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8篇“ 共毒系数“的相关文章
- 分析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的异同及探讨杀菌剂混用联合作用的评判被引量:13
- 2016年
- 为提出混用杀菌剂增效作用统一的评判标准,通过浸渍3-4叶期的稻苗和接种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测定三环唑和硫磺按3∶1、2∶1、1∶1、1∶2和1∶3混用对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效果。用增效系数评价测定结果,发现3∶1、2∶1、1∶1和1∶2混用为相加作用,1∶3混用为拮抗作用;用共毒系数评价,则显示3∶1、2∶1和1∶1混配为增效作用,1∶2和1∶3混用为拮抗作用。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都是以EC50和单剂在混剂中的比例进行计算,增效系数乘以100后,在数值上与共毒系数完全相等,是不同的评判标准造成了不同的评判结果。将混剂的EC50分解为三环唑和硫磺的单剂浓度,代入单剂回归方程计算的期望抑制率均大于50%,说明三环唑和硫磺混用后对稻瘟病菌没有增效作用,用Mansour的共毒因子进行计算,则3∶1、2∶1和1∶1混用为相加作用,1∶2和1∶3混用为拮抗作用。在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计算中,EC50只对应50%的病菌抑制率,没考虑对病菌的抑制率范围,而共毒因子则涉及了抑制率范围,研究结果证实用增效系数或共毒系数再辅以共毒因子,能更准确地判断混剂的联合作用方式。
- 顾中言陈志谊刘邮洲
- 关键词:共毒系数
- 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联合作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被引量:9
- 2010年
- 通过单剂的LC-P线计算混剂的期望LC-P线和相加作用区间(期望死亡率±20%期望死亡率),并与混剂的实测LC-P线和95%置信区间一起作图;分解混剂的LC50值为相应单剂的浓度,并由浓度对应的死亡率计算共毒因子;用单剂LC50值95%置信区间的上限/下限与混剂LC50值95%置信区间的下限/上限计算共毒系数区间等方法来分析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方法。结果发现①当整个共毒系数区间在100以上或100以下时,共毒因子则大于+20或小于-20,实测LC-P线在相加作用区间外侧或期望LC-P线在95%置信区间外侧,表明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之间有毒力差异;②当整个共毒系数区间在100左右、跨越拮抗-相加-增效作用之间时,凡共毒因子大于+20或小于-20的,实测LC-P线在相加作用区间外侧或期望LC-P线在95%置信区间外侧,同样表明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之间有毒力差异;③凡共毒因子在-20与+20之间的,虽然用LC50值计算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但相加作用区间和95%置信区间重叠,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彼此交缠,表明2条LC-P线之间没有毒力差异。因此,只有当共毒系数大于100,同时共毒因子大于20时,才能确认混剂对供试害虫的增效作用。
- 顾中言陈明亮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
- 关键词:共毒系数
- 35%杀螟螨醇混合乳油增效性中的共毒系数测定
- 1995年
- 本文介绍35%杀螟螨醇乳油,对棉红蜘蛛的生物活性及共毒系数测定的方法和结果。并说明其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 王绍龙
- 关键词:共毒系数生物活性
- 共毒系数的简易计算及其应用被引量:10
- 1993年
- 杀虫剂合理的混配使用,是防治抗性害虫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混剂杀虫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计算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tteient,CTC)来判断。一般认为,CTC>200为明显增效;CTC=200~150为具有一定增效作用;CTC=150—70为相加作用;CTC<70为拮抗作用。 1 传统CTC计算方法一般按下列步骤: 1.1
- 黄清臻崔安义徐之明周广平
- 关键词:共毒系数杀虫剂数据处理
- 10.8%毒·苏可湿性粉剂共毒系数的测定被引量:2
- 2002年
- 以0.8%Bt粉剂与10.0%的毒死蜱混配成10.8%毒·苏可湿性粉剂对防治斜纹夜蛾2龄幼虫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经室内测定,共毒系数为184。
- 姚经武
- 关键词:共毒系数苏云金杆菌毒死蜱斜纹夜蛾
- 虱螨脲与其他药剂对柑橘全爪螨的联合毒力
- 2024年
- 为筛选与虱螨脲复配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采用喷雾法测定了虱螨脲与哒螨灵、阿维菌素、联苯肼酯、丁氟螨酯、炔螨特、虫螨腈复配后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联合毒力,并通过测定共毒因子和共毒系数对各复配组合的联合毒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共毒因子大于20的有8组,其中虱螨脲与丁氟螨酯按质量比1000∶287复配时,共毒因子最高达79.78;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有10组,其中虱螨脲与阿维菌素、丁氟螨酯、哒螨灵分别按质量比1000∶22,1000∶240,1000∶1173复配时,共毒系数更大,增效作用更明显,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56.65,140.43,159.03,LC_(50)分别为42.463 mg/L,25.740 mg/L,39.619 mg/L.因此,虱螨脲与哒螨灵按质量比1000∶1173复配时,对柑橘全爪螨具有最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为田间害螨防治及虱螨脲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夏梦豪潘登李传振豆威王进军
- 关键词:虱螨脲柑橘全爪螨联合毒力共毒系数
-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四唑虫酰胺复配对草地贪夜蛾的联合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 2024年
- [目的]为获得对草地贪夜蛾具有速效性及持效性的杀虫剂复配组合。[方法]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并利用共毒因子以及共毒系数法明确不同杀虫剂复配的生物活性,随后在田间条件下对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组合进行试验。[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72 h的LC_(50)分别为0.088、4.380 mg/L。利用共毒因子法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为1∶50、1∶25;利用共毒系数法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为1∶30、1∶40、1∶50、1∶60,LC_(50)分别为0.936、0.742、1.086、1.915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1∶40进行复配,药后3、14 d均表现出良好防控效果。[结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复配对于草地贪夜蛾防控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 陈澄宇张学峰赵云霞唐艺婷张凯付佑胜
- 关键词:农药复配共毒系数田间试验
- 苦皮藤素与绿僵菌复配对茶角胸叶甲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 2024年
- 为筛选茶角胸叶甲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并评价其田间药效,通过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定苦皮藤素和绿僵菌在不同配比下对茶角胸叶甲的共毒系数。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苦皮藤素和绿僵菌的配比3∶2、4∶1和7∶3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78.10、160.42和134.74,说明复配药剂对茶角胸叶甲有增效作用。综合联合毒力以及用药成本因素,选用苦皮藤:绿僵菌为4∶1的配比做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3 d、7 d对茶角胸叶甲的防效分别为73.98%和81.87%,高于单剂处理。
- 黄丽蕴陈颖慧连娜娜陈耀进吴健华潘雯婧王雨鑫易锦媚于翠平
- 关键词:茶角胸叶甲苦皮藤素绿僵菌共毒系数
- 5种药剂对朱砂叶螨杀螨活性的比较及增效组合筛选
- 2024年
- 为了筛选对朱砂叶螨具有较高杀螨活性的药剂,通过浸叶法测定和比较了螺虫乙酯等5种药剂对朱砂叶螨的毒力并两两组合筛选防治效果较好的增效混剂。结果表明:以常用杀螨剂哒螨灵作为标准杀虫剂,螺虫乙酯等4种杀虫剂对朱砂叶螨的24 h和48 h毒力均高于哒螨灵,其中乙螨唑的毒力最高,其次为多杀菌素,第3和第4分别是螺虫乙酯和联苯肼酯;在不同组合增效复配剂的筛选试验中,螺虫乙酯与乙螨唑的两种配比(3.2∶1和1∶1.25)混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359.33和419.98,哒螨灵与联苯肼酯配比5.6∶1的混剂的共毒系数为221.98,多杀菌素与乙螨唑配比4.8∶1的共毒系数为550.90,增效作用最明显;相比于单剂,4种混配组合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 朱丽梅陈宇峰张哲钱睿奇
- 关键词:朱砂叶螨杀螨剂毒力共毒系数
- 苹果蠹蛾防治药剂的筛选与复配研究
- 2024年
- 为明确5种杀虫剂对苹果蠹蛾的毒杀作用,减少药剂使用量和延缓其抗药性发展。本研究采用浸泡果实法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苹果蠹蛾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及2种药剂以不同配比复配后的增效作用。5种药剂中0.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对苹果蠹蛾3龄幼虫的毒力最强,LC50为0.27 mg/L;其次为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LC50为0.93 mg/L;200 g/L四唑虫酰胺SC、10%溴氰虫酰胺OD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的毒力较弱,LC50为6.52~10.34 mg/L。药剂复配结果表明:0.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与10%溴氰虫酰胺OD有效成分(1∶1)复配时对苹果蠹蛾3龄幼虫具有增效作用,共毒因子为20.38。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0.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与10%溴氰虫酰胺OD配比为1∶2、1∶1和5∶1时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为1∶2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为268。防治苹果蠹蛾时,单剂可选择0.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复配可选择0.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与10%溴氰虫酰胺OD有效成分(1∶2)的组合。
- 张旭陆占军杜伟张建英贾龙
- 关键词:苹果蠹蛾杀虫剂复配共毒系数
相关作者
- 杨振国

- 作品数:99被引量:196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朱砂叶螨 家蚕 杀螨活性 东莨菪内酯 丁醚脲
- 谢道燕

- 作品数:140被引量:40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家蚕 朱砂叶螨 桑树 桑园 杀螨活性
- 姜兴印

- 作品数:169被引量:1,414H指数:24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抗药性 玉米 吡虫啉 杀虫剂 组合物
- 达爱斯

- 作品数:43被引量:93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朱砂叶螨 家蚕 丁醚脲 杀螨活性 杀螨剂
- 贾彦霞

- 作品数:83被引量:30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烟粉虱 蜡蚧轮枝菌 多样性 区系 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