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39篇“ 全氟辛酸“的相关文章
- 一种不含全氟辛酸或全氟辛磺酸的全氟磺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层和氢燃料电池膜电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含全氟辛酸或全氟辛磺酸的全氟磺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层和氢燃料电池膜电极。所述全氟磺酸树脂由包含全氟氧杂烯烃磺酰氟和水溶性的全氟氧杂烯烃磺酸盐的单体通过乳液法共聚合而成,所述全氟氧杂烯烃磺酸盐是所述...
- 杨大伟徐刚唐杰袁茂文
- 一种降解水中全氟辛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涉及全氟辛酸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解水中全氟辛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将含有全氟辛酸的待处理废水引入废水处理装置,加入复合光催化剂并搅拌,在200~700nm的紫外光下处理0.5~3h,所述...
- 彭尧尹翠琴黄健李家胜朱波朱静坤何春华谢发之杨厚云罗涛张华
- 过热蒸汽再生活性炭对全氟辛酸的吸附性能
- 2025年
- 【目的】全氟辛酸(PFOA)是生产和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全氟化合物,具有持久性、难降解性和生物富集性等特点。PFOA作为一种典型的新型污染物,对水源保障与饮用水健康有巨大威胁,传统去除方法主要依靠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吸附作用。然而,当活性炭使用年限过长时,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下降,因此亟须研究活性炭经过热蒸汽再生后的性质结构变化以及过热蒸汽再生活性炭对PFOA的去除特性。【方法】通过对活性炭进行过热蒸汽再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法(BET)、Boehm滴定法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过热蒸汽再生前后活性炭发生的变化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活性炭在不同条件下对PFOA的吸附能力和动力学,评估过热蒸汽再生活性炭对PFOA的去除效果。【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再生温度条件下的活性炭平均孔径均增大,总孔容和比表面积均增加;再生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数量增加,而含氧酸性官能团数量减少。在PFOA质量浓度为10.0 mg/L,再生活性炭炭投量为4.0 g/L,温度为30℃条件下,反应24 h吸附率可以达到96.9%,剩余PFOA质量浓度为0.31 mg/L。相同条件下,原炭对PFOA的去除率仅为29.7%。再生活性炭对PFOA的等温吸附过程更加符合Langmuir模型,而吸附动力学数据则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活性炭经过热蒸汽再生能改善其吸附性能,并且可有效提高对PFOA的去除能力。
- 孙凯伦陈亚丽傅骏杰林涛陶辉
- 关键词:活性炭过热蒸汽
- 多维方法评价全氟辛酸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毒性效应
- 2025年
- 全氟辛酸(PFOA)的暴露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但目前缺少PFOA暴露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产生毒性效应的相关分子机理研究。本研究从细胞毒性表型、细胞呼吸和代谢相关基因转录水平3个层次评价了PFOA对HCT116的毒性效应。首先,利用水溶性甲臜化合物(MTS)来评价PFOA暴露对HCT116细胞相对活性的影响;随后,利用细胞外流量分析仪对HCT116的线粒体呼吸活性进行测定;最后,用定量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对HCT116中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高浓度(300μmol/L)PFOA暴露48 h后,HCT116的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1),并在G0/G1细胞周期受到阻滞,而低浓度(30、50μmol/L)的PFOA反而提高了细胞相对活性;低浓度(50μmol/L)的PFOA能够促进HCT116的线粒体呼吸活性。利用自主开发的Metabolic Gene and Pathway Query检索软件和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本研究发现代谢相关基因二肽酶1(DPEP1)和鞘甘氨酸-1激酶(SPHK1)与PFOA引起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qPCR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300μmol/L)PFOA能够显著诱导DPEP1和SPHK1的转录表达上调(约8~10倍),低浓度(50μmol/L)PFOA未引起DPEP1和SPHK1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本文发现细胞线粒体呼吸活性是评价低浓度PFOA干扰效应的一个敏感指标,DPEP1和SPHK1介导的细胞代谢过程可能是PFOA引起肠道毒性的潜在机制。
- 张睿佳林颖诗涂蓝尹陈梓潼张维蔚栾天罡陈保卫
- 关键词:全氟辛酸代谢紊乱
- 全氟辛酸(PFOA)及其醚羧酸替代品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蓄积差异研究
- 2025年
- 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全氟辛酸(PFOA)及其醚羧酸替代品(HFPO-DA、HFPO-TA、HFPO-TeA)的生物富集、组织分布与消除规律以及机体蛋白质对目标物蓄积的影响。通过计算动力学参数,解析菲律宾蛤仔对PFOA及其醚羧酸替代品的富集、分布与消除行为。此外,通过提取菲律宾蛤仔体内水溶性蛋白,进行了体外蛋白质孵育实验,分析不同目标物与蛤仔机体蛋白质的结合率差异,并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目标物分子–蛋白质之间的结合作用力及其与富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FOA及其醚羧酸替代品在菲律宾蛤仔体内快速富集,富集速率按照HFPO-DA、PFOA、HFPO-TA、HFPO-TeA的顺序依次升高,在不同组织中的富集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内脏团、鳃、外套膜、闭壳肌,并在净化21 d后趋于空白组水平。PFOA及其醚羧酸替代品在菲律宾蛤仔体内的蓄积能力、不同目标物分子–蛤仔机体蛋白质的结合率均与目标物浓度密切相关,浓度越低,吸收速率常数(Ku)和生物浓缩系数(BCF)越大,蛋白质结合率越低,其分子结构也是富集能力强弱和蛋白质结合力强弱的关键影响因素,C-O键和碳氟链的增加有助于目标物分子与蛋白质残基的碱基结合,目标物在各组织中的含量和蛋白结合率由低到高依次为HFPO-DA、PFOA、HFPO-TA、HFPO-TeA。使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验证了4个目标物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A之间的结合作用力,其结合能由低到高依次为HFPO-TeA、HFPO-TA、PFOA、HFPO-DA,结合能越低,越容易与蛋白质结合。目标物的极性端与FABP1-A氨基酸残基直接形成氢键,疏水端则与非极性残基有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作用与疏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PFOA及其醚羧酸替代品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氢键数量的多少是导致目标物与蛋白结合亲和力差异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释双壳贝类中
- 秦翰林毕宇杰姜舒祺吴成辰谭志军耿倩倩郭萌萌
-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生物富集
- 全氟辛酸和五价砷联合暴露对普通小球藻生理生化的影响
- 2025年
- 水环境中砷(As)和全氟辛酸(PFOA)的毒性及其高检出率和逐年增高的浓度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探究全氟辛酸和砷联合暴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为全氟化合物和重金属在水生生态系统的联合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以普通小球藻为受试生物,研究不同浓度PFOA+As^(5+)(0、0.1、0.5、1、1.2和1.5 TU)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叶绿素(Chl)含量、初级代谢产物、抗氧化酶活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6 h胁迫时,各处理组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1.5 TU处理组抑制率最高,为63.6%,96 h-IC50为1.104 TU(PFOA和As^(5+)浓度分别为154.28和1.06 mg/L),联合作用模式为部分相加作用,生态风险增加;藻细胞T-Chl、Chl-a、Chl-a/b、总蛋白(TP)、胞内多糖含量均随暴露浓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Chl-b无明显变化。而胞外多糖和中性脂质呈显著上升;细胞膜通透性、活性氧自由基(ROS)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上升,线粒体膜电位(MMP)显著下降;联合胁迫下,藻细胞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显著下降,而总巯基(-SH)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显著上升;TEM和SEM结果表明,联合胁迫会破坏藻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藻细胞对PFOA和As^(5+)的吸收降解并不显著,但在实际环境浓度长期暴露下,藻细胞对其吸收降解和生物富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李立杰余佳妮马永华廖木兰葛恒谭凤霞柴毅
- 关键词:全氟辛酸普通小球藻联合毒性抗氧化酶
- 基于适体触发的核酸扩增策略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全氟辛酸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适体触发的核酸扩增策略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全氟辛酸的方法,涉及全氟辛酸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合成PFN NPs,用阶跃脉冲法作为电化学激发方法,使PFN NPs在无需额外共反应试剂的条件下,...
- 陈时洪景志伟李荣芳赵晋文
- 一种全氟辛酸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氟辛酸半抗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领域。本发明分泌全氟辛酸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KND,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日期2023年2月08...
- 孙茂忠吴慧慧胥传来匡华徐丽广吴晓玲刘丽强郝昌龙宋珊珊吴爱红郭玲玲胥欣欣瞿爱华
- 一种水体低浓度全氟辛酸污染修复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低浓度全氟辛酸污染修复方法及装置,利用定向组装的好氧菌和厌氧菌包裹群落,结合六方柱竹制过滤仓和长方体主框架,在水环境全氟辛酸低浓度条件下(500ng/L‑500μg/L)能够对全氟辛酸进行降解,降解效果...
- 钱新 邓力刚 李慧明 范一凡 李明家
- 一种水体低浓度全氟辛酸污染修复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体低浓度全氟辛酸污染修复方法及装置,利用定向组装的好氧菌和厌氧菌包裹群落,结合六方柱竹制过滤仓和长方体主框架,在水环境全氟辛酸低浓度条件下(500ng/L‑500μg/L)能够对全氟辛酸进行降解,降解效果...
- 钱新 邓力刚 李慧明 范一凡 李明家
相关作者
- 季宇彬

- 作品数:1,193被引量:4,326H指数:31
- 供职机构:国家教育部
- 研究主题:细胞凋亡 抗肿瘤 抗肿瘤作用 甲苯二异氰酸酯 羊栖菜多糖
- 郎朗

- 作品数:171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
- 研究主题:甲苯二异氰酸酯 全氟辛酸 TDI 龙葵碱 体外代谢
- 李慧芝

- 作品数:649被引量:334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 研究主题:吸附剂 改性 模板分子 分子印迹传感器 丝瓜络
- 杨波

- 作品数:172被引量:4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 研究主题:全氟化合物 全氟辛酸 钯 全氟辛烷磺酸 氢解
- 金一和

- 作品数:114被引量:73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全氟辛烷磺酸 PFOS 全氟辛酸 PFOA 污染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