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篇“ 关怀伦理学“的相关文章
关怀伦理学
本书介绍了赫尔德对关怀伦理学的全面审视,其中心思想、特征和潜在的功用;还讨论了这一道德方法的女性主义根基以及为什么关怀价值观可作为普通适用的道德。作者讨论了关怀意味着什么,关怀者应该怎样做。当其他理论要求公正性至上时,关...
(美)弗吉尼亚·赫尔德著
关键词:社会公德
关怀伦理学视野下的人与非人动物关系探析
2024年
当代关怀伦理学注重利用关系进路来研究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而唐纳森和金里卡则进一步把公民资格理论运用到这一研究,通过区分不同类别的人和非人动物关系,来讨论人对它们的责任和义务。但该理论因无法有效回应非人动物是否可以公民化等一系列问题而遭到反驳。如果同样从关系进路展开,依托移情理论而非公民资格理论,把人类不同程度的移情运用到对家人、朋友和陌生人之上,进而用这三类关系类比家养动物、边缘动物和野生动物,并指出不同程度的移情关怀对应不同程度的责任和义务,就能够克服公民资格理论的缺陷,对关系进路下人与非人动物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张会永薛荣荣
关键词:移情关怀伦理学动物权利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角下《悠悠岁月》中主人公成长历程研究
2024年
关怀伦理学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关涉的重点从未离开过女性。在时代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想要建立一个具有普遍价值的道德体系以此来解决社会上存在的普遍女性问题。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安妮·埃尔诺的代表作《悠悠岁月》以无人称自传的写作方式描述了其在六十多年间的战争时代变迁下从一个孩童到老年的成长历程。书中记录了安妮·埃尔诺真实的心路历程和人生体验,为人类提供了新时代女性成长史的一个缩影。文章基于关怀伦理学视角,试图理解和总结安妮·埃尔诺的三步成长历程以及分析影响安妮·埃尔诺伦理关怀的因素使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这个具有女性价值的道德理论。
王慧敏
关键词:关怀伦理女性主义道德伦理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角下《悠悠岁月》中主人公的成长轨迹研究
安妮·埃尔诺作为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代表作家,致力于揭示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之间的紧密联系,表达对女性命运与境遇的伦理关怀。其作品《悠悠岁月》以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展现了作者如何通过回忆和感觉穿越时空来唤起读者的生活记忆和体...
王慧敏
关键词:关怀伦理女性主义
中国跨国企业女性高管特征与企业ESG评级 ——基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角
王丽
关怀伦理学的现实价值思考被引量:2
2023年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与社会生活,也凸显了生命存在的“脆弱性”问题。“脆弱性”问题不仅牵涉到关于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与“虚无性”的错误认知与心理预设,导致焦虑情绪,也冲击着社会伦理道德,加剧了自我与他人、社会之间的信任危机。以道德义务与权利的实现为鹄的的规则伦理学理论无法积极应对特殊时期伦理责任感需求。对他人心理的关注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调适需要“共情”与“关爱”因素的介入方有可能。关怀伦理学注重“共情”能力以及彼此“关爱”的伦理关系,强调情感蕴于理性的伦理学特质,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日常人际交往导致的突变升级,调适疫情导致的焦虑情绪等,有较强的作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践行疫情期间的一些防护措施。在“生命至上”的伦理理念下,从科学、情感、价值、事实等多维度出发,制定政策与践行行为,也有助于感染者和受影响者少受压力、遗弃、孤独和被排斥等各种心理伤害,避免道德困境。
梁晓萍赵秀红
关键词:脆弱性关怀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德育课堂核心素养达成的路径探析
2023年
关怀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具有鲜明人道主义色彩的教育理论,其特点是基于对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双主体关系的深入研究,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关系和社会关系。当下,新课标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关怀伦理学的思想高度相似,也对德育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堂好的德育课应着力凸显本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是适切的,教学方法是艺术和诗性的,教育氛围是智慧和有德性的。唯有如此,才能构建具有关怀伦理学意蕴的德育课堂。
鲁明
关键词:关怀伦理学德育课堂学科本位教育智慧
关怀伦理学对道德教育的建构——性别视角的审视
2023年
性别与道德教育是关怀伦理学的重要议题,关怀伦理学通过揭示性别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表明一种隐含非正义性的性别德性观教育已经成为道德教育长久以来的重要特质,另一方面则努力证明性别差异对发展道德教育具有建构性意义。通过对性别与道德关系的考辨、把握和建构,关怀伦理学从对道德标准与道德发展路线的重构主张对道德教育进行变革,并试图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学会关怀”的道德教育范式。在性别视角的审视下,这种“学会关怀”的道德教育不仅没有触及到我们作为性别的存在,对一种关怀关系的强调也没有充分体现出对我们在道德上的现实的性别关系的价值观照。同时,这种“学会关怀”的道德教育更没有深入到对基于性别的两种隐含非正义性的道德规范的批判与重构。在这一意义上,关怀伦理学所做出的发展道德教育的努力应当被视为一次未完成的启蒙,需要结合承认伦理、连结伦理和共同体伦理的价值理念进一步发展“学会关怀”的道德教育,使其成为一种能够安置性别及其要求的“特殊的普遍主义”。
张登皓
关键词:关怀伦理学道德教育性别
移情≠同情,移情→同情——关怀伦理学中的移情与同情之辨被引量:1
2023年
移情与同情是一组极易产生混淆的概念。当我移情于你,便会对你的遭遇感同身受,形成“相同的情感”,这不就是一种同情吗?如果不计较概念,似乎确实可以将两者等量齐观。然而,若想对道德哲学形成系统认识,并且敏感于各种道德情感,以及这些情感之于我们的伦理意义,那么就有必要精细区分移情与同情了。
章含舟
关键词:移情
关怀伦理学与操心本体论——对普遍伦理规范的一个探求被引量:1
2023年
新兴的关怀伦理学从批判传统伦理学出发,希望成为传统伦理学的更优替代。传统伦理学预设了原子化个体并把自主性作为目标,关怀伦理学则强调生存所必需的关怀经验和人的相互依赖,并以此为新的伦理范型的基础和旨归。但是关怀伦理学面临两个难题:关怀作为传统的女性经验,为何应提升为人类普遍的伦理范式?发生在私领域的关怀,是否应该成为公领域的道德考虑?回答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需要澄清关怀的存在论含义。可以运用海德格尔的操心本体论为关怀伦理学奠定存在论基础,因为操心本体论把关怀或操心(care)揭示为人的普遍本质,生存即筹划自身可能性的活动,而人作为在世的与人共在,本就内在地相互关联。关怀伦理学也启示出了操心本体论所蕴含的伦理向度,展开了生存论伦理学的一个可能性。
武小西
关键词:关怀伦理学共在

相关作者

肖巍
作品数:104被引量:516H指数:1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女性主义 公共健康 女性主义伦理学 公共健康伦理 伦理学
李翠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关怀伦理学 关怀 乔治·艾略特 自我保护 自私
孙菲菲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外事处
研究主题:法律职业 女性 风险投资 公司制 有限合伙
姚本先
作品数:588被引量:3,542H指数:28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问卷编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张容南
作品数:43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尊严 自主性 本真性 儒家 关怀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