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3篇“ 全结直肠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达芬奇手机器人应用于直肠切除术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达芬奇手机器人行直肠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直肠肛门外科自2015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
孟军军
关键词:全结直肠切除术可行性
文献传递
经肛回肠储袋肛管吻合直肠切除术患者中疗效 与后功能观察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索直肠切除患者接受经肛回肠储袋肛管吻合(ta-IPAA)的疗效与功能学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1例接受ta-IPAA手的溃疡性肠炎(UC)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采用CGQL量表评估生活质量,LARS量表评估排便功能,IPSS评分评估排尿功能,IIEF-5及FSFI评分分别评估男性及女性的性功能,并分析其手相关资料。果本中心ta-IPAA手时间为(324.55±97.51)min,中出血量(307.27±272.91)mL,后住院时间为11~43天(中位时间15天)。后ta-IPAA组共有6例患者发生11例次并发症,包括2例Clavien-Dindo分级3级及以上。后生活质量评分CGQL为0.76±0.14。排便功能方面,6例患者无LARS,2例轻度LARS,1例重度LARS。排尿功能方面,1例患者后IPSS评分为重度症状,8例患者为无症状或轻度症状。性功能方面7例男性,1例前即没有性生活,5例勃起功能正常,1例重度勃起功能障碍。2例女性近4周均无性生活,无法进行FSFI评分。论本单位的患者接受ta-IPAA手后功能恢复较为良好,后排便、排尿和性功能尚可,但后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采取经腹和经肛联合手,有助于缩短手时间,降低单纯经腹低位直肠游离的手难度,在UC、FAP等需要进行直肠切除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赵世栋祝丽宇侯森刘凡尹慕军叶颖江申占龙
关键词:全结直肠切除术术后功能
机器人直肠切除术在溃疡性肠炎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2
2019年
机器人手是近年来外科临床的热点之一,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在直肠疾病的治疗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溃疡性肠炎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差,部分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后需要行直肠切除术。笔者针对机器人直肠切除在溃疡性肠炎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孟军军潘泽辉张妍生高峰
关键词:全结直肠切除术溃疡性结肠炎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直肠切除术被引量:2
2018年
作为新的微创外科技平台,达芬奇手机器人已经成功应用于直肠肿瘤的手治疗,有多篇报道证实了其辅助右半肠、左半肠和直肠切除术的有效性。但达芬奇手机器人应用于切除的相关报道还较少,其中因直肠恶性肿瘤而行根治性直肠切除方面的报道尤为罕见。
徐明杨增强高峰吴伟强宋枫闫柯孙鹏进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机器人手术
3D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比3D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手在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安性和可行性。方法对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诊治的17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操作方式不同的分为两组:3D腹腔镜手组(11例)和开腹手组(6例),比较观察这两组患者的后恢复情况和临床效果。果 3D腹腔镜手组与开腹手组的手操作都很成功,无相关并发症;3D腹腔镜手组的操作时间是240~300 min,中位数为265 min,略长于开腹组;3D腹腔镜手中出血量、后住院天数、切口尺寸为20~150 ml、7~28 d、4~18 cm,均优于开腹手组(P<0.05);后排气时间与开腹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有2例在手中给予输血,3D腹腔镜手组1例患者在恢复治疗阶段出现肠瘘。后随访6~30个月,两组都未出现疾病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的现象。论 3D腹腔镜直肠切除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相对于传统开腹手而言,它切口小,康复迅速,近期效果良好。
叶朝阳孙培春张建成吴刚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病全结直肠切除术结肠肿瘤
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临床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出现及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技得以迅速发展。与开腹手比较,腹腔镜手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观等优点[1-2],因此,深受医生尤其是患者的欢迎。同时,随着腹腔镜技的日趋成熟,腹腔镜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腹腔镜行直肠、乙状肠、左半肠、右半肠、胃等手已广泛开展,但腹腔镜直肠切除术由于手切除范围广泛、操作复杂、技难度大、手时间长及对者经验、心理素质要求较高等原因并未广泛普及。
刘杰赵磊徐亮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12例疗效分析
2016年
为了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的优势及安可行性,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14年7月,对1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时间、中出血量、手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后随访情况。果显示,12例患者均手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时间(305±45)min,中出血量约(200±65)mL,辅助切口长(4~7)cm,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68±12)h,后无腹腔出血、吻合口漏、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1±2)d,随访6~24个月,大便4~14次/d。果表明,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出血少、切口小、创伤小、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治疗直肠多发性息肉及直肠多发癌的一种安可靠的手方法。
王力毛岳峰
关键词: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
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研究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将4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20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开腹直肠切除术(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观察组)。对比两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果 观察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切口长度、中出血量、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论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使用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安有效。
唐斯文
关键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的安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手治疗的36例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16例,传统开腹手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资料、手性及预后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矿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果腹腔镜组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无中转开腹及中并发症。两组相比,手时间[(178±33)min比(159±24)min,t=1.87,P=0.07]、出血量[(72±30)ml比(110±50)ml,t=-2.67,P=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切口长度[(5.6±1.1)on比(15.8±1.8)cin,t=-19.5,P=0.000]、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7±0.9)d比(3.8±0.9)d,t=-3.7,P=0.001]、后住院时间[(8.1±1.6)d比(9.9±1.6)d,f=-3.3,P=0.002]腹腔镜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腹腔镜组吻合口瘘1例,腹腔感染1例,开腹组吻合口瘘2例,伤I:1感染2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Fisher’s Exact Test P=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6~56个月,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论具有丰富腹腔镜和开腹经验的者行腹腔镜辅助直肠切除术更加安、可行。
张昭王丹徐彬俞林付文政张锡朋
关键词:腺瘤息肉直肠结肠切除术重建性
3D腹腔镜下逆时针直肠切除术治疗FAP患者一例(附视频)被引量:2
2015年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直肠疾病[1-2]。因其具有癌变倾向,外科手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3]。自1991年Jacobs等[4]首次用腹腔镜行直肠成功以来,随着腹腔镜技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在许多有条件的医院得以开展,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直肠肿瘤外科收治了1例此类患者,其手特点为肠标本经会阴部切口取出,腹部无辅助切口,现将该患者的治疗汇报如下。
马天翼黄睿汤庆超乔天宇袁子铭陈瑛罡
关键词:全结直肠切除术腹腔镜技术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相关作者

陶凯雄
作品数:521被引量:2,548H指数:2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肠间质瘤 胃肿瘤 胃癌 结直肠癌
杨春康
作品数:75被引量:409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 结直肠癌 预后 趋化因子 结直肠肿瘤
应敏刚
作品数:210被引量:761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胃癌 桔青霉 发酵物
孙曦羽
作品数:50被引量:28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直肠肿瘤 结肠癌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手术
邱辉忠
作品数:244被引量:2,128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直肠癌 腹腔镜 局部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