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1篇“ 体部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章
伽马刀治疗恶性肿瘤331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伽马刀(深圳OUR-QGD型)治疗恶性肿瘤3316余例的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对我院从2002年3月~2013年12月采用伽马刀治疗的3316例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肺癌、肺转移癌2096例(63.2%),肝癌、肝转移癌418例(12.6%),食管癌272例(8.2%),壶腹周围癌202例(6.1%),其他328例(9.9%)。用位固定床和真空负压袋固定位,在螺旋CT下行薄层定位扫描(慢速扫描,不控制呼吸),应用TPS治疗规划系统制定治疗计划,单次周边剂量为4~8 Gy,用50%~70%的等剂量曲线,分6~10次,隔日治疗或每周5次,总剂量在35~48Gy。结果全患者中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3054例(92.1%),临床症状无变化者159例(4.8%),临床症状加重者96例(2.9%),近期死亡者7例(0.2%)。随访2769例病人术后2~4个月复查CT或核磁,其中687例病灶完全消失(24.8%),1886例病灶明显缩小(68.1%),临床总有效率为92.1%,影像有效率(CR+PR)为92.9%。结论伽马刀治疗恶性肿瘤可获得较高的局控制率及症状缓解率,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刘强
关键词:体部伽马刀恶性肿瘤照射剂量等剂量曲线
22例恶性肿瘤椎管内非侵入性转移瘤MRI表现被引量:1
2015年
常见的椎管内转移瘤多为脑内肿瘤,通过脑脊液间隙种植或脊柱骨转移直接侵犯所致,而恶性肿瘤椎管内非侵入性转移相对少见。
乔鹏岗周娟张洪涛盛复庚邢旭东李功杰
关键词:椎管转移瘤
三维适形放疗后程补量照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后程补量照射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180例,先行常规外照射DT 40~50 Gy(20~25 F/4~5 W),再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程补量照射治疗,放射源为直线加速器15 MVX射线,利用多叶光栅实现4~6个三维适形照射野,分次治疗方法为DT 4~6 Gy/F,隔日1次,4~6次为1疗程,平均补量为DT 30 Gy(24~36 Gy)。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显示:134例原发癌中118例肿瘤缩小或消失(占88%)、46例转移癌中38例肿块明显缩小(占83%);160例患者KPS评分均有提高(占89%);全病例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肯定,其后程补量结合常规放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是有益的。
邹颖刘毅陈红雷顾松
关键词:体部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伽玛刀放疗期间的护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8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观察,给予患者的个性化、多阶段处理。结果 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患者8例,占总数21.05%;分缓解患者23例,占总数60.5%;无变化患者7例,占总数18.42%。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伽玛刀治疗前后,对患者综合性的有效地护理,可有效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苗晶晶
关键词:恶性肿瘤伽玛刀护理要点
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影像特点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恶性肿瘤25例中,宫颈癌6例,直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4例,肺癌4例,淋巴瘤3例,食管癌2例,贲门癌1例。所有患者行DWIBS扫描,三维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并黑白反相显示,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原发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在DWIBS上呈明显低信号(浓聚),肿瘤分期与临床一致。结论 DWIBS对恶性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并有利于其分期。
刘一平易自生陈志斌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肿瘤分期
DWI-BS在35例恶性肿瘤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2013年
弥散加权像背景抑制成像(Diffusion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Signal Suppression,DWIBS)是一种全新的功能成像技术,能从分子水平反应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及能够在常规影像形态学发生肉眼可视的改变前探讨到病变及异常的特点。我们利用DWI-BS技术,对35例肿瘤患者进行检查,旨在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德炯钟平葛美谢惠琴宋丽娟费兴梅
关键词:功能成像技术恶性早期诊断价值弥散加权像病理学改变
恶性肿瘤静息脑葡萄糖代谢改变与肿瘤类型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采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脑显像技术探讨无脑疾患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异常是否与肿瘤位有关。资料与方法 20例原发性肝癌和18例胰腺癌患者进行了全身18F-FDG PET检查,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软件(SPM)回顾性分析脑静息葡萄糖代谢资料,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名健康检者进行了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和胰腺癌患者均存在两侧额叶和颞叶区代谢减低,只是后者所涉及的范围和素较前者更加广泛,尤其是前额叶皮层;胰腺癌代谢升高的区域也明显较肝癌广泛,前者主要位于两侧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小脑亦有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升高,而后者主要集中在扣带后回皮层区域。结论无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异常区,这些葡萄糖代息异常区的分布与肿瘤类型有关。
倪建明张追阳黄钢
关键词:脑代谢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无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脑静息葡萄糖代谢改变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无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大脑静息状态下对葡萄糖摄取的变化。方法 57例无脑疾患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常规全身18F-FDGPET检查,采用统计参数地形图分析软件(SPM)回顾性分析其脑18F-FDGPET影像资料,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7名健康检者进行比较,获得肿瘤患者大脑静息状态下葡萄糖代谢改变。结果恶性肿瘤患者两侧额叶(包括两侧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颞叶(包括两侧颞叶颞中回、颞下回)、分边缘系统结构(扣带回,眶回)及小脑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减低区,额叶代谢减低以左侧为著。代谢升高区主要见于两侧海马、海马旁回、扣带回、基底节、岛叶,两侧小脑亦可见分葡萄糖代谢升高区。结论无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异常区,这些脑代谢改变可能与肿瘤患者的复杂精神心理状况有关。
倪建明林盟菲刘建军黄钢
关键词: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热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伽玛刀+热疗贯序治疗(热伽玛刀)与伽玛刀单纯治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 方法:将14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伽玛刀+热疗合并应用组(试验组)和伽玛刀治疗组(对照组),对于试验组患者先给于45-60分...
陈大志于洪洋李维超
关键词:体部恶性肿瘤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治疗恶性肿瘤318例近期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立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超级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恶性肿瘤患者318例(其中经病理证实284例),采用超级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3cm者,用70%~9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4~6Gy,总剂量35~50Gy;肿瘤直径3~5cm者,用60%~7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3~6Gy,总剂量35~45Gy;肿瘤直径>5cm者,用50%~6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区,单次周边剂量3~6Gy,总剂量25~42Gy。一般分6~15次,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结果]CT示CR95例(29.9%),PR186例(58.5%),NC12例(3.8%),总有效率88.4%。提高生存质量,无严重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超级伽玛刀治疗肿瘤症状改善明显,近期疗效显著,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顾松高德英刘晓莹邓彦荣
关键词:体部恶性肿瘤放射疗法Γ射线

相关作者

顾松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
研究主题:体部恶性肿瘤 放射疗法 调节仪 低频电磁场 X-刀治疗
邹颖
作品数:22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
研究主题:体部恶性肿瘤 放射疗法 调节仪 低频电磁场 X-刀治疗
刘强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等剂量曲线 体部恶性肿瘤 照射剂量 全身伽玛刀治疗 全身伽玛刀
娄妍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全身伽玛刀治疗 全身伽玛刀 体部恶性肿瘤 等剂量曲线 健康教育
马龙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全身伽玛刀治疗 等剂量曲线 病理类型 术后 全身伽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