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39篇“ 内翻性“的相关文章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36个月内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并对其术后36个月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改善该疾病患者的预后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6月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SNI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肿物切除术,术后均随访36个月。以术后是否复发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复发组(17例)与未复发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中有鼻部手术史、Krouse分期为T_(3)~T_(4)期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2.0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鼻部手术史、Krouse分期为3~4期及NLR≥2.0是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3.309、4.888、3.435,均P<0.05)。结论有鼻部手术史、Krouse分期为3~4期及NLR≥2.0均为SNIP患者术后36个月内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周晓健牛卫国惠志虎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手术复发
- 上颌骨囊肿并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目的探讨发生于上颌窦的鼻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并颌骨囊肿的临床特点、诊疗要点、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生于上颌窦的鼻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及上颌骨囊肿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本例上颌骨囊肿合并内翻性乳头状瘤并鼻息肉的病例罕见,术中经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开放上颌窦切除鼻息肉,发现息肉位于上颌窦口前下方,上颌窦顶壁处肿物质脆、灰白色,术中快速病理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70°镜检查发现上颌骨骨囊肿位于上颌窦底壁,遂经泪前隐窝入路完成肿物的切除及上颌骨骨囊肿的开窗引流,术后无眶内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及息肉鼻内镜外科治疗,经鼻腔入路强调术腔的开放性,经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手术可处理传统手术难以接近的区域,有针对性的处理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有效减少肿瘤复发。对于颌骨囊肿,采取开窗引流术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避免囊肿完整切除对周围重要组织结构造成的损伤,手术操作空间大,视野开阔,囊肿均得以彻底开放引流,有效减少囊肿复发,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治愈时间。
- 石忠刚蔡晓岚蔡晓岚李学忠张立强
- 关键词:上颌窦鼻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颌骨囊性病变鼻内镜
- 膝关节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性膝骨关节炎的比较
- 2025年
- 背景:早期膝关节炎可行单髁置换和胫骨高位截骨等方法保膝治疗,但两种保膝手术在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恢复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比较单髁置换和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内翻性骨关节炎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2年9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内翻性骨关节炎患者103例,其中8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单髁置换组(n=49)和胫骨高位截骨组(n=37)。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3个月、6个月、1年的膝关节功能、疼痛以及力线纠正情况进行评估,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美国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功能评分、膝关节外侧间隙变化、关节活动度、本体感觉(位置觉)、术后活动恢复速度等指标综合评判。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美国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功能评分、膝关节外侧间室大小均无显著差异;(2)术后4周单髁置换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高于胫骨高位截骨组(P<0.05);在术后3,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单髁置换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低于胫骨高位截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屈曲值以及位置觉方面胫骨高位截骨组患者要优于单髁置换组(P<0.05);(3)在膝关节活动恢复速度方面单髁置换组要优于胫骨高位截骨组(P<0.05);(4)然而在术后1年的随访中,两组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伸展方向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外侧间隙宽度变化上未见明显差异;(5)所有患者的随访数据均超过1年,且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并发症;(6)提示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治疗的内翻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短期效果优于单髁置换患者,但两种方案治疗内翻性膝骨关节炎的中长
- 石雷施松陆跃陶然马洪冬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胫骨高位截骨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和鼻窦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易恶变。因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延误治疗。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发生机制、危险预测因素、诊治流程及预后,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吴喜福张革化
- 关键词:鼻腔鼻窦恶变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6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1年复发的15例作为复发组,将未复发的47例作为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病程、Krouse分期情况,并采用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与吸烟、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Krouse分期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Krouse分期均是影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吸烟、手术史、肿瘤位置及Krouse分期是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干预,以减少术后复发。
- 陈伟兵侯俊伟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手术复发
- 美洛昔康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美洛昔康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术后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7例SNIP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对照原则,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3例)和联合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鼻内镜切除术治疗,常规组予以常规抗感染辅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洛昔康配合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开展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手术应激情况、环氧合酶-2(COX-2)基因表达水平、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淋巴细胞数(LYM)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去甲肾上腺素(NA)、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 d、3 d、5 d后CO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7 d、14 d后感染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后病情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昔康可通过抑制SNIP患者的COX-2基因表达而减轻炎症反应及手术应激反应,对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及病情复发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 霍方方侯俊胜沈瑶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美洛昔康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SCCAg、β-catenin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92例鼻腔炎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Krouse分期、肿瘤体积、肿瘤病理分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血清SCCAg、β-catenin的表达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CCAg、β-catenin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SCCAg、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3-T4组血清SCCAg、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T1-T2组(P<0.05);肿瘤体积≥20 cm^(3)组血清SCCAg、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肿瘤体积<20 cm^(3)组(P<0.05);增生活跃组血清SCCAg、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增生活跃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SCCAg联合β-catenin预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复发的敏感度为91.45%、特异度为52.38%、AUC为0.928。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血清SCCAg、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两者在不同Krouse分期、肿瘤体积、肿瘤病理分类的患者中差异明显,联合可提高对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
- 杨颖李世东高旭栋王骏丁瑜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癌抗原Β-连环蛋白病理特征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生存质量评价
- 2024年
- 目的 比较分析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动力系统吸切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2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6例为研究对象,均在鼻内镜下采取泪前隐窝入路。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行动力系统吸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2个月鼻内镜评分系统(DIP)内镜评分和术后1年复发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量表(SNOT-22)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DIP内镜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年的复发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恢复快,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显示出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潜在倾向。
- 李力苟建军王朝山杨丽萍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上颌窦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单纯鼻内镜手术的两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各33例,将两批患者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并在两组手术前后对比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3天,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在生活质量四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而言,相比于单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减少术中失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等优势,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 李腾孙永杰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手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 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鳞状细胞癌抗原1(SCCA1)表达水平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SNIP患者65例,根据术后2年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12)和未复发组(n=53)。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收录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术后有无应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Krouse分期及有无糖尿病、高血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对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2组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复发组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吸烟史、术后未应用5-FU、Krouse分期为T3~T4期、术后血清MMP-2表达水平、SCCA1表达水平是影响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6、0.800、0.836,敏感度分别为83.33%、75.00%、91.67%,特异度分别为71.70%、79.25%、75.47%。结论术后血清MMP-2、SCCA1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SNIP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指标,且二者联合预测的效果更佳。
- 赵慧娜李玉杰杨长君于敏韩伟
-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术后复发
相关作者
- 赵文波

- 作品数:31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KI-67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 鼻肿瘤 层粘连蛋白
- 张大良

- 作品数:54被引量:188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喉肿瘤 鼻息肉 常年性 表达及意义 乳头状瘤
- 东野圣伊

- 作品数:24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KI-67 鼻肿瘤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层粘连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李添应

- 作品数:126被引量:40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患者 鼻息肉 变应原 变应性
- 徐向阳

- 作品数:215被引量:6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踝关节 手术治疗 截骨治疗 外侧韧带 截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