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13篇“ 体格发育“的相关文章
儿童保健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发育商影响研究
2025年
探究对早产儿实施儿童保健措施对改善体格发育发育商的效果。方法 共选取96例在本院出生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儿童保健模式,将护理后两组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做对比。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体格发育发育商情况较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以及患病率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保健有效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其发育商,从而降低健康问题的风险,对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杨洋
关键词:儿童保健早产儿体格发育发育商
早期规范化训练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早期规范化训练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76例早产儿,将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早产儿纳入对照组(n=39),将2022年1—12月实施早期规范化训练的早产儿纳入观察组(n=37)。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头围、身长、体重及Gesell智能发育商(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周后,两组头围、身长、体重及DQ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规范化训练能够改善早产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
陆晓婷
关键词:早产儿体格发育智力发育体重护理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观察
2025年
目的 观察早期干预对高危儿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4对高危儿及其母亲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早期干预)各32例。评估两组高危儿的体格发育情况、神经心理发育及其母亲的育儿胜任感、亲职压力感。结果 干预6、9、12个月观察组高危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均超过对照组(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适应能力、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及社交行为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母亲的育儿胜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亲职压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早期干预不仅有利于高危儿的体格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而且可提升其母亲的育儿胜任感,降低亲职压力感,促进高危儿恢复正常。
王燕张春慧卢瑞存刘红菊
关键词:早期干预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体格发育
早期适时静脉营养支持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体格发育的影响
2025年
探讨对于早产儿进行适时的静脉营养支持助力神经行为以及体格发育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纳入到研究的早产儿病例对象分组,120例的早产儿在随机分组下,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两组,都是每组患者60例。对于早产儿都提供静脉营养的支持,同期对照组的早产儿,在出生24h后开启营养支持干预,而观察组选择在出生24h内的营养支持以及开奶支持干预。就两组早产儿的神经行为、体格发育进行评估以及对比。结果 早产儿经过治疗后,NBNA评分观察组(34.45±1.62)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在身长(52.23±2.06)cm、体重(4.25±0.52)kg、头围(36.65±1.35)cm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儿在血红蛋白(112.25±5.26)g/L、血清白蛋白(35.88±2.65)g/L、前白蛋白(141.15±9.25)mg/L、总蛋白(48.85±4.11)g/L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静脉营养时间(7.22±1.16)d、足量喂养时间(10.01±2.15)d、住院时间(34.45±4.16)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早产儿群体,早期适时的静脉营养支持干预可促进其神经行为发育体格发育,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马萍璇张莹赵崇杰
关键词: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体格发育营养状况
保定市城区0~5岁儿童体格发育、营养状况调查及超重、肥胖儿童饮食行为状况分析
2025年
目的调查保定市城区0~5岁儿童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并分析超重、肥胖儿童的饮食行为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保定市城区妇幼保健机构体检的4319名0~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0月龄(出生时)、1月龄、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2岁、2.5岁、3岁、4岁、5岁12个年龄组,测量身高、体质量,并与《201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以下简称“中国九市”)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质量率、超重率、肥胖率。将本研究3~5岁年龄段检出的肥胖和超重儿童与正常儿童按照1∶1配对,采用中国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Chinese preschoolers'eat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CPEBQ)对儿童的饮食行为进行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0~5岁各年龄组中,除6月龄、2岁及3岁年龄组的身高外,除12月龄、2.5岁及4岁年龄组的体质量外,男童身高和体质量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保定市城区0~5岁男女童体质量、身高均与“中国九市”城区标准持平,且生长趋势一致。在本研究调查的4319名0~5岁儿童中,生长迟缓59名(1.37%),低体质量49名(1.13%),超重287名(6.64%),肥胖164名(3.80%),其中各年龄段均存在超重和肥胖。3~5岁超重和肥胖儿童挑食、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外因性进食CPEBQ评分均低于正常儿童,食物响应和主动进食CPEBQ评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保定市城区0~5岁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良好,营养不良比例较低,但是超重率和肥胖率均较高,与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杜立燕孟凡学范松丽张英奎高静
关键词:营养状况肥胖饮食行为
袋鼠式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护理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3月贵州省毕节市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4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常规营养护理,研究组20例,实施袋鼠式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的体格发育、营养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研究组体格发育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清蛋白(Albumin,Alb)、铁蛋白(Ferritin,F)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研究组Alb水平(42.87±6.83)g/L、F水平(19.86±0.52)g/L、Hb水平(123.42±14.39)g/L,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用袋鼠式护理联合个体化营养护理可改善患儿营养状态,促进体格发育,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
胡高艳彭驰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体格发育
不同体重增长速率计算方法对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Patel指数模型和Z评分变化法计算胎龄<30周早产儿体重增长速率对其远期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并在门诊随访至18月龄以上的胎龄<30周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atel指数模型和Z评分变化法计算方法将早产儿分为高速率组和低速率组,并比较Patel指数模型和Z评分变化法对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及体格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末次平均随访年龄为(23.0±3.6)个月。神经系统发育方面,基于Patel指数模型的低速率组的精细运动能区异常率高于高速率组(P<0.05);基于Z评分变化法的低速率组的粗大运动能区和精细运动能区异常率高于高速率组,粗大运动能区、精细运动能区及应物能区的发育商低于高速率组(P<0.05)。体格发育方面,两种方法的低速率组和高速率组身长、体重、头围及生长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Z评分变化法计算的体重增长速率预测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结局的能力更好,两种方法计算的体重增长速率与远期体格发育结局无明显关系。
冀沛鸿孙玄高金枝陈玲
关键词:神经系统发育体格发育早产儿
不同首诊年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症状严重程度及体格发育状况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不同首诊年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症状严重程度、发育水平及体格发育的状况,为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柳州医院儿童保健科首次诊断为ASD的718名24~98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并分3个亚组,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症状严重程度,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评估发育水平及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WAZ)和年龄别体重指数(BAZ)评价体格生长状况。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亚组症状、发育水平及体格发育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组ABC总分、GDS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个人-社交发育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840、20.226、35.806、13.009、6.295,P<0.05);首诊年龄与ABC总分、CARS总分、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和个人-社交发育商均呈负相关(r=-0.086、-1.117、-0.184、-0.245、-0.154、-0.172,P<0.05),与语言发育商无相关性(P>0.05)。各亚组间HAZ(H=51.845)、WAZ(H=46.156)以及生长迟缓(χ^(2)=39.710)、低体重(χ^(2)=24.382)、消瘦(χ^(2)=6.215)、肥胖(χ^(2)=16.764)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2~98月组消瘦、肥胖率高于24~47月龄和48~71月龄组。结论 首诊年龄与ASD严重程度和发育水平相关,不同首诊年龄的ASD儿童存在体格生长偏离,应重视ASD的早期识别、干预及体格发育监测。
马丽琴胡敏李爱文廖林燕覃瑶赵燕邓梁琼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体格发育
ICPP女童的垂体MRI特征与体格发育及骨龄的关系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垂体磁共振(MRI)特征与体格发育及骨龄的关系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86例ICPP患儿为ICPP组,另选取同期86例单纯乳房发育患儿为对照组,均接受垂体MRI检查。比较两组患儿垂体MRI特征、体格发育(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及骨龄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垂体MRI特征与体格发育指标及骨龄的相关性。结果ICPP组的垂体形态以Ⅳ~Ⅴ级为主(72.09%),对照组以Ⅰ~Ⅲ级为主(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CPP组的垂体高度、矢状高径及前后径、冠状高径均高于对照组,冠状宽径低于对照组(P<0.05);ICPP组女童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ICPP组女童的骨龄超前指数(1.38±0.33)高于对照组(1.07±0.1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CPP女童垂体形态、垂体高度、矢状高径及前后径、冠状高径均与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及骨龄超前指数均呈正相关,冠状宽径与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及骨龄超前指数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ICPP女童的垂体MRI形态、垂体高度、矢状高径及前后径、冠状高径、宽径与其体格发育及骨龄具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垂体高度的变化,可以作为ICPP女童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田宇波王祯王艺
关键词:女童体格发育骨龄
健脾增欲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2025年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较常见的疾病,患儿主要有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甚则拒食等摄食行为异常表现,与添加辅食不及时、断乳年龄过大、家长过度溺爱、日常喂养不当、饮食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微量元素缺乏及精神、药物、季节等多因素密切相关[1]。
陈景洲兰允昌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添加辅食微量元素缺乏体格发育摄食行为

相关作者

钟燕
作品数:265被引量:803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配方奶 儿童 一日三餐 指点 亲自
蒋蔚海
作品数:22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体格发育 儿童 儿童体格发育 儿童体格 不同喂养方式
李辉
作品数:159被引量:2,606H指数:25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儿童 体重 身高 婴儿 儿童青少年
赖永洪
作品数:109被引量:47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白血病 槲皮素 体格发育 儿童体格发育
吴梓梁
作品数:112被引量:60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