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篇“ 内生固氮菌“的相关文章
石板菜内生固氮菌分离鉴定及促生特性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石板菜(Sedum emarginatum)中分离和鉴定内生固氮菌,并探究其促生特性,以期为生物肥料和绿色生态农业的开发提供新的资源。[方法]以石板菜内生为材料,通过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利用IS-PCR指纹图谱聚类、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理化性质鉴定等方法,对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离和鉴定。此外,通过盆栽测试,评估了分离得到的株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从石板菜中成功分离出20株内生固氮菌株,这些株分属于5个类群,包括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ozaenae、Proteus mirabilis、Providencia rettgeri、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 subsp.quasipneumoniae和Phytobacter diazotrophicus。其中,K.pneumoniae subsp.ozaenae和P.diazotrophicus不仅具有固氮能力,还具备溶磷解钾、产铁载体和产生长素等多种促生特性。盆栽测试显示,JSR1、JSR21能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JSR21处理的玉米幼苗最长根长较对照提高48.4%,JSR1对玉米幼苗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对照提高27.2%。[结论]石板菜内生固氮菌种类丰富,还具备多种促生特性。这些株在绿色生态农业和生物肥料开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梁春婵李妙贤谭德东黄洁娜苏坤朋谭志远
关键词:内生菌固氮菌联合固氮
可用于促进金银花及皂角幼苗生长的皂角种子内生固氮菌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皂角种子内生固氮菌作为皂角和金银花专用固氮促生的应用。所述皂角种子内生NHD110经16S测序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Bacillus thuringiensis),具有固氮能力。Bacillus th...
李剑峰张淑卿丁波张延威吕元亚
可用于促进皂角幼苗和茶树生长的皂角种子内生固氮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促进皂角幼苗和茶树生长的皂角种子内生固氮菌及其应用。所述皂角种子内生固氮菌,其为<I>Pseudomonas </I><I>palleroniana NSDY</I>,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李剑峰丁波张淑卿张延威
富集分离浮萍中内生固氮菌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集分离浮萍中内生固氮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组织表面灭液对清洗后的浮萍进行表面灭,经研磨后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置于固氮培养液中培养富集内生固氮菌群;对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在96孔培养板中培养...
黄卫娟安玉兴孙东磊付建涛孔蕊卢颖林
甘薯块根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2023年
【目的】对甘薯块根内生固氮菌进行分子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并分析其群结构,为深入研究甘薯内生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鄂薯11和鄂薯17为试验材料,采用无氮培养基筛选获得2个甘薯品种块根的内生固氮菌,根据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的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类鉴定;进一步扩增nifH基因片段验证固氮菌;依据Shannon多样性指数、株相对分离率和相似性指数对甘薯块根内生固氮菌群分布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内生固氮菌群差异。【结果】从鄂薯11和鄂薯17块根中总共分离得到80株内生固氮菌,归属为1门1纲1目1科2属,包括普里斯特氏属(Priestia)和芽孢杆属(Bacillus),相对分离率分别为51.25%和48.75%;普里斯特氏属在鄂薯11和鄂薯17块根的相对分离率分别为51.11%和51.43%,芽孢杆属在鄂薯11和鄂薯17块根的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8.89%和48.57%,2个甘薯品种块根中内生固氮菌的相对分离率变化差异小。2个甘薯品种块根内生固氮菌总Shannon指数为0.6929,总均匀度指数为0.4803。鄂薯11和鄂薯17间的相似性指数为1,2个甘薯品种块根中的内生固氮菌属相同。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从鄂薯11和鄂薯17中分离得到的内生固氮菌遗传多样性较低。【结论】从鄂薯11和鄂薯17块根中分离鉴定出80株内生固氮菌,归属于普里斯特氏属和芽孢杆属,2个品种间的内生固氮菌群构成无明显差异。
王崇雷剑靳晓杰柴沙沙邹语嫣孙小琼焦春海杨新笋王连军
关键词:甘薯NIFH基因内生固氮菌系统发育
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分离鉴定内生固氮菌并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株,为水稻生产中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拔节期和抽穗期佳辐占根系中分离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16S rRNA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解钾能力验证;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将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单独接种盆栽水稻幼苗,测定其对株高、根长、鲜质量的影响;将内生固氮菌混合液接种水稻品种佳辐占和台粳8号,于齐穂期测定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从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根系中分别分离出10和20株内生固氮菌,且两个时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拔节期以克雷伯氏属为主,而抽穗期以假单胞属为主。筛选出7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的株,分别是J3、J10、J23、H27、H30、H33和H37。乙炔还原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均具有弱固氮活性,其中H33和H40-2固氮能力相对较强。将固氮菌回接水稻幼苗,H40-2和J3株对水稻株高、地上鲜质量、根长均有显著影响,可促进水稻生长。将固氮菌混合回接水稻根系,发现佳辐占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台粳8号显著提高。【结论】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H40-2和J3在水稻苗期具有明显促生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董萌施龙清解振兴连玲吴春珠张居念张数标姜照伟
关键词:内生固氮菌水稻固氮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
甘蔗内生固氮菌DX120E的rpoN基因克隆鉴定及功能分析
甘蔗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氮素与甘蔗的正常生长发育息息相关,氮肥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和环境恶化。Klebsiella varicola DX120E 是本课题组从 ROC22 甘蔗品种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革兰氏阴性,被证...
孙安妮
关键词:内生固氮菌
海南新村湾泰来草内生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内生对宿主植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态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克隆文库解析泰来草不同营养器官中内生内生固氮菌的群落组成和结构。从表面消毒的不同泰来草组织中提取DNA,基于16S rRNA和固氮基因nifH分别构建克隆文库,分析泰来草不同营养器官内生内生固氮菌的群落结构特征。新村湾泰来草共获得内生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162个,根、地下匍匐茎、叶分别含有72、45、52个OTUs,其中α-变形杆和γ-变形杆是优势类群,其相对丰度分别约为48.34%—62.72%和8.41%—33.21%。内生固氮菌OTUs 90个,根、地下匍匐茎、叶的OTUs数分别为59、19、27个,α-变形杆是优势类群,在根、地下匍匐茎和叶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47.73%、48.99%和67.65%。泰来草不同组织部位内生内生固氮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是各个组织部位的优势存在差异,其中,根的内生群落丰富度最高,叶的多样性最高;内生固氮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最高的是根。另外,层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泰来草根、地下匍匐茎和叶片三者的内生内生固氮菌群落结构均具有显著差异(R=1,P≤0.01)。本初步研究成果可为挖掘海草功能微生物提供新的视野,进一步将其应用于海草床的生态修复中。
彭秋颖凌娟孙英婷田新朋田新朋周卫国杨清松董俊德
关键词:内生细菌内生固氮菌多样性
入侵植物欧洲千里光内生固氮菌和溶磷多样性
2023年
【背景】菊科(Asteraceae)外来入侵植物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 L.)来源于欧洲,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在湖北高海拔山区也有分布。在入侵过程中,内生可能在其获取氮磷营养方面起到了一些关键性作用。【目的】探究欧洲千里光内生固氮菌和溶磷的多样性和功能,为理解其入侵机制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来自6个不同种群的种子,萌发后转移到花盆生长6-8周,并从每个种群中各挑选9株生长情况良好的植株,对其叶片和根组织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基于nifH基因(固氮功能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植物的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在固体无氮培养基(Ashby)和无机磷培养基(inorganic phosphate,NBRIP)上对植物内生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化的固氮菌株和溶磷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采用钼锑抗比色法分析纯化溶磷株的溶磷能力。【结果】基于nifH基因的内生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欧洲千里光叶样本中固氮菌多样性显著高于根样本;固氮菌群落中丰度最高的属是慢生根瘤属(Bradyrhizobium,30.9%-34.0%),其次是伯克氏属(Burkholderia,27.2%-27.4%)、Methyloversatilis(2.1%-7.1%)和固氮属(Azospirillum,2.9%-3.9%);共6个门,其中变形门(Proteobacteria)在所有样本内相对丰度均达90%以上。用Ashby培养基筛选得到238株纯,分布在4门7纲10目16科19属,其中丰度前5的优势属包括微杆属(Microbacterium,31.0%)、芽孢杆属(Bacillus,24.8%)、假单胞属(Pseudomonas,22.1%)、寡养单胞属(Stenotrophomonas,6.2%)和类芽孢杆属(Paenibacillus,2.8%)。用NBRIP培养基筛选共得到318株株,鉴定这些内生覆盖到3门5纲7目15科16属,其中丰度前5的优势属包括芽孢杆属(48.4%)、假单胞属(19.2%)、微杆属(15.2%)、类芽孢杆属(3.6%)、不动杆属(Acinetobacter,3
陆雪天赵菁程丹丹
关键词:NIFH基因纯培养
不同氮水平下内生固氮菌对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生长策略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外来植物的入侵性,其中内生可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探究内生固氮菌对入侵植物生长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高和低两种氮水平下,种植接种和不接种内生固氮菌的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Sphagneticola trilobata)和同属本地植物蟛蜞菊(S.calendulacea),对比研究它们的生长和氮含量。从南美蟛蜞菊茎段分离出内生固氮菌Kosakonia sp.WTB-JS007,发现其对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这两种植物生长策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不受氮水平的影响。在低氮处理下,接种WTB-JS007对蟛蜞菊的生长及植株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南美蟛蜞菊的地上生物量(30.48%),促进了匍匐茎的伸长,减少了地下生物量(56.58%),并提高了植株总氮含量(47.51%)。类似地,在高氮水平下,内生固氮菌亦显著影响南美蟛蜞菊地上部分的生长,但对蟛蜞菊生长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内生固氮菌对入侵和非入侵植物生长、生物量分配及氮获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生长策略的差异有利于入侵植物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与扩张,从而提高其入侵性。
汪晶晶王嘉浩黄致云Vanessa Chiamaka OKECHUKW胡蝶祁珊珊戴志聪杜道林
关键词:入侵植物

相关作者

谭志远
作品数:130被引量:485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内生固氮菌 多样性 固氮酶活性 内生菌 菌株
彭桂香
作品数:128被引量:509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内生固氮菌 固氮酶活性 多样性 菌株 野生稻
孙建光
作品数:115被引量:54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主题:细菌 降解 除草剂 固氮微生物 内生固氮菌
李杨瑞
作品数:988被引量:4,803H指数:33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乙烯利 甘蔗品种 抗旱性 农艺性状
罗明
作品数:203被引量:1,362H指数:21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梨火疫病菌 梨火疫病 哈密瓜 内生固氮菌 内生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