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篇“ 八二宪法“的相关文章
- 重释八二宪法中的受教育条款——一个历史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受教育条款的既有解释欠缺历史维度,未能实质性贯彻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的继承性发展这一共识。只有在参考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受教育权和受教育义务予以联动解释,才能发现八二宪法受教育条款的真正意涵。回顾历史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受五四宪法过渡性与权利保障现实性的影响,受教育义务没有入宪。当时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落实促使人们侧重受教育权的积极面向,认为公民受教育权只能且必须依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新中国方能实现。改革开放后,为展现国家复兴姿态,受教育义务得以入宪。这种规范变动以及当下的社会变迁共同引发受教育权积极面向的淡化及其消极面向的回归。于是,人们不再下意识地认为受教育权的实现必得依赖国家,而是将国家供应的义务教育视为一种满足基本需求的“底线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转而寻求实现更高质量教育的多样化途径。
- 秦前红罗世龙
- 关键词:受教育权受教育义务五四宪法八二宪法宪法观念
- 再论八二宪法通信权条款:原旨与变迁
- 2024年
- 问题的提出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八二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
- 彭錞
- 关键词:八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信权刑事犯罪公安机关
- “八二宪法”的精神
- 2023年
- 作为现行宪法的根基,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宪法(以下简称“八二宪法”)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稳定的一部宪法,同时也因为推动和见证了数十年来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而获得了一份应有的荣光。在其诞生四十周年之际,用规范宪法学的深情目光,重温这部宪法的文本,尤其是确切把握其中的宪法精神,对于加深理解现行宪法,推进依究治国的实践,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 林来梵
- 关键词:现行宪法八二宪法规范宪法学
- 试论八二宪法修改的最低必要限度原则及其实现被引量:2
- 2023年
- 八二宪法的5次部分修改均坚持最低必要限度原则,即“可改可不改的不改,必须修改的才改”。最低必要限度原则在八二宪法修改过程中首次提及,并为后续5次修宪实践遵循。该原则的生成蕴含了历史逻辑层面对八二宪法之前几次修宪的反思,理论逻辑层面平衡宪法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努力,实践逻辑层面减少争论凝聚共识的需要。宪法修改的最低必要限度原则在审慎启动修宪、限缩宪法修改的内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该原则具有模糊性,缺乏可操作性。为增强最低必要限度原则的可适用性,在判断主体上要发挥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民主的双重优势;在判断标准上,可以尝试列举无需诉诸修宪的具体类型,同时针对不同章节宪法规范的各自特征,差异化把握最低必要限度原则,采取或严格或宽松的尺度;在判断程序上,要进一步增强党中央提出修宪建议惯例程序的规范化,完善和补充法定程序,实现惯例程序与法定程序的衔接互补。
- 杨海涛
- 关键词:八二宪法宪法修改
- 再论八二宪法通信权条款:原旨与变迁被引量:8
- 2023年
- 通过分析近现代中国立宪史、1982年修宪材料以及四十年来的立法沿革,可得八二宪法通信权条款的恰切解释是:“通信”曾限于书信,但经宪法变迁已拓展为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信自由”指通信活动的完整性,“通信秘密”指通信活动相关信息的秘密性;“检查”指意在发现违法通信的秘密查验;通信权保护的“双层构造”指对通信的非检查干预实行法律保留,对检查适用加重法律保留。据此,法院调取通话记录并不违宪,因为不具有“检查”的秘密性;寄递邮包、商业或职务通信、手机存储信息、网络交流等是否落入通信权保护范围,通信实名制、城管“呼死你”、邮政收寄验视、监狱检查信件、网络服务商监控筛查违法信息等是否违宪,亦可获得妥善解答。
- 彭錞
- 关键词:宪法基本权利通信自由通信秘密
- “八二宪法”的精神被引量:24
- 2022年
- “宪法精神”在用语的意涵上具有多歧性,但从规范宪法学的角度来看,应可理解为贯穿于宪法规范体系或其主要结构之中的核心价值取向,一般寄寓于实定宪法上的数个概括性条款之中,构成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八二宪法的精神主要就体现在其所揭橥的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和法治主义这三大基本原则之上。把握八二宪法的精神,需将这三大基本原则的规范分析作为学术上的要务。而时至今日,如何在宪法精神的基本构造中“安顿”国家主义的叠影,并妥切调处其与三大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则是我国立宪主义的又一个重大课题。
- 林来梵
- 关键词:八二宪法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法治
- 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对话中国宪法变迁被引量:6
- 2022年
- “五四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宪法的传统和精神,其制定过程和内容充分体现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八二宪法”的制定和实施受到“五四宪法”的深远影响。宪法理念与经济成长、社会进步之间具有内在的互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宪法的调整作用。中国的立宪和宪法实施进程是社会结构变动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宪法是价值、文本、文化与实践的统一体,宪法文本体现了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共识,应当保持稳定、连贯和融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国宪法正面临结构性挑战,必然产生新的变迁。宪法实施既是宪法变迁的动力,也是宪法变迁的表现、对象和边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宪法发展,需要在宪法实施和监督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韩大元于文豪
- 关键词:宪法变迁宪法精神宪法实施
- 以“开端”作为方法:“八二宪法”研究的经史分殊和融合被引量:1
- 2022年
- 198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同日,该次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于北京向全国发出公告,对“新宪法”予以公布施行,至今已40年整。40年的发展、变革与实施,这部宪法做到了当年修宪者所期待的“长期稳定”,也由此生长出了“八二宪法”自己的历史。而我们在今天研究这部现行宪法,这40年的历史就如同时间的河流,必须重返源头,才能深刻理解这部宪法的生生不息。
- 田雷
- 关键词:现行宪法八二宪法修宪生生不息
- 转型宪法的趋向、挑战与任务——以“八二宪法”实施为中心的考察
- 2022年
- 身处转型社会的“八二宪法”暗合转型宪法的特质,可归入转型宪法序列。从政治、经济与文化三个维度对“八二宪法”及其实施与变迁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转型宪法表现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且三种趋向存在递进共生的关联;转型宪法往往面临贫富差距扩大等方面的社会挑战;转型宪法承担着实现国家富强、保障人民民主、维护核心价值等方面的目标性任务,且必须通过具体的实践性任务加以展开和落实。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必须认清转型宪法的发展趋向,回应转型宪法面临的挑战,致力于转型宪法任务的实现。
- 庞远福
- 关键词:宪法实施
- 八二宪法中经济条款变迁研究——以市场经济的确立为线索
- 八二宪法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部宪法,同时也是中国的现行宪法。从确立到稳定,八二宪法先后经历了五次修改,其中四次都与经济制度改革密切相关。可以说八二宪法的修改历程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同呼吸共命运。了解经济条款的...
- 李雨萌
- 关键词:八二宪法宪法变迁市场经济
相关作者
- 秦前红

- 作品数:359被引量:3,509H指数:3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宪法 国家监察 党内法规 监察 监察法
- 田飞龙

- 作品数:137被引量:44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一国两制 法治 香港基本法 政治 宪政主义
- 程雪阳

- 作品数:96被引量:793H指数:1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研究主题:土地制度 司法审查 宪法解释 土地管理 八二宪法
- 韩大元

- 作品数:347被引量:4,210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宪法 宪法学 中国宪法学 宪法实施 宪法文本
- 田雷

- 作品数:29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现行宪法 八二宪法 修宪 人大 全国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