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篇“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相关文章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组织瓣重建在乳腺癌外科手术临床应用研究
2024年
研究针对乳腺癌外科手术患者群体,采纳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即刻背阔肌组织瓣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筛选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浦北县人民医院40例乳腺癌外科手术患者,根据术式差异划分为传统组(n=20例)和保留组(n=20例),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组患者接受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即刻背阔肌组织瓣重建治疗,对比两组的生命质量、乳房美观度、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 术后两组生命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术前(均P<0.05);且保留组生命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传统组(均P<0.05);保留组术后乳房美观度优良率(90.00%)高于传统组(60.00%),且P<0.05;保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传统组(20.00%),但不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保留组术后满意度(95.00%)高于传统组(70.00%),且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外科手术患者群体,采纳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即刻背阔肌组织瓣重建,相较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而言,在提高患者术后乳房美观度、生命质量和满意度方面表现更为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吴成星
关键词: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组织瓣重建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组织瓣重建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2月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实验组(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组织瓣重建治疗),就2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 生活质量评分,术前,没有显著差异,术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乳腺癌治疗中实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组织瓣重建治疗,能够保障手术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吴成星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癌不保留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不保留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术的手术方法、早期安全性及美容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乳腺癌不保留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并发症,并采用Ueda评分及Harris评分评估其早期美容学效果。结果纳入患者23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9.0±6.8)岁。1例患者双侧乳房均为恶性肿瘤,其余患者均为单侧恶性肿瘤。6例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前彩色超声包块平均最大径(24.4±11.9)mm。平均手术时间(153.9±49.4)min,术中出血量(29.2±18.3)mL。术后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后未见癌残余1例、0期3例、Ⅰ期10例、Ⅱ期6例、Ⅲ期3例。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8(3.0~9.2)个月。术后3个月内主要并发症2例(8.3%),其中1例手术切口裂开、1例术区出血;次要并发症4例(16.7%),其中2例手术切口裂开、2例手术部位感染。术后3个月Ueda评分优好率达82.6%,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7.0%。全组患者均未出现运动畸形、包膜挛缩、乳头乳晕坏死、皮瓣坏死、移植物丢失。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在选择可靠患者的情况下,乳腺癌不保留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后胸肌前假体+补片Ⅰ期乳房重建术后早期是安全的,具有良好的早期美容学效果,在符合适应证的患者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作为常规手术进行推广。
肖晓龙泉伊李宏江
关键词:乳腺癌即刻乳房重建乳房假体
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环乳晕切口入路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对乳腺癌病人乳腺美观性、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乳腺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环乳晕切口入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乳腺美观性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皮质醇(Cor)]变化。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2.48±15.69)min,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为(7.41±0.83)d,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皮瓣积液、乳头凹陷、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7 d切口瘢痕、乳房外形、双乳对称性、整体美学效果评分分别为(3.26±0.33)分、(3.94±0.41)分、(3.33±0.34)分、(4.05±0.41)分,术后1个月评分分别为(3.85±0.34)分、(4.19±0.27)分、(3.86±0.25)分、(4.28±0.1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SOD水平为(73.40±7.35)U/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OPP、Cor水平分别为(11.03±1.05)μmol/L、(192.78±19.34)nmol/L,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乳晕切口入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病人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乳腺美观性,缓解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
刘亦晴邹华伟丁华
关键词:NSM即刻乳房重建应激反应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2023年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乳房切除术(NSM)能提高术后患者的美容效果,减轻乳房缺失带来的心理创伤,但该术式并非适合所有的乳腺癌NSM患者。目前,对于该术式的禁忌证认识相对一致,而对于部分适应证仍存在争议。本文就保留NAC NSM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文杰张琳倪慧汤超李长青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肿瘤学安全性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联合假体乳房重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乳房重建是全乳切除术后重要的美容修复手段。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NSM)避免了全乳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时乳头缺失、乳头重建效果差、手术操作复杂等问题,患者满意度更高。假体乳房重建不涉及供区损伤,对机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手术率低,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重建方法之一。NSM联合假体乳房重建安全、美观、术后满意度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就NSM、假体乳房重建及辅助治疗对NSM联合假体乳房重建的影响进行综述。
刘小涵闵柠柠白雪李席如
关键词:乳腺癌
乳腺MRI在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Ⅰ期乳房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Ⅰ期乳房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75例乳腺癌患者,均行保留NACⅠ期乳房重建。术前采用乳腺MRI评估乳房内肿瘤边缘与皮肤的距离、肿瘤边缘与NAC的距离,依据术前MRI测量数据评估皮下腺体切除的范围,计算计划切除组织体积,指导假体大小选择。并于术中测量乳房肿瘤边缘与皮肤的距离、肿瘤边缘与NAC的距离,测量术中实际切除组织体积、植入假体体积,比较MRI与术中测量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组数据的线性关系,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乳房重建美容效果。结果:乳腺MRI测量乳房内肿瘤边缘与皮肤的距离与术中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呈正相关(r=0.747,P<0.05);乳腺MRI测量肿瘤边缘与NAC的距离与术中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呈正相关(r=0.752,P<0.05);乳腺MRI测量计划切除组织体积与实际切除组织体积、植入假体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划切除组织体积与实际切除组织体积、植入假体体积呈正相关(r=0.762、0.776,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主观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6.67%,客观美容效果优良率为82.67%。结论:保留NACⅠ期乳房重建术前行乳腺MRI测量乳腺癌患者肿瘤位置、乳房内肿瘤边缘与皮肤的距离、肿瘤边缘与NAC的距离,可指导皮下腺体组织切除及假体大小选择,有利于术中安全保留部分乳房内部分脂肪组织,从而获得良好的乳房重建美容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孙宇黎冠宏王存富董菊红钱朋飞闻国权邓素华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重建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的选择和比较
2022年
目的总结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效果与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因乳腺癌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纳入标准:(1)原发性肿瘤位于乳晕外;(2)肿瘤距离乳晕边缘>2 cm,共有99例患者入组,包括45例实施保留NAC的改良乳癌根治术(NSM)(NAC保留组)和未保留NAC的手术44例(NAC未保留组)。观察NSM后的临床效果,比较NAC保留和未保留患者术后病理特征、并发症,观察术后NAC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术前检查:两组患者在年龄、NAC直径、乳头距离肿瘤、术前肿瘤分期、类型、肿瘤部位及多病灶例数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保留组术后病理:35例(77.8%)浸润性癌,10例(22.2%)属于导管原位癌,中位肿瘤大小为2.4 cm(0.2~4.1 cm),5例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NAC未保留组中,浸润性癌37例(84.1%),7例(15.9%)原位癌,中位肿瘤大小为2.6 cm(0.2~4.7)cm,7例腋窝淋巴结转移。两组各有12例发生脂肪液化和血清肿,各有2例切口轻度感染,经保守治疗愈合。NAC保留组有8例乳头乳晕坏死,其中7例为小部分坏死,经保守治疗愈合,1例坏死面积大行NAC切除。另NAC保留组和未保留组分别有3例和5例皮瓣坏死,均通过保守处理愈合。NAC保留患者中有3例(7.3%)乳晕感觉完全恢复,18例(43.9%)部分恢复,20例无感觉,乳头感觉恢复最差,仅1例患者术后乳头感觉敏感。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接近。结论保留NAC的改良乳癌根治术可行,美容效果良好,但只有较少部分NAC感觉恢复。
罗康维陈永妮邱璞黎嘉伦
关键词:乳头乳晕复合体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联合术中放疗安全性及疗效评估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房切除术联合术中放疗(IORT)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21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NSM)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共38例,其中行IORT 25例,未行IORT 13例,分析这些病例的局部复发率、无复发生存率、总生存率、术后NAC颜色以及感觉改变,伤口愈合情况、患者对乳房术后外观的整体满意度。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6.1月,其中无IORT组有1例(7.7%)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IORT组无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IORT组患者NAC外观(颜色改变)、感觉减退与无IORT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均P>0.05),IORT组有2例(8.0%)患者发生乳头坏死,无IORT组有1例(7.7%)患者发生乳头坏死,两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ORT组患者伤口愈合拆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发热情况与无IORT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NSM是对传统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及保乳手术的补充,NSM联合IORT不增加乳头褪色以及感觉减退的风险,没有明显增加乳头坏死的机会,总体安全性可控,患者可以获得较高满意度的术后乳房外观。
彭浩杰孙德汛曾涛梁汾梅陈欣欣
关键词:乳腺癌术中放疗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腺体全切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腺体全切术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0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腺体全切术,对照组患者行乳房全切术。通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和出院时间、术后皮瓣坏死情况和生活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108.71±11.30)min]长于对照组患者[(89.61±12.51)min],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1例患者乳头坏死,27例患者胸部皮肤触觉麻木;对照组术后2例患者皮瓣坏死,30例患者胸部皮肤触觉麻木,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5~29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局部或远处复发转移。结论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皮下腺体全切术和乳房全切术具有相同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且前者术后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俎彩霞刘菲常冬华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手术效果

相关作者

王圣应
作品数:119被引量:564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朱正志
作品数:36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张荣新
作品数:61被引量:261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头乳晕复合体 食管肿瘤
张开通
作品数:36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乳腺癌 乳房重建 假体 乳房切除术
王宇
作品数:667被引量:3,829H指数:2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肝纤维化 外科手术 乳腺癌 门静脉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