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兔颅骨缺损“的相关文章
载辛伐他汀PCL-Gt/PCL屏障膜对颅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有辛伐他汀的PCL-Gt/PCL膜修复颅骨缺损,观察PCL-Gt/PCL-辛伐他汀膜修复缺损的作用。方法制备PCL-Gt/PCL-辛伐他汀膜,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态,检测辛伐他汀缓释量。选取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制备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空白组缺损区不放置生物膜,阴性对照组缺损区植入PCL-Gt/PCL膜,实验组缺损区植入PCL-Gt/PCL-辛伐他汀膜。分别于术后4、12周处死各组动物,行Micro-CT、HE染色等检测。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提示所获得的PCL-Gt/PCL-辛伐他汀电纺膜呈多层纤维交错结构,不同组织面具有不同的孔径,所载的辛伐他汀能够稳定、缓慢释放长达28 d。Micro-CT检测及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骨形成及骨缺损愈合情况显著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结论实验表明PCL-Gt/PCL-辛伐他汀膜可明显地促进成骨,防止纤维细胞长入缺损区,并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提高修复质量。
黄崇上朱慧勇
关键词:辛伐他汀
槲皮素对牙髓间充质细胞成骨能力及颅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牙髓间充质细胞(human dental pulp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hDPSCs)体外及体内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牙髓组织培养获得hDPSCs,流式鉴定特征性表面抗原;CCK-8检测细胞毒性;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体外成骨能力;qPCR检测成骨基因的表达;在10只雄性新西兰颅骨上造4个8 mm直径的圆形骨缺损,随机分为4组:A组含1μmol·L-1槲皮素的完全培养液培养的hDPSCs接种于Bio-Oss骨粉组,B组常规完全培养液培养的hDPSCs接种于Bio-Oss骨粉组,C组Bio-Oss组,D组空白组。术后4、8周取标本行Micro-CT三维重建,计算骨体积分数评估成骨效果。结果低浓度的槲皮素无细胞毒性且1μmol·L-1可促进细胞增殖;0.1、1μmol·L-1槲皮素可提高ALP的活性水平;ALP和茜素红染色结果进一步证实槲皮素后能够促进ALP和钙结节的形成;Micro-CT显示在术后4、8周A组新骨形成较B、C组多,D组成骨效果不明显。结论槲皮素可促进hDPSCs的增殖与体外及体内的成骨分化。
胡韶光刘珂珂汪芹芹韩旭桂双英徐燕
关键词:槲皮素成骨分化颅骨缺损骨移植
BMP-2多肽/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多肽通过非共价与共价两种不同结合方式,以及利用羧基(-COOH)和氨基(-NH2)两种不同官能团与材料结合,对颅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3月龄雄性普通级新西兰白21只,将左右两侧顶骨编号1~42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A组,6侧)及材料1、2、3、4组(分别为B、C、D、E组,每组9侧)。所有动物均制备直径12 mm颅骨缺损模型,分别将BMP-2非共价结合的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COOH+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de),PLLA]、BMP-2非共价结合的MWCNT-NH2+PLLA、BMP-2共价结合的MWCNT-COOH+PLLA、BMP-2共价结合的MWCNT-NH2+PLLA植入B、C、D、E组缺损区。术后4、8、12周取材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定量分析骨组织再生体积与总体积比值并测量骨密度值;样本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组织学观察,定量分析新生骨组织体积比。结果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示,随时间延长,A~E组骨缺损被逐渐填充,术后12周时E组骨缺损被完全填充。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示,随时间延长,各组新生骨组织体积逐渐增大,术后12周D、E组出现了再生成熟骨组织。定量分析显示,术后4、8、12周,各组骨组织再生体积与总体积比值、骨密度值、新生骨组织体积比随时间增加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各时间点从A~E组也呈逐渐增加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共价结合方式并利用-NH2将多肽与材料相结合,可以实现最好的骨修复效果。
邸运涛王存阳朱惠学于素香任义行李晓明
关键词:BMP-2多肽颅骨缺损
羟基磷灰石/明胶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修复颅骨缺损被引量:3
2021年
背景:羟基磷灰石/明胶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诱导性,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用于修复骨缺损。目的:观察3D打印羟基磷灰石/明胶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9只雄性新西兰白,建立直径约0.8 cm的颅骨缺损模型,分3组处理:空白组不做处理,对照组植入3D打印羟基磷灰石/明胶支架,实验组植入3D打印羟基磷灰石/明胶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复合物,每组3只。术后第8周,对各组白进行颅骨锥形束CT扫描与颅骨缺损部位组织学观察。动物实验获得济宁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锥形束CT扫描:空白组可见明显的骨缺损,缺损区域与周围正常骨组织边缘有点状不透射影;对照组可见有部分新生骨形成,呈不连续状,与周围骨组织亦不连贯;实验组可见新生骨组织呈线性连续,厚度较薄,缺损区域与邻近骨组织边缘融合;②组织学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与Masson三色显示,空白组缺损区见纤维结缔组织生成及少量游离骨细胞;对照组可见少量成骨,材料边缘可见有骨基质沉积,取代材料形成骨小梁;实验组材料空间逐渐被新生骨代替,新生骨和骨小梁结构样组织充填于缺损区域;③结果表明,3D仿生打印羟基磷灰石/明胶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可有效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加快骨缺损修复。
范海霞谈庆坤王宏程焕芝刘雪Ching-chang Ko耿海霞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骨缺损脐静脉内皮细胞
3D打印HAP-GEL支架复合BMSCs和HUVECs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定性分析3D打印羟基磷灰石-胶原(hydroxyapatite-gelatin,HAP-GEL)支架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第3代BMSCs和HUVECs与3D打印HAP-GEL支架材料共培养,构建组织工程骨。建立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植入HAP-GEL支架、HAP-GEL支架+BMSCs和HUVECs细胞,并设置阳性对照组(自体骨组织)和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行X线片、锥形束CT(CBCT)扫描、H-E染色,定性分析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12周,影像学检测(X线和CBCT)显示,空白对照组仍有明显圆形透射影;HAP-GEL支架复合细胞组与HAP-GEL组均密度增高,缺损边界模糊,其中,HAP-GEL支架复合细胞组骨质连续,骨密度最高,接近正常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及HAP-GEL组相比,HAP-GEL复合材料组缺损区域被新生骨及骨样组织充填,支架材料有所降解且支架内部已有新骨生成,骨修复效果良好,成骨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似。结论:3D打印HAPGEL支架+BMSCs+HUVECs细胞复合体具备良好的成骨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对颅骨缺损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王宏范海霞程焕芝李然郭秀娟耿海霞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3D打印脐静脉内皮细胞
芹菜素对人牙髓间充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在颅骨缺损的成骨研究
目的:牙周再生组织工程,大量种子细胞是关键,也是难点。随着再生医学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获取患者自体来源的种子细胞在体外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后与生物材料复合,重新植入牙周组织缺损区,修复牙周组织缺损是解决牙周骨丧失问题新的发...
汪芹芹
关键词:牙周炎芹菜素成骨作用
文献传递
异种牙本质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20年
目的:观察异种牙本质修复颅骨缺损的疗效,探索其作为骨移植替代材料的有效性。方法:将因正畸原因拔除的人健康前磨牙,制成直径2~3mm的牙本质块。在1%氯己定中浸泡5min。使用12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在颅骨各建立4个临界骨缺损,将自体骨、人牙本质随机填入骨缺损区,术后4、8、12周随机处死4只子,取出颅骨,通过大体观察、Micro-CT及组织学观察颅骨缺损修复情况,使用Micro-CT分析每个时间点新骨形成面积占骨缺损总面积百分比。结果:所有实验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经影像学评估,自体骨比异种牙本质成骨量相似,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染色示:围绕在移植材料周围,可见新骨形成。结论:异种牙本质能促进和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有望为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思路。
叶岚王银龙陈玉成袁红春殷保藏徐建光
关键词:骨缺损新生骨自体骨移植MICRO-CT
3D打印羟基磷灰石-明胶支架联合BMSCs和HUVECs修复颅骨缺损的组织学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3D打印技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明胶(HAP-GEL)支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D打印HAP-GEL支架与BMSCs和HUVECs细胞联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骨。24只新西兰大白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HAP-GEL材料组及BMSCs+HUVECs+HAP-GEL支架共培养组,每组6只,于缺损区随机植入3D打印HAP-GEL支架、HAP-GEL支架+BMSCs和HUVECs细胞,自体颅骨设为阳性对照组,空白缺损设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模型复制后4周和12周通过组织学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镜下各组均未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术后4周,HE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仅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生成;HAP-GEL材料组有少量新骨生成;BMSCs+HUVECs+HAP-GEL支架共培养组可见部分新骨开始彼此融合,新生骨量与阳性对照组相似;术后12周,HE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新生骨量少;HAP-GEL材料组新生骨呈较大面积的板层状;BMSCs+HUVECs+HAP-GEL支架共培养组缺损区几乎全部被新生骨充填,新生骨量较前两组明显增多,且与阳性对照组相似。术后4周,Masson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仅有少量纤维组织;HAP-GEL材料组内有蓝染新骨、少量红染成熟骨形成,但着色均较浅;BMSCs+HUVECs+HAP-GEL支架共培养组红染成熟骨面积较HAP-GEL材料组大,修复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似。术后12周,Masson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出现蓝染新骨;HAP-GEL材料组成熟骨面积进一步扩大,支架被分割包裹、吸收;BMSCs+HUVECs+HAP-GEL支架共培养组可见大片红染成熟骨生成,夹杂少量蓝染新生骨,支架残存少量,成骨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似,优于HAP-GEL材料组与空白对照组。结论3D打印HAP-GEL支架联合BMSCs和HUVECs对颅骨缺损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王宏范海霞Tai-Hsien WuChing-chang Ko耿海霞
关键词:组织工程骨颅骨缺损
自体成骨细胞3D生物复合打印颅骨骨瓣修复新西兰颅骨缺损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自体成骨细胞3D生物复合打印颅骨骨瓣修复新西兰颅骨缺损模型的方法,属于颅骨修复技术领域。该自体成骨细胞3D生物复合打印颅骨骨瓣修复新西兰颅骨缺损模型的方法,使打印的颅骨瓣精密个体化,达到颅骨力学要求,同时...
孙鹏邓文帅董作祥
文献传递
3D打印HAP-GEL支架复合BMSCs和HUVECs细胞修复颅骨缺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3D打印羟基磷灰石晶体-可溶性胶原(hydroxyapatite-geltin,HAP-GEL)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regeneratio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组织工程骨对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将3D打印的HAP-GEL复合物支架与BMSCs和HUVECs共培养;制作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即单独HAP-GEL支架组,HAP-GEL支架复合细胞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X线检测,分析骨修复情况。结果:大体标本观察,空白对照组仅有少量骨质形成;HAP-GEL组材料有部分降解,骨缺损边缘较清晰;HAP-GEL复合细胞组骨痂形成较多,骨缺损界限不清。X射线显示,空白对照组骨缺损为较明显的透射影;与HAP-GEL组相比,HAP-GEL复合细胞组缺损区域密度明显增高,接近正常骨组织。结论:负载有细胞的HAP-GEL复合体对颅骨缺损的修复效果优于单纯HAP-GEL支架材料,是一种相对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替代材料。
范海霞王宏程焕芝李然郭秀娟耿海霞
关键词:3D打印组织工程骨

相关作者

耿海霞
作品数:55被引量:245H指数:8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兔颅骨缺损 下颌第一磨牙 牙根吸收 固定矫治 学区
毛天球
作品数:326被引量:1,613H指数:2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研究主题:珊瑚 成骨细胞 RHBMP-2 组织工程骨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朱慧勇
作品数:122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下颌骨缺损 屏障膜 下颌骨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郭秀娟
作品数:21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兔颅骨缺损 固定矫治 快速扩弓 复合成骨细胞 骨缺损
程晓兵
作品数:94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研究主题:兔颅骨缺损 骨修复 涎腺腺样囊性癌 RHBMP-2 可吸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