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3篇“ 免费抗病毒治疗“的相关文章
- 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
- 2024年
- 分析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艾滋病患者共74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齐多夫定片和拉米夫定片治疗,观察组齐多夫定片和拉米夫定片加依非韦伦片。比较两组HIV-RNA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HIV-RNA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齐多夫定片和拉米夫定片联合依非韦伦片对于艾滋病的治疗效果确切。
- 英林
- 关键词:艾滋病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
- 河南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20年--回顾与思考被引量:4
- 2022年
- 1995年前后,由于不规范的采供血浆,造成河南省局部地区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与流行[1]。2002年国家卫生部在艾滋病疫情严重的驻马店市上蔡县开始第一个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试点并由此拉开了中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序幕。河南省在克服了早期的医疗资源薄弱、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大、依从性差、耐药等困难后.
- 赵清霞窦萍李自钊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 2014—2019年山西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山西省2014—2019年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免疫学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山西省2014—2018年内所有首次接受HA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入组的基本情况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和60个月的随访信息,观察截止日期为2019-12,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治疗后不同治疗时间段的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均由SPSS 23.0软件统计完成,检验水准(双侧检验)均为0.05。结果共有3876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治疗前基线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301(IQR:152~425)个/μl,治疗后60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增涨至503(IQR:332~673)个/μl,治疗后各时间段与基线始点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之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后各时间段与相应的前一个时间段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较基线上升数量最多,增长值中位数为94(16~184)个/μl(Z=-30.106,P<0.01),之后幅度逐渐放缓。治疗12个月后的免疫应答成功率是63.9%,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初始治疗方案含有替诺福韦(TDF)、WHO临床分期处于Ⅲ期或Ⅳ期、确证HIV阳性到启动治疗时间间隔<6个月的HIV/AIDS患者治疗12个月后获得的免疫应答成功率较高。结论山西省HIV/AIDS患者接受HAART后取得较好的免疫学效果,优化治疗药物方案,推行“早发现、早治疗”策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
- 孟珺聂晓勇原琛利郭晓黎张飞解雁茹刘萧湘焦晋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
- 中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起点——上蔡县工作纪实被引量:3
- 2021年
-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河南省上蔡县,不少农民因参与不规范采供血活动感染了HIV。至2001年,上蔡县的HIV感染者进入发病高峰,2002年感染者开始逐渐因发热、腹泻、消瘦等原因死亡,且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当时群众对HIV和艾滋病不了解,因此非常恐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严峻的艾滋病疫情,引起了上级领导及多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及省、市领导、专家多次到上蔡县,实地调查和指导艾滋病防治工作。
- 程跃武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 广东省≥50岁HIV/AIDS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及趋势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历年来广东省≥50岁HIV/AIDS患者入组艾滋病免费ART影响因素及不同首次CD4细胞计数入组人数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广东省艾滋病病例报告卡历史卡片库、随访管理数据库和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分析广东省≥50岁HIV/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用Joinpoint 4.7.0.0进行≥50岁HIV/AIDS患者入组治疗人数变化趋势特征分析。结果纳入1998-2019年共计20 425例患者,其中入组治疗患者11 869例(58.1%)。广东省≥50岁患者性别为女性、职业为非农民(除干部职员外)、户籍地为外省、文化程度高、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离异或丧偶、感染途径为同性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样本来源为检测咨询和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2016年及以后确诊的患者接受ART的概率更高(P均<0.05);年龄越大、首次CD4细胞水平高(≥200个/μL)、样本来源为监管场所体检的患者接受ART的概率更低(P均<0.05)。首次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组、200~349个/μL组、350~499个/μL组入组治疗人数变化趋势随着报告病例数增加和治疗政策逐步放开而呈上升趋势,近期上升速度趋缓;≥500个/μL组则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结论广东省存活≥50岁HIV/AIDS患者接受免费ART比例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治疗政策变化是推动高年龄患者的因素之一,需针对不同特征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疗宣教力度及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入组治疗比例。
- 谢仕兰付笑冰刘珺刘优招黎健荣潘丝媛杨放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 2010-2019年中国艾滋病成人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采购费用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国2010-2019年艾滋病ART免费药物费用,为ART药品采购模式优化、节省财政经费及持续保证药品可及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检索2010-2019年中央公共卫生经费集中招标采购成人ART药品信息,按年度分析比较每种药品费用占比、日平均费用(DDC)变化,以及国产药、多供应商供应药品投入占比及其对DDC的影响。结果2010-2019年,我国共采购8种9个剂型免费药品用于成人ART,TDF(6.07%~40.58%)、EFV(18.34%~35.91%)和LPV/r(16.29%~38.61%)投入费用占比最高。国产药物、多供应商供应药物费用占比分别从2010年的25.31%、25.31%发展到2019年的61.39%、54.85%,均在2016年占比最高(76.78%,62.37%)。各药物DDC呈持续下降,EFV和TDF实现国产化、多供应商供应化之后,其DDC较之前显著降低。结论免费ART药品财政投入逐年上升,为治疗可及提供保障。药物国产化及多供应商供应的市场局面在节约经费、降低财政负担中起到关键作用。应进一步增加药物科研投入以加快国产化进程、进一步改进招标采购方式以提高国内企业参与积极性,同时考虑构建多种渠道的药品供应模式。
- 马春涛王强孟宪宇张煜昆王玮
- 关键词:抗艾滋病药物
- 2009-2019年我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构成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我国免费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药品构成,为我国ART免费药品高效配置和合理供应提供政策参考,为国内ART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方向引导。方法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查询收集2009年1月—2019年12月中央公共卫生专项经费集中招标采购ART药品的品种、剂型、数量、采购方式等信息,按年度分析ART药物品类构成、用药频度及占比等指标。结果2009—2019年我国免费ART药品分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三大类共10种,司他夫定于2013年停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200 mg分别自2012、2018年使用。药品用药频度总量从2009年的12.24千万上升至2019年的108.14千万。三类药品用量占比中NRTIs最高(63.46%~69.15%)、NNRTIs居中(25.66%~32.53%),PIs类一直只有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单药用量占比中,拉米夫定(31.37%)、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23.19%)、依非韦伦(23.05%)始终位于前列。结论ART药物用量逐年增加保障艾滋病治疗可及;去除副作用凸显药品、纳入高效单剂、优化用药结构使国家免费ART项目功效显著提升。提示国内企业在研发和产能方面提前储备和规划,也提示政府进一步优化ART药品构成和政策制订,拓展多渠道药品供应模式化解供应难题。
- 马春涛王强张煜昆孟宪宇
- 关键词: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限定日剂量
- HIV/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HIV/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导出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坚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资料1 200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因素,并比较治疗前、治疗6、12个月后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经分析,年龄、CD4+T淋巴细胞基线水平、漏服药物等因素为影响HIV/AIDS免费抗病毒疗效主要因素,治疗前,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为(243.57±131.57)个/μL,经治疗6个月为(364.59±155.18)个/μL,治疗12个月后为(378.42±176.98)个/μL,相比治疗前,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治疗后数值上升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8、t2=9.31,P<0.05)。结论应用抗病毒治疗能够稳定HIV/AIDS者病情,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接受抗病毒治疗年龄、CD4+T淋巴细胞基线水平、漏服药物等,在开展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重视上述因素,予以适当措施,以稳定患者病情。
- 江渊
- 关键词:HIV/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
- 湖南省2014—2018年HIV/AIDS患者免费抗病毒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湖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开展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实现"治疗90%、有效90%"的目标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利用湖南省2014-2018年随访管理数据库和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采用Excel 10.0及SPSS 20.0软件,计算抗病毒治疗比例和治疗成功率,计算不同年度新报告HIV/AIDS患者纳入抗病毒治疗的时间分布,分析2018年湖南省存活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特征对抗病毒治疗比例的影响。结果 2014-2018年间,湖南省抗病毒治疗比例从67.2%上升到86.7%,治疗成功率从90.8%上升到94.4%,确证后30 d内纳入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从38.1%上升到55.9%,女性(OR:1.17,95%CI:1.08~1.27)、25~50岁人群(OR:1.32,95%CI:1.18~1.48)和>50岁人群(OR:1.47,95%CI:1.28~1.68)、已婚或有配偶(OR:2.03,95%CI:1.86~2.22)、离异或丧偶(OR:1.45,95%CI:1.32~1.60)、最近一次CD4^+ T淋巴细胞<200个/μl(OR:1.50,95%CI:1.35~1.67)等因素人群抗病毒治疗比例较高。结论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和治疗比例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性别为男性、年龄≤24岁、异性传播及注射毒品、未婚、高CD4^+ 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及未及时进行CD4^+T细胞检测等因素是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不利因素,需针对不同特征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疗宣教力度及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治疗比例。
- 魏秀青贺健梅郑军覃碧云张园园陈曦
-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 北京地坛医院免费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病人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了解北京地坛医院2005-2018年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死亡病人的特征,为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地坛医院2005-2018年所有门诊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的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死亡率,分析死亡病例特征。结果共有7 171名HIV感染者在此期间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死亡88人,男80人,女8人,总死亡率0.33/100人年,死亡病人的平均年龄48.8岁。死于艾滋病(AIDS)相关疾病和非AIDS相关疾病病人的死亡率分别为0.21/100人年和0.07/100人年。63.6%(56/88)的病人死于AIDS相关疾病,死因前5位分别为:感染中毒性休克10例,结核病7例,淋巴瘤5例,除肺孢子菌肺炎外的肺部感染5例,隐球菌脑膜炎4例。21.6%(19/88)的病人死于非AIDS相关疾病,死因主要为非AIDS相关肿瘤11例,包括肺癌、直肠癌、肝癌及白血病等,其次为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5例。死亡病人基线平均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为(107±90)个/μL,其中,基线CD4细胞计数<200个/μL占78.4%。死亡时平均CD4细胞计数为(171±124)个/μL。结论本院抗病毒治疗病人总死亡率较低,超过一半的死亡病人死因仍为AIDS相关疾病,免疫重建较好的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为非AIDS相关疾病。
- 杨涤魏凯王芳梁洪远吴亮倪量赵红心
相关作者
- 卫军

- 作品数:29被引量:212H指数:9
- 供职机构: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免费抗病毒治疗 城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薛子东

- 作品数:30被引量:159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免费抗病毒治疗 梅毒 影响因素
- 张福杰

- 作品数:205被引量:2,181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
- 研究主题: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HIV
- 董少良

- 作品数:61被引量:279H指数: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
- 研究主题:免费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患者
- 赵燕

- 作品数:96被引量:975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感染者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