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3 篇“ 克氏针内固定术 “的相关文章
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探究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对于掌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溯性分析2023年参与诊治的掌骨干骨折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分析组行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在治疗结束后,评估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 分析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的患肢关节活动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闭合复位顺行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对于掌骨干骨折的应用有良好效果,可以加速骨折愈合,缩短愈合所需时间,并显著提升患者关节活动度,而且安全性良好。 代双闻关键词:掌骨干骨折 临床疗效 克氏针 内 固定术 联合田七祛瘀胶囊对髌骨骨折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2024年 目的:探讨克氏针 内 固定术 与田七祛瘀胶囊在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重点分析联合治疗对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收治的8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田七祛瘀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的关节功能、临床指标、骨代谢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及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钙素水平、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胀、疼痛症状的消失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与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克氏针 内 固定术 联合田七祛瘀胶囊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效果,促进症状缓解及患处愈合进程,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夏启慧 涂淑强 谢斌 黄志俊 袁秋文 李骥 帅永明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术 关节功能 骨代谢指标 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与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与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指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 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比较两组围术 期指标(手术 时间、住院时间、术 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手术 优良率、术 后不同时间(术 后1、3、7 d)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 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 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 优良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1 d,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3、7 d,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治疗指骨骨折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手术 优良率,降低术 后疼痛评分,效果优于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但会延长手术 时间。 胡钢 罗炎炎 刘贺关键词:指骨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术 优良率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与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 研究手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克氏针 内 固定术 )与观察组(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各35例。术 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指标、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 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 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分值、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腕背伸、前臂旋前、前臂旋后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 后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治疗手部骨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手部功能,促进术 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俞寄兵 吴礼毛 陈文勇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术 手部骨折 并发症 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和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在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4年 目的:对比分析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和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在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济宁任城海贝尔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治疗,对照组应用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对比两组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指标、血清学指标、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 、骨折愈合、首次功能锻炼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3个月,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骨钙素高于对照组,手部关节总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更有利于手部骨折患者术 后手部功能康复,能够更好地改善血清学相关指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并恢复生活能力,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陈军峰关键词:手部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术 关节活动度 疼痛 克氏针 内 固定术 与PUSHLCOK内 固定术 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2024年 目的:探究克氏针 内 固定术 与PUSHLCOK内 固定术 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骨科收治112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 内 固定术 ,研究组采用PUSHLCOK内 固定术 。对比两组围手术 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关节稳定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1年,研究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1年,研究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56%、11.48%,相较于对照组的8.20%、6.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1年,研究组轴移试验阳性率为9.84%,低于对照组的2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8%,相较于对照组的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PUSHLCOK内 固定术 治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减轻疼痛程度,利于提高关节稳定性,且具有一定的应用安全性。 孙刚和 康然 张金玲关键词:撕脱骨折 胫骨止点 后交叉韧带 克氏针内固定术 3D打印技术 辅助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 辅助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采用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9例作为常规治疗组,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采用3D打印技术 辅助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7例作为3D打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 指标、疗效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3D打印组患者的手术 时间、术 中透视次数、术 中透视时间均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术 后7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固定 物取出时间、术 后恢复训练开始时间均早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术 后14 d、1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 后1、3、6个月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发生针道感染1例,常规治疗组发生针道感染3例,经治疗后均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生Volkman挛缩、肘内 翻畸形等其他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 辅助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利于缩短手术 时间,促进术 后早期恢复,并发症较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林伟龙 林宇超 郑晓华 胡海波关键词:3D打印 内固定术 肱骨髁上骨折 预后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掌指关节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 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行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观察组行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治疗,两组术 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 相关指标(手术 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术 后3个月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手功能指标(握力、捏力、屈曲活动度)水平、手术 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 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3个月,观察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4.62%(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握力、捏力、屈曲活动度等手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3个月,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低于对照组的17.3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 固定术 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可提高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手功能指标水平和BI评分,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治疗,但会延长手术 时间。 张新安 殷建伟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术 手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切开复位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和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 固定术 治疗新鲜不稳定舟状骨腰部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3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和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 固定术 治疗新鲜不稳定舟状骨腰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新鲜不稳定舟状骨腰部骨折病人7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对照组36例,采用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 固定术 。观察两组病人手术 时间、骨折愈合时间、12周愈合率、并发症率、舟状骨坏死率,术 后6个月和12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腕关节活动度、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结果两组手术 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尺偏、桡偏、背伸、掌屈等腕关节活动度较术 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 后6个月比,试验组术 后12个月的Mayo评分显著改善[(95.36±3.34)分vs.(78.52±5.62)分](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1.04±2.24)分vs.(3.25±1.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12个月两组Mayo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 固定术 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 内 固定术 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其手术 费用、手术 难度相对较低。 胡培 王大伟 韩胜义 赵丽莉 邢建惠关键词:舟状骨骨折 疗效比较 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后残留移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 内 固定术 后残留移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8-06—2019-12诊治的30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 后残留移位,分析术 后残留移位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价残留移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所有患儿均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 内 固定术 ,术 后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肘关节Baumann角和远端骨折块侧方及前后移位情况,根据移位程度分为:Ⅰ度为移位<25%;Ⅱ度为移位≥25%~<50%;Ⅲ度为移位≥50%~<75%;Ⅳ度为移位≥75%。末次随访时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端塑形情况,用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活动功能。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5个月。无手术 相关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 后Baumann角61°~79°,平均72.3°;侧方移位4.0%~23.8%,平均9.4%;前后移位7.3%~35.7%,平均19.4%。根据移位程度分级:1例移位为Ⅱ度,其余29例移位均为Ⅰ度。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标准评定结果:优24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96.7%。所有患儿术 后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及翻修手术 ,无肘外翻及内 翻畸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结论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 后轻度残留移位能够获得良好的塑形,临床疗效良好。 刘勇 邬丹力 周枫 南逊 俞玮 张云庆关键词:内固定 闭合复位 儿童
相关作者
张敬贤 作品数:9 被引量:22 H指数:2 供职机构:沭阳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桡骨远端骨折 交叉克氏针 内固定术 克氏针内固定术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邓志强 作品数:82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儿童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弹性髓内钉 韦杰合 作品数:17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治疗儿童 GARTLAND 闭合复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术 韦仁杰 作品数:63 被引量:234 H指数:9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骨折 闭合复位 软组织缺损 股骨骨折 患肢 张应权 作品数:46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外科学 尿道下裂 术后尿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