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篇“ 体成分分析“的相关文章
成分分析指导膳食结构调整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评价成分分析指导膳食结构调整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病人血糖、血脂、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入2021年5月~2023年10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GDM病人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1例。A组予以GDM常规营养干预,B组在A组基础上依据成分分析进行膳食结构调整。另选择同期5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糖、血脂、质量增长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三组FPG、2hPG水平显著降低,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A组和B组HbA1c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A组干预后FPG、2hPG、HbA1c、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B组干预后FP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和B组分娩前质量、孕期增加质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B组显著小于A组(P<0.05)。对照组和B组孕期质量增加达标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A组(P<0.05)。对照组和B组剖宫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成分分析指导膳食结构调整有助于控制GDM病人的血糖水平,维持孕期质量合理增长,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廖婵婵徐海霞张红萍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体成分分析体质量增长
成分分析水负荷参数对不同模式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腹膜透析(PD)是当前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如何更好地制订治疗方案解决透析患者水负荷问题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应用成分分析(BCM)对不同模式透析患者转归的影响仍有争议。目的研究BCM中的水负荷(OH)参数与MHD和PD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22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博爱医院、航空总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维持性透析的3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将患者分为MHD组(n=188)和PD组(n=146)。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收集BCM相关参数。对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透析治疗参数、质量、收缩压、舒张压,计算多次随访结果的平均值,随访期间记录终点事件,首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ACM),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事件(CVE)、复合不良事件(CAE)、外科手术或骨折(SOF)。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终点事件与BCM参数的相关性,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患者发生次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ACM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患者ACM的影响因素。结果共311例患者完成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9.9(18.0,36.0)个月,随访截至2022-09-30,其中MHD组176例,PD组135例完成了随访。MHD组透析龄、质量、目标质量、脂肪组织含量、脂肪含量、脂肪组织指数高于PD组,OH低于PD组(P<0.05)。MHD组质量平均值、目标质量平均值、收缩压平均值、脂肪组织含量平均值、脂肪组织指数平均值高于PD组,OH平均值、水负荷标准差(OHsd)、水负荷最大变化值(OHd)、水负荷最大变化值低于PD组。MHD组CVE、CAE、SOF的发生率分别为16.5%(29/176)、39.2%(69/176)、4.0%(7/176),PD组分别为45.
张东亮马迎春任建伟王磊赵景新吝许亚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肾透析体成分分析
22752例孕妇膳食营养评价和成分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孕期不同孕周膳食营养摄入及成分的现状,探讨有无相关性,为孕期个化管理,改善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2022年来我院营养门诊和管理的22752名孕妇,分为三组:孕早组(<孕14周)4798人、孕中组(孕14~27+6周)11496人和孕晚组(孕28~40周)6458人,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行膳食摄入和营养素分析,比较不同孕周的膳食营养摄入差异;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成分指标,同时收集其年龄、身高、重等信息;结果 1.纳入孕妇人数孕中组比例最多占50.53%,其次是孕晚期28.38%,孕早期最少占21.09%;2.随着孕周的增加,成分各指标都是上升的,其中脂、脂百分比、肌肉重、去脂重随孕周上升显著,而细胞外水、细胞内水、无机盐虽也是上升的,但孕中晚组相对于孕早组上升显著,两组间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3.随着孕周的增加,不同食物的摄入量都是上升的;其中总能量、碳水化合物、水果类的摄入都是随着孕周的增加在增加,且有统计学差异;而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蔬菜类、鱼禽肉蛋类等孕中晚组较孕早组摄入有差异,但孕中晚组之间是没有统计学差异,奶及奶制品摄入三组均没有统计学差异4.成分各指标与奶及奶制品、大豆坚果类、蔬菜类、鱼肉亲蛋类摄入呈正相关,与谷薯类、水果类摄入呈负相关;结论 1.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成分各指标和膳食营养摄入是在增加的;2.高水果、低碳水、高蛋白高热量摄入为目前的膳食特点并影响成分;3.联合营养评价和成分检测,尽早个化干预,可能会为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临床和流行病学依据。
宋敏王莉莉王瑞吴利龙刘翠英白晶程迪
关键词:体成分膳食营养孕期增重
并发病理性黄疸早产低出生重儿成分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并发病理性黄疸早产低出生重儿身成分差异。方法 纳入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8月-2022年2月出生的早产低出生重儿51例,根据是否并发病理性黄疸分为黄疸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婴儿出生后第1~7天采集婴儿身成分,包括脂肪量、瘦重、水合状态、总身水分、营养指数等,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两组婴儿人成分的差异。结果 出生第2天并发病理性黄疸婴儿13例,未并发病理性黄疸38例,黄疸组和对照组婴儿相位角、脂肪及人总水分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3天并发病理性黄疸婴儿16例,未并发病理性黄疸22例,黄疸组和对照组婴儿相位角及人总水分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4天并发病理性黄疸婴儿7例,未并发病理性黄疸婴儿15例,黄疸组和对照组婴儿相位角及人总水分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5天并发病理性黄疸婴儿8例,未并发病理性黄疸婴儿为7例,黄疸组和对照组婴儿相位角及人总水分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1~7天,两组婴儿身瘦肉、营养指数、预测指数及骨骼肌肉群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并发病理性黄疸早产低出生重儿相位角测量值及身总水分含量低于未并发病理性黄疸婴儿,提示总水分含量越低,相位角检测值越低,婴儿并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越大。但由于研究的局限性,相位角及人总水分含量是否可用于预测早产低出生重儿并发病理性黄疸的风险尚需进一步研究。
曾婷曾佩佩覃荣娟黄丽萍韦义军袁绍丽邓梁琼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生物电阻抗黄疸
智能育设备——成分分析仪应用评估效果研究
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究应用InBody570成分分析仪评估民族健身操锻炼对肥胖青少年身形态及机能的改善效果。30名肥胖青少年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参加为期12周的民族健身操锻炼。采用InBody570成分分析仪测量锻炼前后身成分,结果显示实验组青少年重、BMI、腰臀围、脂率显著下降(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研究表明,InBody570成分分析仪能够精准评估民族健身操锻炼对改善肥胖青少年身形态与机能的效果。
赵大彦
关键词:民族健身操肥胖青少年身体形态
基于CT图像的三维全自动化人成分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T图像的三维全自动化人成分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采集CT图像数据并进行标注;构建脊柱分割模型并进行训练,所述脊柱分割模型是在预设的U‑Net网络的跳跃连接部分加入注意力模块学习脊柱的整...
刘再毅阳维何波黄益龙李传璞陈鑫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成分分析
2024年
在我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逐年升高,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之一。慢性肾脏病发展至中后期,常常出现液失衡、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早期发现其营养不良状态并进行相应的临床营养干预,对保护残余肾功能和延缓肾衰竭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ndance analysis,BIA)可以直接测量肌肉、脂肪、骨骼肌、水分等人成分指标。
孙静姝王健英刘海珍林琳张坤英陆萍
关键词: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慢性肾脏病残余肾功能营养干预
一种方解石矿物中群油包裹成分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解石矿物中群油包裹成分分析方法,包括对方解石颗粒进行洗油;将洗油后的方解石颗粒随机分成两份,将第一份方解石颗粒进行显微检测;对第二份方解石颗粒进行研磨,以释放出方解石颗粒中的微裂缝内的有机组分;在方...
窦立荣文志刚宋换新程顶胜杜业波朱翠山王仁冲徐耀辉肖玉峰
成分分析在老年人群的临床应用
2023年
目前,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成分也会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成分分析来了解老年人成分的构成情况,从而为老年群易发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已有临床研究报道了成分与老年疾病之间的相关关系。
徐珂汪元浚
关键词:体成分分析老年人群骨质疏松
早产儿3周岁格生长及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早产儿3周岁时格生长及成分情况,探讨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的差异,为指导早产儿临床营养支持以及促进早产儿生长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出生并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定期检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同期检的3周岁足月儿作为对照组,通过测量儿童格生长指标及成分指标,分析该时期早产儿与足月儿在生长、人成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1)3周岁时,早产儿重、身高较足月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3.26,P<0.05);2)早产儿与足月儿的消瘦、超重、肥胖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3)早产儿身总水分、蛋白质、无机质以及去脂重均较足月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2.15、-2.33、-2.79,P<0.05),而脂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早产儿组BMI低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P=0.03);而两组之间脂肪质量指数、脂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在3周岁时格生长仍落后于足月儿,且与足月儿在成分上存在差异,早产儿重的增长以脂肪的增长更为突出。因此,在评估早产儿生长状况时,需将格测量与成分监测相结合,以更好地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
王晶项思嘉鲁莹杨蕾杨蕾胡小沙钱君池霞
关键词:早产儿体格生长体成分

相关作者

胡小琪
作品数:305被引量:3,811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研究主题:儿童少年 儿童 农村人口 肥胖 学生营养
马冠生
作品数:955被引量:8,412H指数:4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营养 健康 肥胖 饮食行为
张倩
作品数:415被引量:1,722H指数:2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农村人口 骨量 儿童 青春期 学生营养
章海芬
作品数:95被引量:36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透患者 高磷血症
杜维婧
作品数:60被引量:80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研究主题:青春期 影响因素 骨量 健康教育 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