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68 篇“ 全身麻醉苏醒期 “的相关文章
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苏醒 延迟风险因素分析2025年 目的:探究苏醒 延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苏醒 延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麻醉 恢复室发生苏醒 延迟的病例,利用Logistic回归筛选苏醒 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最终纳入观察组患者129例,对照组患者258例,分析自变量17个。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示,美国麻醉 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系统(ASA)分级Ⅲ级(P<0.001)、麻醉 时间(P<0.007)、麻醉 药物用量(舒芬太尼)(P<0.001)、入量(晶体)(P<0.001)、手术类型(P<0.001)为苏醒 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的ASA分级和手术类型无法改变,但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对麻醉 时间、麻醉 药物用量和入量等影响苏醒 延迟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减少苏醒 延迟的发生。 刘丹丹 孙杰 王宏关键词:全身麻醉 苏醒延迟 手术室麻醉 苏醒 期 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究手术室麻醉 苏醒 期 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全身麻醉 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3.06;结束于2024.06;病例数量78例;分组处理:单双数法;组别:单数-KD组、双数-MZ组;39例/组;护理方法:KD组-常规;MZ组-手术室麻醉 苏醒 期 护理。比较KD组患者在时间指标、应激反应、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MZ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①时间指标:拔管时间(t=7.499)、清醒时间(t=12.234)、睁眼时间(t=6.749)、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23.671);均是MZ组0.05;护理后;舒张压(t=6.539)、收缩压(t=13.032)、心率(t=8.026);均是MZ组麻醉苏醒 期 护理能缩短患者麻醉 恢复时间;并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徐文宇关键词: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躁动 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腹部手术全身麻醉 苏醒 期 促醒效果的临床观察 2025年 探讨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腹部手术全身麻醉 苏醒 期 的促醒效果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将83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41)和对照组(n=42)。实验组在麻醉 苏醒 期 接受内关穴、合谷穴针刺干预,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促醒效果、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结论 针刺内关穴、合谷穴能有效促进腹部手术全身麻醉 苏醒 期 的促醒过程,缩短苏醒 时间,改善苏醒 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康红梅 罗红梅关键词:针刺 内关穴 合谷穴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围手术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7月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 腹腔镜手术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82)和研究组(n=82)。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术后15 min RASS镇静评分、苏醒 时间、苏醒 期 躁动发生率、苏醒 期 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5 min RA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 期 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 苏醒 期 ,研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体温(T)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麻醉 苏醒 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手术期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 苏醒 时间,降低苏醒 期 躁动发生率,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李蒙 王海蓉 刘筱璨 马燕利 邢雪燕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全身麻醉 腹腔镜手术 苏醒期躁动 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防范性护理敏感指标的建立及基于卡诺模型的临床应用2025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防范性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基于卡诺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 手术的10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的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防范性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实施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苏醒 期 躁动发生率[Riker镇静躁动程度评分表(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疼痛程度[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Face Rating Scale-Revised,FPS-R)]与护理满意度。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和92.59%;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904,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75~0.387(P<0.001)。研究组苏醒 期 躁动发生率、FP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防范性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能为全身麻醉 病人围术期 护理服务的针对性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且以此为依据将其应用于苏醒 期 躁动病人预防护理中,能有效降低病人苏醒 期 躁动发生率,为促进病人康复进程提供重要依据。 魏灵利 蔡慧 姚盛云关键词:预防护理 卡诺模型 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护理的研究进展2024年 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是指在全身麻醉 手术后出现的一组非特异症状,其特征为急性意识水平的降低,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增加患者死亡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的发生与年龄、麻醉 药物、手术类型、术前合并疾病等因素有关。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有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全身麻醉 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将对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的相关护理进行综述。 刘聃 曾梅菇 陈美玲 邱萍萍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 谵妄 护理 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护理的研究新进展2024年 作为一种由于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将兴奋性增高作为主要表现的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谵妄也被称之为急性脑综合征,不仅发病急且病情波动较为明显。患者接受全身麻醉 后 ,在其苏醒 期 出现谵妄的发生率较高,若护理不当将会影响到患者手术效果,且极易增大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文章分析了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的诱发因素,并就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护理要点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张红英关键词:全身麻醉 护理要点 小儿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谵妄与躁动的识别与诊断 2024年 小儿患者全身麻醉 苏醒 期 可能出现术后认知及行为失调,包括躁动、谵妄等急性脑功能障碍,通常定义为“苏醒 期 躁动”(EA)或“苏醒 期 谵妄”(ED)。EA和ED的诊断标准和评估工具并不完全一致,但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二者常被混用。文章通过阐述小儿患者全麻苏醒 期 EA和ED的定义、评估方法、诊断标准,总结二者识别与诊断的异同,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 提升临床医师对小儿全麻苏醒 期 EA和ED的识别与诊断能力,选用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优化小儿患者围手术期 脑健康的管理策略。 汪欢 杨秀丽 李明鑫 王熙顺 贾贝尔 刘学胜关键词:苏醒期躁动 儿童 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 苏醒 期 患者躁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对全身麻醉 苏醒 期 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躁动的影响,为预防患者躁动及术后恢复提供优质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手术室收治的全身麻醉 患者60例作为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为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对各项麻醉 苏醒 时间、躁动发生率及应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麻醉 苏醒 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4,P<0.05)。研究组患者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躁动减少与程度降低,同时更是缩短了患者麻醉 苏醒 时间,改善了患者的应激状态,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王丽平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全身麻醉 躁动 小儿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在小儿全身麻醉 苏醒 期 ,结合案例分析产生躁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的140名小儿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在他们进行全身麻醉 手术后,根据有无发生躁动行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82名小儿患者未出现躁动行为,实验组的58名小儿患者出现了躁动行为。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儿患者,通过对各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最后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产生躁动的原因。结果 通过资料显示,小儿全身麻醉 苏醒 后,导致其产生躁动行为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比如年龄、术前焦虑、疼痛感、手术麻醉 方式和类型等,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数据差异,由于P<0.05,故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年龄、术前焦虑、疼痛感、手术麻醉 方式和类型等方面与小儿全身麻醉 苏醒 期 躁动密切相关,因此为确保小儿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能更好地恢复,结合小儿患者实际要多予以关注,重点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以尽可能避免小儿患者出现躁动现象。 孟凡杰关键词:小儿全身麻醉
相关作者
邓小明 作品数:510 被引量:3,666 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华医学会 研究主题:脓毒症 麻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管插管 麻醉学 朱昭琼 作品数:202 被引量:621 H指数:11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全身麻醉 围术期 七氟烷 异氟醚 麻醉 李金宝 作品数:167 被引量:747 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气管插管 依托咪酯 麻醉 肌阵挛 黄荣杏 作品数:35 被引量:114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全麻 麻醉恢复期 病人 镇痛效果观察 赵晓虹 作品数:33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依托咪酯 肌阵挛 预处理 麻醉深度指数 瑞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