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内脏动脉瘤“的相关文章
内脏动脉瘤治疗进展
2023年
内脏动脉瘤是指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其中以脾动脉瘤和肝动脉瘤最为常见。内脏动脉瘤发病率较低,但其破裂率高,且常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内脏动脉瘤起病隐匿,早期缺少典型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不同类型的内脏动脉瘤又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从多角度分析各个类型内脏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旨在为内脏动脉瘤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辛世杰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
不同血管腔内技术栓塞治疗未破裂内脏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王美德
内脏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的方法
2022年
方法:对CT、DSA确诊的56例内脏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包含30-82岁男性(16例)女性(28.6%)40例(71.4%)的临床资料,平均值(55.0+7.5岁),其中脾动脉瘤15例,肝动脉瘤10例,肾动脉瘤22例,腹腔动脉瘤4例,肠动脉瘤7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2例,胰动脉瘤2例。其中38例行动脉瘤栓塞,4例行覆膜支架植入,4例因解剖限制未能进入载动脉保守治疗,1例肠系膜上动脉瘤行手术切除,1例普通肝动脉瘤因胰腺坏死组织切除行普通肝动脉瘤结扎+弹性鞘栓塞,1例肾动脉瘤和1例固有性肝假性动脉瘤拒绝手术,其余12例动脉瘤直径<2cm,无动脉瘤相关临床症状,保守治疗。结果:38例动脉瘤栓塞后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无动脉瘤表现者有肾动脉瘤1例,普通肝动脉瘤1例,腹腔动脉瘤1例,间皮1例,动脉瘤植入上动脉。没有动脉瘤的迹象。术后4-24个月,11例脾动脉瘤栓塞,5例栓塞后综合征(发热、脾痛),其他动脉瘤均无严重并发症。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静脉动脉瘤在建立微创方面具有最大的优势,可实现组织器官的最大保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浦晓洁王艳姜坤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栓塞覆膜支架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VAA)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采用血管腔内介入途径(弹簧圈栓塞、覆膜支架植入)治疗23例VA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动脉瘤有无复发、支架有无内漏及通畅情况、靶脏器有否梗死及梗死面积有无增大。结果:9例脾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脾动脉瘤行覆膜支架植入治疗;5例肝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肾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肾动脉瘤行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所有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随访12~47个月,平均(23.44±12.48)个月,1例脾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患者出现脾梗死,观察期间脾梗死者梗死面积未增大、未见脓肿形成,所有患者无VAA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腔闭塞率高,是一种简便、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阳普根欧阳亮远刘俊张雅静吴静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填塞覆膜支架
基于3D打印的内脏动脉瘤介入手术操作模型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内脏动脉瘤介入手术操作模型及制作方法,属于医学教学用具技术领域。操作模型由透明材料经3D打印制造而成;操作模型中包括模拟人体内脏中心血管系统管腔的连续连通的通路;通路为设有两个开口的封闭式通道...
郑致远杨瀚涛王小林颜志平俞麟王欣张越
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的远期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内脏动脉瘤(VAA)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介入治疗VAA患者(41个灶),术后随访时间均>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对12个肾动脉瘤、8个脾动脉瘤动脉瘤填塞术,其中5个脾动脉瘤、5个肾动脉瘤采用裸支架辅助填塞;对13个脾动脉瘤、1个肝动脉瘤动脉瘤栓塞术;对4个肾动脉瘤行载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3个采用多层裸支架植入术、1个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术;对2个肾动脉瘤、1个腹腔干动脉瘤行保守治疗;均获得成功。1个脾动脉瘤栓塞术后出现部分脾梗死,1个左肾多发动脉瘤植入支架后腔小部分显影。术后随访12-55个月,平均(23.44±12.48)个月,期间脾梗死者梗死面积未增大、未见脓肿形成,腔部分显影病变显影面积未增大。30例患者中,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余均存活,无VAA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VAA远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肖开江娜郑曲彬黄兢姚黄宁杨维竹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栓塞治疗性
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s,VAAs)是腹腔干、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胰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VAAs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的内脏区域,治疗指征和策略也因动脉瘤部位而异。本研究旨在总结VAAs诊治的进展,初步评估开放治疗和腔内治疗在VAAs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程灿胡何节王晓天方征东孙小杰葛新宝
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内脏动脉瘤胃十二指肠动脉治疗指征胰十二指肠腹腔干
内脏动脉瘤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VAA)腔内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56例VA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腔内治疗的策略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中VAA共计62个。行腔内治疗46个,其中29个行载动脉近远端栓塞术,3个行腔栓塞术,3个行腔并载动脉栓塞术,4个行覆膜支架置入术,1个行裸支架辅助弹簧圈腔内栓塞术,2个行分支动脉栓塞术,腔内治疗失败4个,技术成功率为91.3%;行外科手术治疗2个;行保守治疗12个;拒绝治疗2个。随访3~48个月,成功行腔内治疗、开放手术及保守治疗的VAA均未见显影或进展。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VAA的最大优点是微创,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组织器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郝洁雅吕国义梁惠民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介入治疗栓塞覆膜支架
内脏动脉瘤腔内治疗研究进展
2020年
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s,VAAs)是指腹主动脉所从属的各条内脏动脉及其分支产生的动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肌纤维发育不良、动脉管壁中膜变性、外伤、医源性损伤、先天性异常、感染、结节性动脉炎、门静脉高压等。内脏动脉瘤以往治疗手段主要是外科手术,随着介入放射学不断发展,血管腔内治疗VAAs已成为临床首选,且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旨在综述目前内脏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
葛炳豪(综述)仲崇俊明志兵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腔内治疗覆膜支架栓塞治疗
可解脱弹簧圈系统在内脏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可解脱弹簧圈系统栓塞治疗内脏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可解脱弹簧圈系统栓塞治疗的19例内脏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每位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诉、临床症状、基础疾病、体...
邵田由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栓塞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刘长建
作品数:228被引量:633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血管 腔内治疗 腹主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外科治疗
刘昭
作品数:79被引量:14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开窗 腔内治疗 主动脉疾病 3D打印 内漏
颜志平
作品数:356被引量:2,133H指数:2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癌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
卢光明
作品数:829被引量:4,625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癫痫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张龙江
作品数:344被引量:2,489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