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0篇“ 免疫细胞因子“的相关文章
一种免疫细胞因子及其制备与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IL‑15与IL‑15Ra分别融合在靶向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的免疫细胞因子,可有效地将IL‑15与IL‑15Ra的复合物特异性靶向肿瘤微环境,激活肿瘤内或附近的相关免疫细胞,达到特异性杀伤肿瘤的目标,同时可...
王峰郑花鸯张雨菡
包含IL-21R突变蛋白的免疫细胞因子
本文提供了一种免疫细胞因子,其包含(i)对靶蛋白具有特异性的抗原结合蛋白(ABP);(ii)IL‑21结构域;和(iii)IL‑21Rα突变蛋白,其中与野生型IL‑21Rα相比,IL‑21Rα突变蛋白对IL‑21结构域的...
潘弘锡梁锡宇权惠美赵媞媛孙瑞延李道燮李智炯李承旭孙顼振潘埈秀金智惠
免疫抗原特异性IL-18免疫细胞因子及其用途
本公开涉及修饰的免疫细胞因子组合物,其包含对免疫细胞抗原和IL‑18多肽具有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本文还提供了使用免疫细胞因子组合物进行治疗的方法和制造免疫细胞因子组合物的方法。
V·R·帕塔比拉曼 B·克雷夫特 J-P·卡拉洛特 A·格普费尔特 K·马丁 A·迟
共表达免疫细胞因子IL和LAG3抗体的CAR-T细胞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共表达免疫细胞因子IL和LAG3抗体的CAR‑T细胞和应用,基于共表达高亲和力地识别LAG3的单克隆抗体和外源性IL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应答细胞。本发明所述的免疫应答细胞不仅能在体外有效杀灭实体瘤细胞,而且在体内...
丰明乾左殿宝朱元奎徐金国
基于白细胞介素-15的免疫细胞因子
本发明尤其涉及包含IL‑15超激动剂(基于IL‑15和IL‑15Rα的sushi结构域)和抗体的免疫细胞因子。本发明还提供核酸、载体、方法和医学用途。
I·阿德金斯E·内德韦多娃G·L·M·德玛廷夫U·莫比乌斯D·贝查德S·佩乔科娃Z·安托索娃L·基里奇萨迪尔科娃R·R·比尔利L·巴默特L·瓦尔德迈尔I·瓦伦托娃S·霍斯科娃
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直接测序法测定IDH1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脑胶质瘤组织IDH1表达。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替莫唑胺化疗,分析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临床疗效、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及预后生存状态的影响。结果:13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79例存在IDH1突变,突变位点多为R132,突变率为58.96%,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χ^(2)=48.066,P<0.05)。免疫组化显示,13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56例IDH1强阳性表达。IDH1突变型组WHO分级Ⅳ级占比低于IDHI野生型组[11.39%(9/79) vs 63.64%(35/55),Z=41.020,P<0.05],IDH1突变型组低分化比例高于IDHI野生型组[50.63%(40/79) vs 20.00%(11/55),χ^(2)=12.907,P<0.05]。IDH1突变型组总有效率高于IDH1野生型组[91.14%(72/79) vs 76.36%(42/55),χ^(2)=5.575,P<0.05]。IDH1突变型组IFN-γ、IL-2水平高于IDH1野生型组[(28.98±3.25) pg/ml vs (20.15±2.54) pg/ml、(33.42±4.25) pg/ml vs (25.23±3.52) pg/ml,t=16.870、11.750, P<0.05],IL-4、IL-10水平低于IDH1野生型组[(7.90±1.02) pg/ml vs(12.38±1.66) pg/ml、(8.79±1.00) pg/ml vs (15.26±1.23) pg/ml,t=19.330、33.500,P<0.05]。IDH1突变与替莫唑胺化疗后IFN-γ、IL-2水平呈正相关(r=0.845、0.772,P<0.05),与替莫唑胺化疗后IL-4、IL-10水平呈负相关(r=-0.786、-0.685,P<0.05)。IDH1突变型组替莫唑胺化疗后生存率高于IDH1野生型组[89.87%(71/79) vs 72.70%(40/55),Log Rank检验χ^(2)=5.208,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WHO分级Ⅲ级(RR=1.342)、低分化(RR=1.783)、IFN-γ(RR=1.808)、IL-2(RR=2.112)、IL-4(RR=2.342)、IL-10(RR=1.342)为危险因素,替莫唑胺化疗有效(RR=0.653)、IDH1突变(RR=0.895)为保护因素,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替莫唑胺化疗预后(P
张学文王羽吴杰吴杰
关键词:脑胶质瘤替莫唑胺化疗免疫细胞因子预后
龟鹿二仙胶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细胞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龟鹿二仙胶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母本抗生存因子蛋白(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根据双色球法将8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1例。对照组接受FOLFIRI方案化疗,观察组接受龟鹿二仙胶、FOLFIRI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细胞因子指标、血清TGF-β1/Smad信号通路指标,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中医证候(乏力明显、食欲降低、腰膝酸软、气短、大便溏薄)积分、CD8+和血清TGF-β1、Smad3水平更低,血清Smad7水平、CD4+、自然杀伤(NK)细胞、CD4+/CD8+更高(P<0.05)。对照组(41.46%)、观察组(29.27%)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龟鹿二仙胶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从而辅助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症状。
徐炜王安镅王文龙陈江锋王际云
关键词:龟鹿二仙胶晚期结直肠癌免疫细胞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
共表达免疫细胞因子IL12并靶向mesothelin的CAR-T细胞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于高亲和力地识别mesothelin单克隆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和外源性IL12的免疫应答细胞。本发明所述的免疫应答细胞不仅能在体外有效杀灭实体瘤细胞,而且在体内也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效果,并且副作用低。
丰明乾朱元奎望威左殿宝
包含IL-12的免疫细胞因子与激酶抑制剂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其包含(i)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包含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结合纤连蛋白的额外结构域B(ED‑B)抗体,或其靶结合片段或衍生物,以及(ii)激酶抑制剂,以及涉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用途。
S·达克尔普拉萨G·罗塔D·内里
不同镇痛方法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因子以及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因子以及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为乳腺癌术后制定镇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普外科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4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案分为观察组47例(舒芬太尼联合艾司氯胺酮镇痛泵行自控镇痛)和对照组47例(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泵行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炎性应激因子表达、免疫细胞因子以及心理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IL-6、MCP-1、TNF-α、CD4^(+)、NK、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艾司氯胺酮镇痛泵行自控镇痛能够提升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改善应激因子免疫细胞因子表达,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尹华建张武醒周旗肖宁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氟比洛芬酯

相关作者

谌剑飞
作品数:132被引量:907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中风 免疫细胞因子 中风
杨达伟
作品数:53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肺结节 试剂盒 物联网 正常人血清 生物标志物
白春学
作品数:673被引量:3,619H指数:2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王向东
作品数:60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试剂盒 正常人血清 酶标 血清蛋白 免疫细胞因子
施明
作品数:162被引量:6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 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排斥反应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