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3篇“ 光生物调节作用“的相关文章
生物调节作用对颅颌面骨修复的影响
2023年
目前颅颌面骨缺损相关疾病面临修复速率较慢、骨再生能力有限等问题,常导致缺损区域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寻找更为高效的颅颌面骨修复策略已成为该领域重点研究方向。生物调节作用是指利用不同源引发对机体的物理和化学调节作用,具有非侵入性、操作简单、时空精度高等优点,为加速颅颌面骨修复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方式。本文系统总结生物调节作用调控颅颌面骨修复的有效参数,阐述生物调节作用对颅颌面骨修复的作用机制,并对目前生物调节装置在临床的转化应用进行总结展望,为实现高效、安全的颅颌面骨修复策略提供参考。
彭金枫唐清明陈莉莉
关键词:光生物调节作用骨缺损生物学效应细胞分化
生物调节作用改善重复闭合性脑损伤及行为学障碍
研究目的:重复闭合性脑损伤(repeated closed head injury,r CHI)是对抗类项目运动员常见的脑损伤之一,经常发生在拳击、足球、橄榄球等对抗性比赛和其他运动中,运动过程中严重的闭合性脑损伤会造成...
陈者李猛吴冲云杨罗丹
关键词:线粒体
生物调节作用对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下生物调节作用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分为对照组、照组、高糖组和高糖+照组,首先用CCK-8法检测各组24h、48h和72h的细胞活力,然后检测14天碱性磷酸酶染色情况及其活性,并对21天钙结节进行茜素红染色并半定量分析,实时荧定量PCR检测21天成骨相关基因OCN、Runx2的表达,最后统计学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照组在24h、48h、72h的细胞活力增强,14天时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活性增强,21天钙结节形成增加、OCN和Runx2的表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在48h、72h的细胞活力下降,14天时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活性减弱,21天钙结节形成减少、OCN及Runx2的表达降低;高糖+照组与高糖组相比,在24h、48h、72h的细胞活力升高,14天时碱性磷酸酶染色及活性增强,21天钙结节形成增加、OCN和Runx2的表达增强;高糖+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在21天时钙结节形成增加,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糖环境下,成骨细胞经生物调节作用,可补偿高糖对细胞增殖分化的抑制,可为促进高糖环境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王欢欢苌彪李炜温宁
关键词:光生物调节作用高糖环境颌骨缺损
生物调节作用治疗糖尿病溃疡的量效关系和生物效应研究
研究目的:针对生物调节作用(Photobiomodulation,PBM)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所存在的参数混乱和生物效应不清楚的问题,采用400-900nm范围内...
陈茜茜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光生物调节作用皮肤愈合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生物调节作用对人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骨缺损很难通过再生和重塑完成自我修复,自体和异体骨移植往往会导致骨吸收或继发性损伤。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生物调节作用(PBM)以其无创、高效且无副作用的优势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的:本研究...
王云浩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骨组织工程成骨分化
文献传递
二极管照射对大鼠高糖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发二极管照射对大鼠高糖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生物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高糖模型发二极管照射组,高糖模型发二极管组的细胞在造模48h后开始采用发二极管对培养箱中的细胞进行照射。MTT细胞凋亡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激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胞内钙离子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高糖模型发二极管照射组凋亡率分别为7.54%±2.67%,31.69%±5.74%,21.65%±3.52%(P<0.05)。正常对照组细胞质微弱Ca2+荧染色呈现出绿色的荧,其荧像素值为192.65±50.54;高糖模型组中,细胞质呈现较强烈的绿色荧,其荧像素值为710.69±100.38;发二极管照射组中,绿色荧像素值为430.47±80.6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三组间细胞中内Ca2+荧像素值有差异(P<0.05)。这三组细胞P-AKT蛋白量分别为10.26±2.47、2.35±0.16、7.46±1.64(P<0.05)。结论:高糖环境抑制苏氨酸激酶通路活性,对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钙稳态产生影响,促使细胞凋亡,低强度的发二极管照射可激活苏氨酸激酶通路,降低高糖引起的细胞凋亡率。
张凤久张丽敏王宏杰李海波王海明彭向东杨建玲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血管内皮细胞
二极管照射对高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生物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子学研究的发展,国际上利用生物调节进行疾病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关于生物调节对DR的防治作用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生物调节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生物调节在DR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Nissl染色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发二极管(LED)组,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培养,高糖模型组细胞在Neurobasal培养基中添加25 mmol/L葡萄糖,高糖+LED组细胞造模后48 h在培养箱中用LED红源进行照射,源波长为620 nm,最大功率为1 W,中心辐射照度为6.67 mW/cm2。源置于细胞上方2 cm处,斑直径为2.0 cm,使斑完全覆盖1个培养孔,每次连续照射300 s,12 h后重复照射1次,共照射3次。培养后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激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培养后2~3 d,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多边形和椭圆形,可见细胞核及核仁。培养后5~7 d神经元突起增多,经Nissl染色后细胞质呈蓝紫色,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达91%。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34±3.176)%、(33.642±9.315)%和(23.914±6.375)%,其中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激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可见高糖模型组和�
张丽敏张凤久林安岭彭向东杨建玲于凌艳王海明高世凯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光生物调节作用视网膜WISTAR大鼠
生物调节作用对急性骨骼肌损伤修复不同阶段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临床所见的损伤中有10%~55%与骨骼肌相关,常见的骨骼肌损伤包括挫伤、撕裂伤、拉伤、缺血和完全断裂.肌肉损伤后常可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骨骼肌损伤后再生主要涉及3个阶段:变性/炎症、修复/纤维化和重塑,3个阶段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损伤肌肉的结构和功能恢复.
刘文飞谢光辉刘宏伟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光生物调节作用急性肌肉损伤撕裂伤纤维化
低强度激生物调节作用机制及其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低强度激以其安全、环保、绿色、作用面积广泛、效果显著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生物调节作用机制目前还未形成统一认知,但也进行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对国内外关于低强度激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显示低强度激作用机制有三种可能假说;其在体育科学领域运动医学上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低强度激可以消炎镇痛、促进骨骼肌和其他软组织的修复、改善微循环、改善线粒体的功能、抗氧化等作用
李华菊王奉涛
关键词:低强度激光光生物调节作用
生物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或单色的强度可以分为低、中和高三个等级,其生物调节作用称为生物调节作用。从内稳态的角度综述相应的研究进展。功能内稳态是维持功能充分稳定发挥的负反馈机制,它可以抵抗低于阈值的内外干扰,但被高于阈值的应激所打破。处于内稳态的应激称为成功应激,远离内稳态的应激称为慢性应激。成功应激打破一个功能内稳态之后,能够建立另一个功能内稳态。弱可以调节慢性应激,但对成功应激或处于功能内稳态的功能无效。细胞的多种膜蛋白可以协同介导低强度单色的自适应调节。内源性敏剂介导中强度单色调节作用。弱可以用于诊断功能内稳态或成功应激本身和其形成过程。并讨论了生物调节作用在外科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刘承宜蔡庆Karu Tiina I段锐Wilden Lutz
关键词:生物技术光生物调节作用内稳态自适应康复

相关作者

刘承宜
作品数:323被引量:75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光生物调节作用 内稳态 低强度激光 激光 骨骼肌
刘颂豪
作品数:675被引量:2,810H指数:22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量子保密通信 量子密钥分发 激光 光纤 光生物调节作用
朱玲
作品数:43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光生物调节作用 内稳态 生物调节 光疗 低强度激光
徐晓阳
作品数:151被引量:810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电刺激 骨骼肌 线粒体 C2C12 有氧运动
李方晖
作品数:45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研究主题:骨骼肌 内稳态 光生物调节作用 去乙酰化酶 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