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865篇“ 免疫组化标记“的相关文章
青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疗后免疫组化标记的改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4年
探究青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疗后免疫组化标记的改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我院接受新辅助疗的青年乳腺癌患者96例,按照新辅助疗前后的免疫组化改变值分为<10%、10%~30%、>30%,分析新辅助疗治疗前后免疫组化各指标的变幅度和患者生存率、病理的关联性。结果 96例行新辅助疗患者的ER,PR,HER-2,Ki-67变有所改变,其结果发现,变程度在10%~30%范围内的人数最多,由此可见,ER,PR,HER-2,Ki-67在青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疗存在相关性。ER,PR,HER-2,Ki-67阳性时,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疾病分期的升高,患者治疗肿瘤完全缓解率较低,乳腺癌分子分型患者治疗肿瘤完全缓解的为 Luminal A 型,其后依次为三阴型、Luminal B 型、HER-2型。ER、PR、HER-2、Ki-67阳性情况下患者1年局部复发、1年内远处转移患者较多,且1年生存率较低。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疗有较好的治疗价值,但治疗效果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为免疫组化指标,免疫组化指标的变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其能够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
罗寿盼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免疫组化标记预后
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联合CD34免疫组化标记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联合CD34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术前经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及CD34免疫组化标记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32例患者的病理资料与超声检查结果,并将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患者于术前经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及CD34免疫组化标记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患者诊断为“倾向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另1例考虑“间叶源性肿瘤,不能除外纤维肉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31例患者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患者为纤维肉瘤型皮肤纤维肉瘤。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联合CD34免疫组化标记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3.75%(30/31)。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术联合CD34免疫组化标记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准确性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魏莉孟宪杰洪蕾王丽
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CD34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分型与免疫组化标记物的预后研究
目的:检测连接蛋白4(Nectin-4)、叉头盒转录因子A1(FOXA1)、滋养细胞抗原2(Trop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tracturothelialcarcinom...
欧勇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免疫组化标记物在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和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时期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恶性胚胎性肿瘤,约占所有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大多数MB病例起源于小脑中线或后窝蚓部。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转移性强,易脑脊...
刘雨露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复发
免疫组化标记物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各免疫组化标记物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病理科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60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形态学特点,并运用免疫学染色标记细胞角蛋白(CK5/6)、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P63抗体(P63)、雌激素受体(ER)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观察各标记物在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表达情况,评估联合应用各标记物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乳头状病变中:49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IP),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IP伴ADH),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导管原位癌(IP伴DCIS),5例实性乳头状癌;IP的CK5/6上皮细胞(大部分+)、肌上皮(完整,+)、SMMHC和P63肌上皮(完整,+)、ER斑片状(+)、Laminin基底膜(完整,+);IP伴ADH或伴DCIS的CK5/6乳头状瘤上皮细胞(+)、非典型上皮或导管原位癌细胞(-)、SMMHC和P63肌上皮(完整,+)、ER斑片状(+,非典型上皮细胞均匀+,导管原位癌弥漫强+)、Laminin基底膜(完整,+);SPC的CK5/6肿瘤细胞(-)、肌上皮(-)、SMMHC和P63肿瘤细胞(-),肌上皮(少数+,或-),ER(弥漫强+),Laminin基底膜(不完整+)或基底膜(-)。结论联合应用CK5/6、SMMHC、P63、ER及Laminin可提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盘日海叶洁姗伍小玲
关键词:免疫组化标记物层粘连蛋白
免疫组化标记物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在子宫内膜癌中四种免疫组化标记物ER、PR、P53、Ki-67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面分期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共103例...
穆斯丽蔓·阿力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免疫组化标记物临床病理特征
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物分析超声造影对乳腺癌预后评估的价值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分析与免疫组化标记物预后参数相关的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择温州市中心医院收诊的15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和(或)穿刺活检病理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特征与p53、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P<0.05)。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强程度高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P<0.05),乳腺恶性肿块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消退时间均短于乳腺良性肿块患者(P<0.05)。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图像中血流灌注缺损与p53、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814、0.839,P<0.05),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780、-0.769,P<0.05);造影后肿瘤范围较造影前扩大与p53、Ki-67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820、-0.841,P<0.05),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803、0.785,P<0.05);高增强与p53、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89、0.773,P<0.05),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754、-0.781,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乳腺癌术前诊断的准确性,超声造影部分特征性表现与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存在密切关联,反映了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术前无创评估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陈小琴翁细金孙海琴陈利民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造影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
免疫组化标记物检测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早期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2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早期应用免疫组化标记物检测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另选取10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作为对照。两患者均取子宫标本织,采用免疫组化标记物检测技术检测免疫组化标记物(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癌胚抗原、ki67、p53、p16)表达情况。比较两免疫组化标记物表达情况,子宫内膜癌不同分期免疫组化标记物表达情况,子宫内膜癌不同分型免疫组化标记物表达情况,子宫内膜癌不同织分程度免疫组化标记物表达情况。结果研究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56.3%、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61.3%、p16的表达阳性率21.3%均低于对照的90.0%、92.0%、44.0%,癌胚抗原表达阳性率23.8%、ki67表达阳性率22.5%、p53表达阳性率58.8%均高于对照的2.0%、8.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期子宫内膜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p16表达阳性率与ⅠB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B期子宫内膜癌癌胚抗原、ki67、p5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ⅠA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子宫内膜癌p16、癌胚抗原表达阳性率与Ⅱ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子宫内膜癌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ki67、p5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Ⅰ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不同织分程度p16、p53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G1和G2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率高于G3,癌胚抗原、ki67表达阳性率低于G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免疫组化标记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临床价值显著。
杨志敏姜云书
免疫组化标记物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的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标记物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8月期间聊城市中医医院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患者的病理织样本,共计82份,其中包括子宫内膜样腺癌54份、宫颈腺癌28份,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查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16情况,分析子宫内膜样腺癌、宫颈腺癌中免疫组化法阳性检出率。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Vimentin、ER、P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63%、74.07%、66.67%,较宫颈腺癌(7.14%、14.29%、42.86%)高,CEA、P16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33%、27.78%,较宫颈腺癌(89.29%、64.2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26、26.507、4.307、23.146、10.220,P<0.05);Vimentin、ER、PR在Ⅲ期中阳性检出率为100.00%、94.12%、94.12%,均较Ⅰ期(75.00%、50.00%、58.33%)、Ⅱ期(68.00%、72.00%、56.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Ⅲ期中阳性检出率为58.82%,较Ⅱ期2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CEA、ER、PR积分均随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Ⅲ期中阳性检出率为100.00%,较Ⅰ期(57.14%)、Ⅱ期(41.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P16积分均随宫颈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法检验中,子宫内膜样腺癌Vimentin、ER、PR阳性检出率较高,CEA、P16阳性检出率较低,可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且可利用其阳性积分水平变进行上述两种疾病临床分期评估。
盛仲楠袁博沈俏丽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腺癌宫颈腺癌免疫组化标记物
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免疫组化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院诊治的8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研究所有患者的免疫组化表达情况以及...
尹丽娟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组织形态学

相关作者

黄文斌
作品数:445被引量:1,947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组织 免疫组化 胃肿瘤 P16
樊祥山
作品数:256被引量:1,018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张建中
作品数:1,009被引量:3,601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皮肤 特应性皮炎 流行病学调查 白癜风
周晓军
作品数:835被引量:5,011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分析 病理学 超微结构
吴波
作品数:441被引量:1,798H指数:16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肺移植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