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9篇“ 体外抑制作用“的相关文章
扛板归多糖对HepG2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评价
2025年
为评价扛板归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测定扛板归多糖对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运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增殖试验、细胞Hoechst染色试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探究扛板归多糖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扛板归多糖可以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为130.81μg/mL。在扛板归多糖作用下,HepG2细胞细胞核固缩、细胞核碎片增加,表现出凋亡特征。扛板归多糖使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l,VDAC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Bcl⁃2、Mitofusin2蛋白表达下调,均呈现量效相关性。综上,扛板归多糖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可能与影响线粒体功能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韦啟球王思思梁柳春闭爱艳裴世成裴世成刘雪萍
关键词:扛板归多糖HEPG2细胞体外抗增殖作用
中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单味和复方中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平板扩散法分别测定单味和复方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作用。结果:两面针提取液、甘草提取液、板蓝根提取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甘草提取液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将三种药材进行组方,复方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单味中药提取液。结论:两面针、甘草、板蓝根以及三味药材的复方提取液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单味药材中,甘草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复方中药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
吴良元徐璇谢文俊姚丞魏韦惠雯
关键词:两面针甘草板蓝根金黄色葡萄球菌
小槐花提取物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体外抑制作用
2024年
采用CCK8法测定小槐花提取物在MDCK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Maximum no-cytotoxic concentration,MNTC);建立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PR8)感染MDCK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其对病毒感染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小槐花提取物对流感病毒基因、蛋白,以及宿主炎症相关转录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小槐花提取物对MDCK细胞的MNTC为100 mg/L;qRT-PCR结果显示,小槐花提取物能显著抑制PR8流感病毒M与NP基因的mRNA表达(P<0.01),也可显著下调病毒感染细胞的转录因子NF-κB p65、STAT3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且其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正相关;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100 mg/L的小槐花提取物极显著抑制了流感病毒M1蛋白的表达(P<0.01)。小槐花提取物具有较显著的体外抗流感病毒效果,此研究结果为从小槐花中鉴定具有抗流感病毒的确切药效成分奠定基础。
徐国双金新郭艺迪张茂林段铭关振宏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炎性细胞因子
二甲双胍对替莫唑胺耐药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内、体外抑制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二甲双胍治疗GBM耐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CCK-8法检测二甲双胍对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甲双胍对耐药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裸鼠成瘤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神经球形成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GBM耐药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体内成瘤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和干细胞特性的影响;采用甘油三脂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亲代细胞及耐药细胞在二甲双胍给药前后的甘油三脂含量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亲代细胞及耐药细胞在二甲双胍给药前后的SREBP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二甲双胍对敲减SREBP1的细胞系耐药性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处理可显著增强LN229-R、U251-R对TMZ的敏感性,并提高其对TMZ的凋亡率。二甲双胍可抑制耐药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体内成瘤能力、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干细胞特性和甘油三酯含量(P均<0.05)。二甲双胍降低耐药细胞内SREB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均<0.05)。敲减SREBP1可部分逆转耐药性(P<0.05),二甲双胍对敲低SREBP1的耐药细胞无作用(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降低GBM耐药细胞系的克隆形成、增殖、迁移、侵袭和肿瘤干细胞特性,提高耐药细胞对TMZ的凋亡率。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抑制SREBP1降低GBM耐药细胞的甘油三酯含量,从而抑制GBM对TMZ的耐药性。
贾迪林少辉袁颖李晨龙李莎莎师岩祝欣萍彭瑶李淑艳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二甲双胍替莫唑胺
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BiW_(8)O_(30)}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内、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明确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BiW_(8)O_(30)}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内、体外抑制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BiW_(8)O_(30)}处理LN229、U25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实验检测肿瘤体内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蛋白质组测序技术分析{BiW_(8)O_(30)}发挥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iW_(8)O_(30)}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01)。流式细胞实验显示,{BiW_(8)O_(30)}处理提高肿瘤细胞凋亡率(P<0.05)。DAPI染色结果显示,{BiW_(8)O_(30)}处理后,肿瘤细胞出现核浓缩、核碎裂等形态变化。{BiW_(8)O_(30)}处理显著抑制异种移植肿瘤在裸鼠体内的增殖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iW_(8)O_(30)}处理组凋亡相关蛋白XIAP表达降低(P<0.001),caspase 3表达升高(P<0.001)。蛋白质组测序分析显示,{BiW_(8)O_(30)}处理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内共有559个蛋白的表达出现显著差异,其中250个蛋白上调,309个蛋白下调(符合adj.P-value<0.05,|Fold change|>1.5)。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调控、细胞凋亡过程、细胞运动的调节、细胞黏附等通路。结论:{BiW_(8)O_(30)}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内、体外的增殖能力,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过程、细胞黏附与运动等通路相关。
贾迪祝新萍杨超张春晶李淑艳赵正林高涵师岩赵炜明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增殖凋亡
清热化湿抗毒方对229E型人冠状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 研究清热化湿抗毒方对229E型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MRC-5及HuH-7细胞模型分析清热化湿抗毒方的药物毒性及抗HCoV-229E的体外药效,通过空斑实验验证其对HCoV-229E的抑制作用。设置预防给药组、感染期给药组和清热化湿抗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清热化湿抗毒方对病毒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并对各组病毒上清液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核酸拷贝数、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清热化湿抗毒方对MRC-5和HuH7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分别为8.481、 7.793 mg/mL,对HCoV-229E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98、 1.101 mg/mL,治疗指数分为10.628、 7.078;且对MRC-5感染HCoV-229E后病毒空斑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在RNA和蛋白表达方面,清热化湿抗毒方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胞内HCoV-229E的复制。而在病毒上清液中,清热化湿抗毒方可降低活病毒载量、核酸拷贝数及炎症因子IL-6水平。结论 清热化湿抗毒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CoV-229E药物活性,其抗病毒机制可能与差异调控miRNA直接靶向病毒RNA或宿主炎症应答基因发挥抑制作用有关。
余亦程徐铁龙吴煜佳李龙雪周显凤朱亚婷林子琦刘良徛
关键词:人胚肺细胞人肝癌细胞体外抗病毒
香芹酚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香芹酚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与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联用效果。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0株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香芹酚的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通过生长曲线法检测香芹酚对CRKP生长能力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香芹酚对CRKP生物膜形成能力影响,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MBIC)和最低清除生物膜浓度(MBEC);采用微量棋盘法测定联合抗生物被膜分数(FBICs)。结果:香芹酚对2株CRKP的MIC和MBC分别为156和313μg·mL^(-1),香芹酚的MBIC和MBEC分别为313和1250μg·mL^(-1),明显降低CRKP1的生长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FBIC分别为0.31和0.37。结论:香芹酚可以抑制CRKP生长和生物膜的生成,与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有协同抑制CRKP生物膜作用,为治疗CRKP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郑欣悦陈向东汪辉王钰雯
关键词:生物膜联合用药
中药余甘子对猪腹泻病原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2023年
猪腹泻病一般由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引起,严重影响生猪健康,目前主要采用大剂量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但易产生副作用。寻找中药来替代抗生素治疗猪腹泻病,是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大方向和迫切需求。研究将中药余甘子、诃子用中性去离子水索氏提取4~6h,螃蟹甲、多刺绿绒蒿用无水乙醇索氏提取6h,蒸干溶剂,收率分别为10.5%、10%、11%和10%。将余甘子、诃子用水稀释,螃蟹甲、多刺绿绒蒿用5%吐温80水溶液稀释得到试验用药物贮存液,采用试管法测定余甘子及它与其他中药的组合对猪腹泻病原菌(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及这2种细菌混合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余甘子对猪腹泻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诃子、螃蟹甲、多刺绿绒蒿与余甘子的多种药物组合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多数能协同余甘子抑制猪腹泻常见病原菌。
曹冶谢晶谢晶于吉锋康润敏
关键词:体外抑菌作用
中药诃子、余甘子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将中药诃子、余甘子用中性去离子水索氏提取4~6h,蒸干水分,得到深棕色的物质,收率分别为10%和10.5%。将其用水稀释,得到本次参试的药物贮存液,采用试管法测定它们以及1:1和2:1混合物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假单胞杆菌、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以及这四种等量混合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诃子、余甘子对这四种病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1:1混合时,两种药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杆菌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对于ETEC的抑制有拮抗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四种菌的等量复混菌无相互作用。2:1混合时,两种药物对于假单胞杆菌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对于ETEC的抑制无相互作用;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四种菌复混菌的抑制有相加作用
曹冶谢晶谢晶于吉锋
关键词:诃子体外抑菌作用
5种中药提取物及其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试验旨在探讨大黄、诃子、五倍子、黄连、黄芩5种中药及其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试验测定了5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影响,采用棋盘交叉法测定了5种中药联合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大黄和黄芩醇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水提物(P<0.05),诃子和黄连水提物的抑菌圈显著高于其醇提物(P<0.05),五倍子水提物和醇提物抑菌圈大小相近。五倍子抗菌作用最强,其水提物和醇提物MIC为7.81~15.63 g/L,大黄醇提物和诃子水提物抗菌作用次之,MIC均为15.63~31.25 g/L。选择抑菌作用更强的提取物两两组合,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组合、大黄醇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协同作用;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相加作用;大黄醇提物与黄芩醇提物、诃子水提物与黄连水提物组合均为无关作用;诃子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为拮抗作用。研究表明,5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五倍子作用最强,五倍子水提物与其他4种中药提取物两两组合、黄连水提物与黄芩醇提物组合均可增强抗菌活性。
王帅兵张雅城
关键词:中药提取物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中药联合

相关作者

钟恩宏
作品数:29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爱普列特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细胞 毒理学研究 体外抑制作用
崔保安
作品数:627被引量:2,317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克隆 猪细小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原核表达 克隆与序列分析
赵秀兰
作品数:213被引量:548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1-溴丙烷 大蒜油 茶多酚 母鸡 2,5-己二酮
曾勇
作品数:70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药动学 犬体内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刘华钢
作品数:430被引量:2,182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氯化两面针碱 两面针 中药 三七总皂苷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