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00篇“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相关文章
-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 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分会心血管病学会
- 平衡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平衡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及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常规超滤,观察组行平衡超滤。对比两组不同时刻[体外循环前(T_(0))、超滤后即刻(T_(1))、术后24 h(T_(2))、术后48 h(T_(3))、术后72 h(T_(4))]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肺功能{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肺动脉压(PAP)},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T_(0),两组IL-6、IL-10、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水平在T_(1)、T_(2)、T_(3)、T_(4)均高于T_(0),且观察组T_(2)、T_(3)、T_(4)的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2)、T_(3)、T_(4)的IL-10水平均高于T_(0),且观察组T_(1)、T_(2)、T_(3)、T_(4)的IL-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CRP水平在T_(1)、T_(2)、T_(3)、T_(4)均高于T_(0),且观察组T_(2)、T_(3)、T_(4)的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儿P(A-a)O_(2)、P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两组P(A-a)O_(2)均高于T_(0),但观察组P(A-a)O_(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两组PAP均低于T_(0),且观察组P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机体会出现炎症反应,平衡超滤技术可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机体损�
- 尹记辉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 右美托咪定对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体外循环行心内直视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体外循环行心内直视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2月我院择期全麻行CPB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 张春雪
-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心内直视
- 右美托咪定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肺保护、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肺保护、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80例,上述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麻醉诱导后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至术毕,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停机后6h(T2)、停机后24h(T3)的肺功能[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和肺顺应性(CL)]、心肌功能[心肌肌钙蛋白I(cTnI)、缺铁修饰白蛋白(IMA)]、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应激反应[皮质醇(Cor)、血糖(Glu)、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情况。结果:两组T2~T3时间点RI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时间点OI、CL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时间点cTnI、IMA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时间点Cor、Glu、NE、E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时间点IL-6、TNF-α、IL-1β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术中予以右美托咪定,可有效保护其肺功能、心肌功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炎性刺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罗辉沈杰赵颖孙艺娟黎昆伟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肺保护心肌保护应激反应
- BIS用于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深度监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BIS用于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深度监测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我院麻醉科择期进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105例,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观察组运用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深度监测指导麻醉药量。设立观测点为麻醉诱导前(TO)、气管插管时(T1)、切皮时(T2)、体外循环开始后5min(T3)、鼻温谷值(T4)、停机后10min(T5)、手术结束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血流动力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记录BIS值。结果使用BIS监测麻醉深度的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IS监测指导下麻醉用药控制麻醉深度,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获得安全满意的麻醉深度。
- 车龙通周少宇程凤武龙海曼王兵
- 关键词:BIS体外循环麻醉深度监测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各30例。麻醉诱导后Dex组给予初始剂量0.5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给药时间>10min,继之以0.4μg/(kg·h)的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前(T1)、CPB开始后30min(T2)、CPB停止后30min(T3)、CPB停止后24h(T4)采集桡动脉血,分离中性粒细胞和血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膜上Fas表达、细胞内Bcl-2表达检测。结果与T1比较,两组T2、T3、T4时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Dex组T3、T4时中性粒细胞凋亡率高(P均<0.05)。与T1比较,两组Fas阳性表达率T3、T4时均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Dex组T3、T4时Fas阳性表达率高(P均<0.05)。与T1比较,两组T2、T3、T4时中性粒细胞内Bcl-2阳性表达率均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Dex组在T2、T3、T4时Bcl-2阳性表达率低(P均<0.05)。C组、Dex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均与CPB时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6、-0.675,P均<0.05);C组、Dex组中性粒细胞膜上Fas阳性表达率与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9、0.694,P均<0.05);C组、Dex组中性粒细胞内Bcl-2阳性表达率与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2、-0.725,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了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抑制,该作用可能与上调Fas表达、下调Bcl-2表达有关。
- 郭琼梅刘秀叶王莉周晓辉魏砚砚毛瑞芬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中性粒细胞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药物麻醉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4~8岁,体重10.0~24.5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麻醉诱导后D组静脉输注初始剂量0.5μg/kg右美托咪定(给药时间>10 min),继之以0.4μg·kg^-1·h^-1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同样的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CPB停止后30 min、4和24 h(T3-5)时,采集动脉血样,分离中性粒细胞和血浆,检测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及血浆TNF-α和IL-8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2-5时2组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均升高,T2-4时C组血浆TNF-α和IL-8浓度及D组血浆TNF-α浓度升高,T2,3时D组血浆IL-8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2-5时中性粒细胞NF-κB活性降低,T3,4时血浆TNF-α及IL-8浓度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的机制与抑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κB的激活有关。
- 郭琼梅王莉张泽周长浩田长征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中性粒细胞NF-ΚB心肺转流术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LRs)/髓样分化因子(My D)88/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0例,年龄30~64岁,体重45~68 kg,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5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右美托咪定组1(D1组)、右美托咪定组2(D2组)和对照组(C组)。D1组和D2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0μg/kg负荷量,随后分别以0.2μg/(kg·h)和0.4μg/(kg·h)速率输注至术毕,C组则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CPB后1 h(T1)、3 h(T2)、5 h(T3)、12 h(T4)和24 h(T5)这6个时间点采集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和NF-κB的表达量及My D88的平均荧光强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与T0比较,三组患者在T1~T5时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和NF-κB阳性表达率及My D88荧光强度,血浆中TNF-α浓度均增高(P<0.05);与C组比较,D1和D2组在T1~T5时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和NF-κB阳性表达率及My D88荧光强度,血浆中TNF-α浓度均降低(P<0.05);与D1组比较,D2组在T1~T5时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和NF-κB阳性表达率和My D88荧光强度,血浆中TNF-α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全身炎症反应且呈剂量依赖,其机制与抑制TLRs/My D88/NK-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 罗琳魏晓李美霞
- 关键词:体外循环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核转录因子ΚB
- 不同剂量羟考酮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肺损伤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4组各15例,其中C组(对照组)术中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D1(低剂量羟考酮)组术中给予羟考酮0.08 mg/(kg·h);D2(中剂量羟考酮)组术中给予羟考酮0.12 mg/(kg·h);D3(高剂量羟考酮)组术中给予羟考酮0.15 mg/(kg·h);直至手术结束。对比四组患儿给药前(T1)、停CPB后2h(T2)、6h(T3)和12 h(T3)时,血浆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患儿桡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并计算患儿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与肺顺应性(C_L)。结果 D2、D3组与C组相比,T2、T3、T4时血浆中TNF-α和IL-8的含量明显降低,T3、T4时血浆中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D2、D3组与D1组相比,T2、T3、T4时血浆中TNF-α和IL-8的含量及RI明显降低,而OI与C_L升高,D2组T3、T4时与D3组T2、T3、T4时血浆中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D3组与D2组相比,T2、T3、T4时血浆中IL-8的含量及RI明显降低,T2、T3时TNF-α、IL-6明显降低,而OI与C_L升高(P<0.05)。结论羟考酮可以减轻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肺损伤程度,改善患儿肺功能,且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相关,这可能与其可以抑制CPB诱发的炎症反应相关。
- 张晓安彭俊钟醒能蓝碧洋
- 关键词:羟考酮体外循环肺损伤
- 右美托咪啶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人。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在麻醉诱导前(t_0)、体外循环中30 min(t_1)和术毕(t_2)测定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和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中30 min和术毕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和血浆肌钙蛋白Ⅰ(cTn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啶有利于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 曾秋谷黎达锋岑相如杨奕尤陈显琴林保留谭月仙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