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篇“ 儒家仁学“的相关文章
- 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儒家仁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2024年
- 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儒家仁学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内核得到了创新发展,绽放出新活力。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为指引,激发社会治理主体积极实践,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养分。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契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支撑和实践路径。合理挖掘儒家仁学思想资源,能够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生机活力。
- 包雅玮
- 关键词:社会治理仁学思想
- 仁心与仁术:儒家仁学视域下的中医生命伦理
- 2024年
- 作为儒学核心范畴的“仁”原本有相爱、感通、觉察等内涵。经宋明理学家的诠释,“仁”成为体现“生生”之意的“天理”。中医学之所以被称作仁心仁术,是因为中医具有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以及调和致中、护养生机的诊疗技术,这就使中医临床实践成为践行儒家“生生之仁”的最好方式,中医学也因此形成了参赞化育、燮理阴阳的生命伦理.
- 马笑峰魏孟飞
- 关键词:仁心仁术中医生生生命伦理
- 儒家仁学思想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 2023年
- 儒学作为中华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深刻的思想体现了中国民族性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由来。百年大计,教育第一,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研究孔子、研究儒学,对于开辟当代大学生思想精神新境界,提升高校道德教育水平意义重大。“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其中包含了对“人”的认识,无“仁”不人,“仁”是人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爱人”的行为是“人”本性的外化,“行仁”“成仁”则完美诠释了生命价值。儒家“仁学”深邃的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卢志雄
- 关键词:儒家仁学高校道德教育
- 基于“第二个结合”探讨儒家仁学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据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作出了深刻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重大论断。立足“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由于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华,其育人目标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目标一脉相通,而且儒家仁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相互契合,因而推动儒家仁学思想深度融入课程教学是落实“第二个结合”的最佳切入点。
- 黄冠文
- 关键词:儒家仁学思想思政课教学改革
- 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
- 本书通过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相通相合研究,分析两者的内在关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包涵于其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大脉络,实现对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整体性认识和启发。全书采用马克...
- 包雅玮
- 仁德之美 先秦儒家仁学的传承弘扬与现代转化
- 本书研究先秦儒家仁学的传承、弘扬与现代转化,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承先秦儒家仁学,主要以时间主线将先秦儒家仁学的产生、发展流变做主要的梳理;二是弘扬先秦儒家仁学,对每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仁学的不同阐释进行考察,...
- 赵述颖作
- 从“仁者安仁”到“仁以为己任”:儒家仁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
- 2023年
- 孔子之“仁”具有不可言说性。在人类用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目之”与“默识”蕴含直觉体悟和信仰的成分。知性认识无法达到对本体的观念性把握,直觉体悟和信仰是接近本体的有效路径。仁内在于人性,具有先在性,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普遍本质。从“安仁”“乐仁”“爱人”等观念分析,孔子仁论不属于认识论层面的概念,也不仅仅是道德论层面的概念,实际上应该将其视为审美境界的概念。孔子仁学重心不在于从认识论维度界说“仁是什么”,也不单纯在道德层面表述“应该”,而是更多地关注身心合一。这种审美境界的仁学,对外在客观必然性已有所超越,其中蕴含自由与自由意志色彩。弟子曾子从两个层面深化孔子仁学:其一,从气论论证“人性仁”;其二,从工夫论的视域诠释仁,将仁学“下贯”于经验世界劈柴、挑水生活之中,形而上的仁学切切实实显现为世俗个体生命的学问。工夫论、心性本体论和政治哲学塑造了儒学内在基本架构。这一基本架构的铸造,曾子、孟子和荀子各领风骚。
- 曾振宇曾振宇
- 关键词:孔子人性工夫论
- 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阐释及价值观转化路径
- 2022年
- 儒家仁学思想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体现历代社会道德理想的崇高追求。在近现代社会转型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立足当下梳理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有助于摆脱儒家仁学思想现代困境。从理论维度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的内涵价值传承,从实践维度探讨传统文化基因需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
- 包雅玮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仁学思想
- 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研究
- 文化的交流、融合是一种历史趋势,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即相融、相通;合,并非是合二为一,而是和而不同,融合是指两者在相融过程中相得益彰、互补互助的一种状态,双方在彼此的作用之下都能够发挥更大的效能。儒家文化作为中华...
- 郭自强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仁学思想
- 先秦儒家仁学视域下古代中医医德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古代中医医德思想是以先秦儒家仁学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系统。在先秦儒家仁学“仁者爱人”“以生为德”“克己复礼”等思想的涵养和规约下,古代中医学逐步形成了“济世活人”的医德理想、“生命至重”的医德目标、“推己及人”的待患情感。以古鉴今,通过榜样教育培养医务人员“救人济世”的职业情感;利用隐性教育引导医患双方敬佑生命,进而营造医患互相尊重的社会氛围和借助载体教育以倡导推己及人的医患交流等路径,将古代中医医德思想的精髓融摄于当代医德建设,以冀克服当今医学发展中的生命被技术化、医疗服务被物化的医德失范问题,让当代医德思想符合当今医学发展需求,让医学发展回归仁学,促进医学健康发展。
- 王颖晓
- 关键词:先秦儒家仁学古代中医医德思想
相关作者
- 谢树放

- 作品数:27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儒家 思想精华 天人合一 儒家仁学 仁学
- 刘学智

- 作品数:92被引量:180H指数:7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关学 儒学 方法论 心性论 《老子》
- 蒙培元

- 作品数:127被引量:1,015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儒学 中国哲学 孔子 儒家 仁学
- 曾振宇

- 作品数:82被引量:267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研究主题:孔子 商鞅 气论 儒家 新论
- 白奚

- 作品数:98被引量:608H指数:15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 研究主题:儒家 老子 道家 荀子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