和整全化的趋势发展。学习方式由“搜索”转向“对话”,并进一步助推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学目标步步升级,物态化教育现场也面临着解构。在人工智能时代,“超真实”经验遮蔽了身体感知觉经验,教师成为一个伦理身份模糊不清的虚拟节点,师生交往逐步弱化。而传统的普通教育学原理也将面临对教育经验方式的解释框架的全面失效。应对人工智能教育伦理危机必须从工具性思维走向共生性思维,直面教育生态变革,通过重构教师社会身份、重塑教学实践方式、重设教育伦理规范、重建教育理论基础,主动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多元图景。
何昌旺熊和平
“维克多”悖论:“超人类”的伦理危机与审美反思
2024年
新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人类身体的自然属性,出现了越来越多“人机合一”的“超人类”。一方面,“超人类”的出现是对自然人类的一种技术超越,应该与人类一样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遵循价值判断的标准;另一方面,这种“类身体”作为物质技术的产物,还要遵循技术判断的标准。由此造成的双重标准挑战了固有的道德准则,并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类传统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的重新认识与思考。基于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认识现有的伦理批评,建构一种能够实现人类与技术物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赋权的“人技共同体”的伦理新局面。它既是一种新的伦理原则,也是一种新的审美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技术时代人类的理想与期望。
王亚芹
关键词:伦理危机审美反思

相关作者

秦越存
作品数:29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伦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麦金太尔 美德 美德伦理 伦理危机 伦理基础
郑智航
作品数:114被引量:1,418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律规制 司法 人权 法治 地方法治
张连桥
作品数:41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伦理学批评 爱德华·阿尔比 易卜生 伦理选择 社会问题剧
虞玲红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实效性 伦理危机 人兽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冉斯帅
作品数:3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伦理危机 传承 汉民族文化心理 近代汉语 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