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63篇“ 全球动力学理论“的相关文章
- 行星地球元素的演化与地球内部的相对运动:再论中国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被引量:4
- 2016年
- 从相对论的质能互换、时空弯曲、相对速度(孪生子效应)、虫洞原理、奇点原理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多重历史思想出发,全面论述了秦岭和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演化。从质能定律出发,提出地球的组成和地核、地幔、地壳3个圈层的形成是随核元素的燃烧阶段逐步实现的;按核燃烧的顺序,地球的组成是先形成原子序数小的长英质酸性核变岩,后形成原子序数大的铁镁质的超基性-基性核变岩。核元素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是大地构造发展、演化唯一的动力来源。地球结构特征是物质组成在高能高速运动过程中时空弯曲的结果;DNA、RNA所决定的结构态的演变,在生物的俱生、俱灭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生物的进化是地球自身运用多维时空弯曲按质数律创生出来的。以多重历史思想和不确定性原理为基础,论述了中国大地构造的阶段发展、演化以及事件、组成、结构产生的随机性和概率性。从时空弯曲的普遍性出发,中国境内可建立青藏高原、西伯利亚和西南太平洋涡旋-甩出-热核反应3个一级构造单位。从相对速度的孪生子效应、虫洞原理出发,中国大陆造山带是高能高速的等离子-粒子流流体所形成的核变岩地质体,在短暂瞬间从地球深部抽拉-逆冲至地球的表层,与地表系统长期形成的地质体相互耦合、拼贴、混杂的产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造山带拼贴增生的概念。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或抽拉构造是造山带形成的主要形式,是岩石圈重要的运动方式。文中最后还对成矿作用、生物的俱生俱灭和地学中十多个地质难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地球质量极限值在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论述涡旋-热核反应动力体系在地球发展和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作用后认为,新全球动�
- 杨志华晁会霞吴旭苏生瑞杨珺茹杨茹珺
- 关键词:抽拉构造
- 新全球动力学理论与壳幔的形成
- 普遍认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加热、原始物质分异和分层作用共同产生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地球的物质组成和化学元素的起源和丰度是以星体内部通过热核反应而合成化学元素的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地球内部各层圈物质成分的差异和...
- 杨志华
-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壳幔结构全球动力学理论
- 文献传递
- 新全球动力学理论与成矿作用
- 21世纪矿床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基于地球动力学、流体地质学和非线性科学等前沿科学的新思路,探索巨量金属堆积的机理,发展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集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的基点是成矿地球动力学、层圈之间、尤其是...
- 杨志华
- 关键词:矿床学成矿作用
- 行星地球元素的演化--论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
- 建立在热能(和重力能-势能)基础上的地幔对流的板块构造、地幔柱、拆沉等理论以及地槽-地台说,阐明不了中国乃至全球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演化.本文运用相对论、量子力学、核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观点与秦岭、中国西北造山带的实...
- 杨志华
-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全球动力学理论
- 新全球动力学理论和抽拉构造及其对地学理论立论基础的反思与挑战
- 一、主要内容简介:建立在热能(和重力能.势能)基础上的地幔对流的板块构造、地幔柱、拆沉等理论以及地槽-地台说,阐明不了中国乃至全球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演化。笔者运用相对论、量子力学、核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观点与秦岭、...
- 杨志华李勇郭俊锋王北颖
- 关键词:抽拉构造动力学理论地壳运动
- 文献传递
- 从新全球动力学理论和抽拉构造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成矿作用
- 1.新全球动力学理论和抽拉构造简介(略)。 2.鄂尔多斯“盆地”在大陆地质研究中的地位。从大陆地质研究的全部应当包括造山带与盆地:造山带与地台、地块或陆台;板块缝
- 杨志华李勇陈陇刚郭俊锋
- 关键词:动力学理论抽拉构造成矿作用鄂尔多斯盆地
- 文献传递
- 纪念相对论发表100周年:行星地球元素的演化与地球的相对运动——论中国大地构造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及其对地学理论立论基础的反思与挑战
- <正>一、主要内容简介:建立在热能(和重力能一势能)基础上的地幔对流的板块构造、地幔柱、拆沉等理论以及地槽-地台说,阐明不了中国乃至全球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演化。笔者运用相对论、量子力学、核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观点与...
- 杨志华李勇郭俊锋
- 文献传递
- 新全球动力学理论与成矿作用
- <正>世纪之初涂光炽、翟裕生指出,21世纪矿床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基于地球动力学、流体地质学和非线性科学等前沿科学的新思路,探索巨量金属堆积的机理,发展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集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的基点...
- 杨志华陈陇刚王北颖
- 文献传递
- 从新全球动力学理论探讨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及地质环境的形成机制
- 青藏高原的构造特征、环境灾害及隆升机制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建立在热力场、重力场基础上的地幔对流-板块构造等理论对青藏高原的形成及隆升机制提出了多种动力学模式,试图恰当的给以...
- 杨志华苏生瑞王北颖张传林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文献传递
- 新全球动力学理论与成矿作用被引量:1
- 2001年
- 成矿作用的本质是成矿流体子系统在统一地质 成矿场中与其它子系统在远离平衡系统的动态过程中所能达到平衡的程度。成矿物质的来源和矿床的富集部位都受新全球动力学理论 -涡旋甩出说以及由它所决定的抽拉构造和多重岩片的控制。
- 胡建卫王宏君杨志华李勇苏生瑞周义
- 关键词:动力学理论成矿作用抽拉构造
相关作者
- 杨志华

- 作品数:84被引量:45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
- 研究主题:秦岭造山带 抽拉构造 成矿作用 全球动力学理论 造山带
- 苏生瑞

- 作品数:164被引量:1,182H指数:21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 研究主题:地质灾害 数值模拟 滑坡 汶川地震 崩塌
- 李勇

- 作品数:46被引量:150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 研究主题:抽拉构造 成矿作用 中国大地构造 全球动力学理论 寒武系
- 周义

- 作品数:36被引量:216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
- 研究主题: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 伟晶岩 锆石 抽拉构造
- 张传林

- 作品数:105被引量:1,10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 研究主题:成矿作用 西昆仑 地球化学特征 新元古代 塔里木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