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共用针具“的相关文章
- 海洛因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行为检出率及危险因素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海洛因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行为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474例海洛因静脉吸毒者(IDUs)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特征和HIV知识知晓情况,并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IDUs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结果 海洛因IDUs共用针具行为检出率为53.8%,IDUs共用针具吸毒的危险因素为男性、未婚、离异或丧偶、本地户籍、开始吸毒年龄小和反社会人格障碍(OR=1.11~6.69,P<0.05).结论 海洛因IDUs共用针具行为检出率高,有必要采取综合性的社会-行为-心理干预才能有效预防IDUs感染HIV.
- 张现国高艳杰张宝华方强范强钟宝亮禚传君
- 关键词:静脉吸毒共用针具反社会人格障碍
- HIV在共用针具吸毒人群中传播和干预的群落小世界网络模型
- 吸毒者共用吸毒针具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自愿咨洵与检测、免费针具交换和国家的免费治疗等措施可以影响HIV病毒的传播过程.提出基于CAVE型AGENT小世界网络模型来研究个体行为、个体之问共用注射器吸毒构成的社会网络和控...
- 韦舂桃张寿明毕贵红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HIV在共用针具吸毒人群中传播和干预的群落小世界网络模型
- 吸毒者共用吸毒针具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自愿咨询与检测、免费针具交换和国家的免费治疗等措施可以影响HIv病毒的传播过程。提出基于cave型agent小世界网络模型来研究个体行为、个体之间共用注射器吸毒构成的社会网络和控...
- 韦春桃张寿明毕贵红
- 关键词:HIV传播
- 文献传递
- 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行为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的针具共用情况并探索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1年5-6月对广东省某戒毒所内静脉吸毒人员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吸毒相关行为、性行为及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结果调查的267名男性静脉吸毒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8±6.1)岁,首次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龄为(28±6.9)岁。30.71%的被调查者曾有过共用针具行为,被调查者使用的毒品种类主要是海洛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别人一起吸毒(OR=3.62,95%CI=1.77-7.37)以及共用过辅助器具者(OR=13.48,95%CI=6.66-27.27)是共用针具的危险因素。结论共用针具行为普遍存在于静脉吸毒人群中,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以减少该人群中高危行为的发生。
- 汪慧卢次勇何源吴杰洪令瑶高雪邓雪清
- 关键词: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影响因素
- 甘肃省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了解甘肃省静脉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甘肃省吸毒人群综合、省级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共用针具高危行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HIV抗体检测等数据分析。结果静脉吸毒人员中共用针具者占37.24%;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人员HIV总体知晓率为85.80%;不同文化程度的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人员的HIV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P=0.04);共用针具组丙肝感染率(74.80%)明显高于非共用针具组(28.04%),(χ2=70.31,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毒者的注射吸毒频率为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比较严重,注射吸毒频率为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 申希平余爱玲白亚娜岳雄李健杨明宇任晓卫李娟生
- 关键词: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艾滋病
- 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受治者共用针具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美沙酮受治人员进一步综合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参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前后高危注射行为、共用针具高危影响因素,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共调查12个县美沙酮门诊1 935名维持治疗人员,HIV抗体阳性731人,阳性检出率为39.3%(731/1 860)。72.50%的受治人员治疗期间曾偷吸海洛因及其他毒品,在偷吸毒品人员中有69.14%的人是注射毒品,在注射毒品人员中有29.69%的人共用针具。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中,第一次注射吸毒的年龄越大,与他人共用针具的概率越低(OR值=0.831);注射吸毒的频率低者不易与他人共用针具(OR值=0.254)。结论美沙酮治疗人群中仍然普遍存在偷吸现象和共用针具等高危行为,需在美沙酮门诊加强对注射吸毒年龄较小及频率较多的受治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强化干预活动,以减少共用针具现象。
- 薛皓铭朵林杨丽华赵欣如钟君睿雷宇靖常亚萍阮元何丽萍王黎明江春光
-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共用针具影响因素
- 南宁市注射吸毒人群共用针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南宁市注射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现状及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匿名填写问卷的方式,对来自社区和戒毒所的733名注射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该市注射吸毒人群曾经共用针具的比例为53.3%。391名曾经共用针具的注射吸毒者中有51人在最近一次注射吸毒时仍然共用针具。对是否与别人共用过针具的多因素l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首次吸毒年龄、是否在戒毒所戒过毒、最近一年是否与商业性伴发生过性关系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对与商业性伴发生性关系的多因素l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首次注射吸毒年龄、是否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对最近一次注射吸毒是否共用针具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是否在戒毒所戒过毒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是影响注射吸毒者曾经共用针具和最近一次注射吸毒共用针具行为的共同因素;在戒毒所接受过戒毒的注射吸毒者其共用针具行为会发生改变;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不一定能减少注射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行为。在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的同时,要更加侧重于行为的干预。
- 石健林新勤陈世海刘昊辉孟宪荣
- 关键词:注射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影响因素
- 广东省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广东省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具交换项目对预防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效果。方法采用社区干预研究的方法,选择各方面因素比较类似的两个镇,一个作为干预社区,一个为对照社区。干预区采用针具交换干预措施,对照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为期10个月。于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抽取注射吸毒者进行断面调查,以评估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的确定采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对有显著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了428和429名静脉吸毒者。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最近30天内共用针具率分别为20.4%和35.3%,差异有显著性(χ^2=11.83,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艾滋病知识(OR=0.62,95%CI:0.45~0.85)、20~30岁年龄组(OR=1.41,95%CI:1.04~1.91)、使用多种毒品(OR=2.21,95%CI:1.53~3.19)、注射吸毒的年限(OR=2.38,95%CI:1.43~3.99)、重复使用注射器(OR=2.94,95%CI:2.06~4.19)、一次买4支针以上(OR=0.53,95%CI:0.33~0.86)、买针不方便(OR=2.08,95%CI:1.38~3.12)及是否看过艾滋病宣传折页或宣传画(OR=0.59,95%CI:0.42~0.83),是影响吸毒者共用针具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具交换项目有效地降低了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率,知晓艾滋病知识、针具交换项目的宣传及针具的可及性,是针具共用的预防因素;而青年人群、使用多种毒品及注射吸毒时间较长等,是共用针具的危险因素。因此今后的针具交换项目应该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才能达到控制艾滋病在静脉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 杨放林鹏王晔何群刘勇鹰付笑冰李艳龙其穗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影响因素
- 新注射吸毒者及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注射吸毒者进行社区横断面调查。结果3852名被调查者中,注射吸毒史〈1年、1~3年和〉3年者最近6个月共用针具比例依次为19.9%、29.1%和36.3%。注射吸毒〈1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少数民族、注射吸毒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自愿做过艾滋病检测、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1~3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技能培训、招募年、招募地区;注射吸毒〉3年的被调查者共用针具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注射频率高、共用注射器/针头以外其他吸毒用具、有非固定性伴、有商业性伴、固定性伴注射吸毒、未使用安全套、未参与针具交换、招募年、招募地区。结论新注射吸毒者和长期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及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较高,长期注射吸毒者较新注射吸毒者有更多共用针具行为和无保护性行为,针对两类人群的干预应有不同侧重。
- 刘建波张灵麟赖文红冯燎曾亚莉刘莉胡莹李婕张晓琳萧燕Sten H.Vermund贾玉江
- 关键词: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安全套
- 吸毒人群共用针具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了解珠海市男性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珠海市某强制戒毒所397名男性吸毒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结果397名吸毒者中,306名(77.1%)为注射吸毒;在注射吸毒者中,进戒毒所前1个月内,125人(40.8%)与他人共用针具。多因素Long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毒者的户籍、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注射吸毒的频率和是否重复使用注射器是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珠海市男性吸毒者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比较严重,该行为的发生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 周志坚谭爱军黄利群陈维清
- 关键词:艾滋病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赖文红

- 作品数:123被引量:81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毒 HIV 影响因素
- 张灵麟

- 作品数:137被引量:1,06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HIV 性病 流行病学 艾滋病病毒
- 朵林

- 作品数:142被引量:5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高危性行为 跨境 艾滋病 影响因素 HIV
- 张寿明

- 作品数:180被引量:304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研究主题:PLC 控制系统 烟化炉 语言竞争 语言
- 萧燕

- 作品数:22被引量:21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人群 影响因素 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