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篇“ 全息生物学“的相关文章
- 全息的生物体细胞——《全息生物学文集》荐
- <正>2017年11月底,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出生于中国上海;不久后,另一只克隆猴'华华'诞生。2018年1月25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在封面文章中向全球宣布了这两只中国'克隆猴'的到来。作为一名中国的科...
- 徐钦琦
- 关键词:HOLOGRAPHICBIOLOGYPROCEEDINGS
- 文献传递
- 用全息生物学方法筛选山西抗癌中药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为了快速筛选高效无毒或低毒的抗癌中药。方法用全息生物学植物的抗癌指示性状方法对《山西中草药》记载的447种中药按植物的抗癌指示性状强(具有2项及2项以上抗癌指示性状)与弱(具有2项以下或无抗癌指示性状)进行筛查,然后对筛选出的具有2项及2项以上植物的抗癌指示性状的中药,再用《抗癌中药大全》等文献进行验证。结果共筛查出具有2项及2项以上植物的抗癌指示性状的中药55种,其中28种中药具有抗癌作用。结论用全息生物学植物的抗癌指示性状方法对中草药进行初步筛查,不失为一种筛选抗癌中药的既快又省的好方法。
- 刘来正
- 关键词:全息生物学抗癌中药
- 全息生物学·驳邹承鲁院士·爱国主义与诺贝尔奖被引量:4
- 2007年
- 认识和科学探索自由,不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石、科学发展的基石,而且也是人类文明整体的基石。我们的政治文明已经跨入到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时代,但几千年来厚重的封建主义传统的"一言堂"、"文字狱"的残余仍然难以消除,制约着我们今天的认识发展、科学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党中央把"解放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方针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被尊重和保护,而且被倡导和鼓励。认识争论和科学争论,是认识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前提,是"科学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过程和环节。全息学是当代的一门新型学科,我国学者张颖清先生根据全息学的基本原理创立的"全息生物学",也是一门新型的尚处于争议阶段的学科,有各种各样的争论都是正常的。正是有各种各样的评论和评价,才有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以下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已去世的张颖清先生在逝世前交给一位探视者而希望公开发表的文章,遗憾的是未能在作者逝世前发表。现发表此文,以还作者之愿,并期望能推动"全息生物学"这一科学探索新领域的认识深入。另外需要与各位读者和作者朋友交流的是,本刊坚持出版十余年来的《东方学术创新》栏目,是建立在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可以对人类当代的人文认识创新、科学认识创新,提供宝贵的矿藏和深刻的启迪这一判断和信念之上;同时我们也坚信,面对人类的学术创新,中华民族是到了在思想领域和科学领域出世界伟人的时候了。因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这方面的来稿,并不断地隆重推出这方面的力作。
- 张颖清
- 关键词:全息生物学诺贝尔奖
- 草莓的全息生物学研究
- 2004年
- 根据全息生物学原理,研究叶、茎、花自主发育过程中表现的全息胚特征,划分为六种类型全息胚;并解释了匍匐茎、花序复式结构发生的生物学意义。
- 王瑞库
- 关键词:草莓全息生物学匍匐茎花序生物学意义
- 大豆的全息生物学研究——花、果、根的自主发育被引量:1
- 2004年
- 从形态、发育生物学等方面分析,花、果、根重演整体发育的过程,是整体的缩小,是生长在主体上并向不同方向特化的小植株。花是花序特化的全息胚,根是生长在地下的营养生长型全息胚,其分枝样式和整体的相同。根据全息胚的性质,对雌、雄配子体及种子的结构作出了新的解释。
- 王瑞库
- 关键词:大豆全息生物学发育
- 大豆的全息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按照全息生物学理论,大豆的全息胚可划分为六种类型,即合子型全息胚、原胚型全息胚、二子叶一完全叶型全息胚、二子叶一三出复叶型全息胚、营养生长型全息胚和生殖生长型全息胚。枝、叶、花、荚、籽粒的发育均表现为与全株整体的同一规律性,包括形态学性状、经济学性状和生化性状。
- 王瑞库
- 关键词:大豆全息生物学形态学性状经济学性状生化性状
- 全息生物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 2002年
- 2001年4月2~10日,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王兆琴老师应丹麦康复中心的邀请,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全息生物医学研讨会。张颖清教授在会上演讲了他所创立的全息生物学,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张教授在报告中指出,1985年。他在全息胚学说中指出,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高等生物的体细胞具有形成新个体的潜在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胚胎;人为创造一定条件,可使潜在胚胎走完它们的发育道路,由潜胚变成显胚。
- 王兆琴
- 关键词:全息生物学克隆技术
- 中医整体观与全息生物学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01年
- 无论是中医整体观还是全息生物学 ,其相关性的特点就在于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人 ,认识人与宇宙的统一性。讨论二者的关系 ,旨在寻找相互交叉融合的基本点 ,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理论和语言加以深化和表述—中医诊断、防病、治病、养生等方面的机制和思想 ,使中医学快速发展 。
- 惠六宁马东华吉千
- 关键词:中医整体观全息生物学
- 全息生物学预测诊查心脏疾病特征指标研究
- 2001年
- 目的 探求全息理论及掌纹医学在预测和诊断心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用直接目视法观察病人的手和面部,这些病人已用各种仪器设备确诊患有心脏病,挑选对预测和诊断心脏病有价值的特征性指标。结果 统计显示,10项特征指标对预测和诊断心脏病有实用价值。结论 用全息理论和掌纹医学诊断心脏病是一种无痛苦、无损伤、经济便捷、一目了然的科学诊病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石昌德刘俊峰杨建军张建平
- 关键词:全息生物学心脏疾病
- 全息生物学与罗斯韦尔事件(下)
- 1998年
- @李鹏3.动物体结构方面的证据四足动物多为五趾和五指。但这五趾和五指绝不是没有缘由的偶然创造。同前述植物的叶裂与整体的分枝对应的情况相同,正是因为人和其他四足动物主要是五分枝的:两个前肢,两个后肢,一个头,共五分枝。所以,分枝的末端亦呈现了整体在这里的全息...
- 李鹏
- 关键词:全息生物学生物全息律四足动物
相关作者
- 王兆琴

-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理论教学 尺骨 穴位名称 穴位 穴区
- 张泽岑

- 作品数:26被引量:263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茶树 园林 风景园林 RAPD 成都杜甫草堂
- 徐钦琦

- 作品数:78被引量:37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中更新世 更新世 气候变迁 第四纪 哺乳动物群
- 张颖清

- 作品数:28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穴位 生物全息 穴区 理论教学 尺骨
- 李进保

-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焦作工学院
- 研究主题:全息生物学 分形 自相似性 相似形 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