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4篇“ 保留卵巢“的相关文章
- 年轻患者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保留卵巢保守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 2025年
- 在治疗年轻患者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方案中,探讨观察保留卵巢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整理2020年1月~2023年12月间我院接治之60例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年轻患者信息进行整理,患者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的剧烈疼痛,且是持续性的,有时阵发性加剧,妇科检查发现附件区肿物张力大,尤其是在瘤蒂部压痛明显,经超声检查确诊,对等归入对照组(实施切除卵巢治疗)和观察组(采用保留卵巢保守手术治疗),收集临床一般项目指标情况、性激素水平检测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予以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术时、住院天数、术后三天平均体温四项临床一般项目指标值与对照组均衡可比(P>0.05)。术前及术后3月,观察组在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雌二醇三项性激素检测值与对照组均基线均衡(P>0.05)。并发症发生统计,两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年轻患者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方案中,保留卵巢保守手术的应用,临床指标、性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切除组均衡,可实施临床推广。
- 张灿
- 关键词:性激素
- 腹腔镜下卵巢复位剥除囊肿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卵巢复位剥除囊肿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效果。方法:选取贵航贵阳医院2018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切除卵巢治疗,观察组行卵巢复位剥除囊肿保留卵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性、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卵巢功能。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6);观察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窦状卵泡数目、卵巢动脉收缩期时峰值血流速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卵巢与卵巢复位剥除囊肿保留卵巢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卵巢复位剥除囊肿保留卵巢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手术安全性更高,可促进患者术后更快恢复。
- 沈锡芬
-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切除保留卵巢
- 保留卵巢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效果和安全性探究
- 2024年
- 探究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行保留卵巢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受治于我院的7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所施行治疗方案的不同展开分组,其中A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案施治,B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术式施治,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术后90d时内分泌水平,术前、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患者相较,B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90d,B组患者包括FSH、E2、LH在内的内分泌指标水平皆较A组患者更高;术后B组患者的PSV、AFC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B组中2.63%(1/38)患者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79%(6/38)(P<0.05)。结论 保留卵巢手术是一种能有效缩短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术式,不仅可对患者的术后内分泌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起到十分明显的保护作用,安全性亦十分理想。
- 马哲
-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临床疗效安全性
- 腹腔镜下保留卵巢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保留卵巢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9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保留卵巢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卵巢储备功能、性激素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窦状卵泡数(AFC)、收缩期峰值(PSV)、抗米勒氏管激素(AM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SH)低于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腹腔镜下保留卵巢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临床效果明显,能够保护卵巢储备功能,改善激素水平,促进术后恢复。
- 王珺
-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储备功能
- 腹腔镜下保留卵巢手术改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妊娠率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保留卵巢手术应用于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及对其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确诊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65例病史资料,依照术式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行腹腔镜下卵巢切除术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行腹腔镜下保留卵巢手术共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卵巢储备功能(性激素指标、卵巢血流速度)、并发症、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相比对照组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手术前均升高,抗米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水平较手术前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FSH水平仍低于对照组,AMH、E2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卵巢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卵巢舒张末期低值流速(EDV)较手术前均出现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PSV、EDV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保留卵巢手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能减少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调节激素水平,提高有生育要求患者自然妊娠率。
- 胡新新周良宇林如茵
-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妊娠率
- 分子分型在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
- 2024年
- 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尽管较多研究证明了早期年轻低危EC患者保留卵巢的安全性,但此类人群保留卵巢率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分子分型系统的提出,将其纳入EC患者保留卵巢决策的考量中,以期提供更加精准化及个体化的治疗。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对分子分型在EC保留卵巢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认为POLE突变型预后良好,可适当放宽保留卵巢的适应证;鉴于p53突变型的不良预后,仅ⅠA1期(2023年国际妇产科联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者可考虑谨慎保留卵巢,而对于其他期别及组织学类型的p53突变者不推荐保留卵巢;错配修复缺陷(MMRd)型者同时伴有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此型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者经充分评估后可考虑保留卵巢;无特异分子改变(NSMP)型目前缺乏特异的分子标志物,建议结合传统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筛选。
- 徐流凤陈思敬刘舰鸿彭诗意(综述)郑莹(审校)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保留卵巢
- 一种卵巢肿瘤蒂扭转腹腔镜下复位保留卵巢手术器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巢肿瘤蒂扭转腹腔镜下复位保留卵巢手术器械,包括第一器械外壳,通过其右端开设的环形凹槽与密封板相互贴合,且所述密封板安装在第二器械外壳的左端;还包括:电动机,与所述第一器械外壳内表面设置的板状结构相互贴合...
- 郭芳杨智吴丽雅
- 保留卵巢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保留卵巢手术治疗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8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9例。参照组采用卵巢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卵巢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参照组的7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2.35±20.04)min短于参照组的(91.94±22.48)min,术中出血量(30.85±7.49)ml少于参照组的(41.27±6.1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肺栓塞、体温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卵巢手术用于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具有较为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手术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 温婷婷
-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安全性
- 育龄期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保留卵巢功能术后血清AMH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评估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功能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是否降低和恢复,并探讨术中扭转卵巢肉眼所见坏死程度对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囊肿剥除治疗的患者(实验组,n=20)的临床资料,另收集同期育龄期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剔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25)。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检测血清AMH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不同时间点的AMH水平。又以术中是否存在明显肉眼可见的组织坏死将实验组分为坏死组和无坏死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窦卵泡数、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AMH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术前的AM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ng/ml vs.(5.9±3.5)ng/ml,P=0.007]。与术前相比,实验组术后1周血清AMH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MH水平有所恢复,术后3个月时AMH水平超过术前,术后3个时间点的AMH水平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周血清AMH水平低于术前,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478);术后1个月时AMH水平有所回升,但术后3个月时AMH水平仍低于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AMH水平变化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AMH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中坏死组和无坏死组术前AMH、术后3个月的窦卵泡数及AMH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囊肿蒂扭转可能导致卵巢功能下降,保留卵巢功能的术式安全可行,术后卵巢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
- 谢宝丽黄建邕庞光连
- 关键词:卵巢囊肿蒂扭转抗苗勒管激素
- 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约7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早期发现,预后较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好。手术是绝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临床早期低级别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普遍良好,仅手术治疗就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能否保留卵巢存有争议。本文将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的现状及争议进行阐述,并从肿瘤学角度和内分泌学角度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的利弊。
- 贾乙乙宫芳芳李梦雅严洁王蓓
- 关键词: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卵巢激素替代治疗
相关作者
- 张师前

- 作品数:372被引量:2,308H指数:2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中国专家共识 卵巢肿瘤 诊治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 程晓龙

- 作品数:42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正比计数管 放射疗法 螺旋断层放疗 硼 剂量学
- 李小毛

- 作品数:507被引量:2,820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妊娠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 彭芝兰

- 作品数:433被引量:2,165H指数:2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肿瘤
- 朱丽荣

- 作品数:46被引量:44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癌 外阴 宫颈腺癌 外阴硬化性苔藓 宫颈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