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4篇“ 全合一营养液“的相关文章
- 工业化三腔袋与医院自配全合一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工业化三腔袋与医院自配全合一营养液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医院自行配制的全合一营养液,研究组采用工业化三腔袋全合一营养液。比较两组肠外营养时间,肠外营养费用,住院时间,术后血清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外营养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的ALB、PA、IgA、IgM、IgG水平均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业化三腔袋与医院自配的全合一营养液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均能改善机体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但工业化三腔袋全合一营养液可节约成本,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 王永豪焦光辉
- 关键词:结直肠癌全合一营养液肠外营养
- 精益管理在全合一营养液配制环节的应用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全合一营养液(TNA)配制环节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4月到2019年9月将精益管理应用于TNA的配制环节,在精益管理实行前期(3个月)、精益管理实行推行期(12个月)、精益管理实行稳定期(3个月),针对TNA配制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精益管理四大要素及方法逐步推行,比较实行前后TNA的摆药时间、配制时间、差错发生率、残余液量。结果精益管理施行后TNA的摆药时间、配制时间、差错发生率、残余液量较实行前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将精益管理引入TNA配制环节,可提高TNA的配制效率,减少差错发生,有效保障TNA的配制质量。
- 陈满满王莉姬静张萧金秋霞万媛
- 关键词:精益管理全合一营养液
- 不同葡萄糖浓度全合一营养液体外稳定性评估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评估不同时间点添加不同葡萄糖浓度全合一营养液的稳定性,为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根据临床应用情况,设计5组不同配方静脉营养液,其中葡萄糖终浓度分别为5%、10%、15%、20%和25%,其他营养素浓度每组相同.配制后的营养液于室温下(25±2)℃储存,分别在0、12、24、48、72 h时观察营养液外观变化,应用扫描电镜测量脂肪颗粒大小,并行营养液渗透浓度和pH值测定.结果 (1)肉眼观察各组营养液配制后0、12、24、48、72 h无颜色变化,未观察到沉淀、分层现象.(2)每组全合一营养液在不同时间点脂肪颗粒平均粒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内=1.255,P=0.324; F组间 =0.025,P=0.998; F交互=1.005,P=0.489).72 h内,各组脂肪颗粒平均直径均<0.5 μm,各组均未见到直径>5.0 μm的脂肪颗粒.(3) 72 h内,所有营养液pH值波动于6.08 ±0.00~6.37±0.01之间.不同时间点5组营养液间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3 452.846,P=0.000; F组间=4 655.250,P=0.000; F交互=1.952,P=0.079).(4) 72 h内,所有营养液平均渗透浓度波动于(609.3±2.3)~(1 625.2±3.5) mOsm/L之间.不同时间点5组营养液间平均渗透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76 195.911,P=0.000; F组间=14.732,P=0.006; F交互 =1.203,P=0.343).结论 全合一营养液中葡萄糖终浓度为5% ~ 15%时,脂肪颗粒、pH值和渗透压均在安全范围内.
- 陆丽娜汤庆娅刘晓曼黄可人王位苹王莹吴江蔡威
- 关键词:全合一营养液葡萄糖浓度脂肪颗粒稳定性
- 不同浓度电解质对全合一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
- 全合一营养液(All-in-one)主要用于不能完全通过胃肠道摄取营养物质的患者,多采用混合法配制。它简化了管理、减少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由于全合一营养液成分复杂,多种成分的混合所带来的相互作用会对全合一营养液的稳...
- 陈亚军齐玉梅张明肖慧娟韩明明徐常杰郝春满田小剑
- 关键词:全合一营养液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水乐维他电解质
- 文献传递
- 门冬氨酸钾镁对全合一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全合一营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门冬氨酸钾镁后的稳定性。方法将全合一营养液随机分为5组,A组为不含强化电解质的基本处方,B组加入强化电解质,C、D、E组分别在B组基础上加入5、10、15 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室温保存,分别于0、4、8、12、16、20、24 h观察全合一营养液中脂肪乳的乳粒大小及pH值、渗透压、浊度。结果 B、C、D、E组pH值和渗透压均高于A组(P均<0.05),但C、D、E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4 h时,各组均出现直径>5μm乳滴,但未见直径>10μm乳滴。加入不同剂量门冬氨酸钾镁和其他电解质后,稳定常数有增加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全过程中,显微镜下均未见乳滴破裂现象。结论加入不同量门冬氨酸钾镁和其他电解质,可影响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的稳定性,且随加入量和时间的延长,脂肪乳剂呈现不稳定趋势。
- 郭翠翠陈亚军肖慧娟韩明明朱立勤李涛
-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全合一营养液稳定性
- 含丙氨酰谷氨酰胺全合一营养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评价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全合一营养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置室温(约25℃)下,24 h内取样检查性状、pH值、渗透压、丙氨酰谷氨酰胺含量、脂肪乳粒径分布及细菌内毒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24 h内脂肪乳粒径略有增大,其他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含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全合一营养液配伍后在24 h内稳定。
- 施海斌张军东廉云飞陈秋芬孙宁云
- 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全合一营养液配伍稳定性
- 不同浓度脂肪乳注射液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研究10%,20%,30%脂肪乳注射液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脂肪乳注射液按照相同的处方配制成全合一营养液,在25℃静置0,2,6,12,24,36,48 h后取样,用激光动态光散射仪检测营养液中乳粒直径和油相表面与水相存在的电位差(ζ)的大小,同时向营养液中添加脂溶性染料苏丹红,定时观察是否发生破乳现象。结果 48 h后,3组全合一营养液均发生破乳,脂肪乳注射液乳粒大小、Zeta电位也均在安全、稳定范围内,统计学分析显示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结论观察期内10%,20%,30%脂肪乳制剂在全合一营养液中均稳定。
- 安龙王汝涛赵雯胡惠静陈涛
- 关键词:全合一营养液脂肪乳稳定性粒径ZETA电位
- 植物油含量不影响脂肪乳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稳定性
-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油含量脂肪乳注射液在全合一(All-in-One,AIO或Total NutrientAdmixture,TNA)营养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将10%、20%和30%脂肪乳注射液按照相同的处方配制成全合一营...
- 安龙王汝涛张阳赵雯胡惠静陈涛
- 关键词:全合一营养液脂肪乳稳定性粒径ZETA电位
- 文献传递
- 全合一营养液中脂肪乳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不同生产厂家的中/长链脂肪乳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将不同厂家的脂肪乳按照相同的处方配制成全合一营养液,分别在4℃,25℃和40℃静置0,1,2和3天后取样,观察外观性状,并测定pH值、渗透压、较大乳粒个数,考察营养液的稳定性。结果观察期内研究组和对照组在4℃,25℃和40℃条件下pH值、渗透压均在临床使用范围内,而粒径4.8~9.6μm的乳粒个数有所不同。结论经对临床应用有较大影响的大粒径脂肪颗粒于25℃、放置1天的条件下考察,表明2个厂家生产的脂肪乳注射液在全合一营养液中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
- 贺冰卢冬梅郭伟马俊鹏
- 关键词:全合一营养液稳定性
- 全合一营养液在消化道瘘病人中的应用
- 目的:近年来,虽然消化道瘘疾病的营养支持强调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但在一些基层医院,肠内营养的建立技术尚不成熟,全合一营养液提供的肠外营养支持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消化道瘘病人较理想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 卞晓洁葛卫红秦侃
- 关键词:消化道瘘营养支持生长抑素确定性手术全合一营养液
相关作者
- 彭俊生

- 作品数:180被引量:1,46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肠内营养 预后 肠外营养
- 陆维祺

- 作品数:90被引量:312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脂肪肉瘤 乳腺癌 腹膜后肿瘤 腹部
- 黄德骧

- 作品数:52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肠外营养 稳定性 脂肪乳剂 营养支持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宋虎

- 作品数:36被引量:225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META分析 腹腔镜 肛提肌 腹会阴联合
- 王汝涛

- 作品数:21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空间生物实验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脂质体 脂肪乳 稳定性 脂肪乳注射液 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