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8篇“ 内蒙古高校“的相关文章
- 内蒙古高校图书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策略
- 2025年
- “北疆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根脉上一体演进发展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内蒙古高校图书馆在弘扬北疆文化中有着地方文献资料、地理位置、影响力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弘扬“北疆文化”?本文从加强文化各界的协作交流、建设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色数据库、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建立“北疆文化展览中心”等方面做出思考。
- 袁媛
- 关键词:图书馆
- 蒙古马精神融入内蒙古高校德育课的可能性探讨
- 2024年
- 弘扬蒙古马精神,就要深入研究蒙古马精神标识符号所蕴含的本质内涵,揭示其重要的精神特质,并将其提升到学理层面,进而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本文以全国高校德育课程与蒙古马精神中所包含的德性、品德相关内容的内在关系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两者的结合点,力图在内蒙古高校德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内蒙古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蒙古马精神中的伦理道德融入大学生德育课程,以此推动地方高校德育课教学。
- 青兰
-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 内蒙古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 2024年
-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是现代社会图书馆间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个体图书馆的主要生存方式。文章从资源和服务两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和特点,重点揭示了其在资源共享方面的不足。在研究借鉴国内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内蒙古区域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了设计,并分别从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机制3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以期为相关部门在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 祁兴兰
- 关键词:资源共享
- 内蒙古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
- 2024年
-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2016-2022年相关数据,针对内蒙古地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进行测算,通过实证模型识别了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蒙古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且二者之间表现出较高的良性耦合程度。从整体上看,协调发展经历了“濒临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发展历程,均值为0.6739。从影响因素分析来看,政府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内蒙古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因素的抑制作用明显。今后,除了需要建立健全灵活就业及其社会保障机制外,政府更应着力赋予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主动权,提高企业技术革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增强高等院校毕业生对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 于荣娟赵国年高博
- 关键词: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VAR模型
- 地方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策略研究——以内蒙古高校为例
- 2024年
- 内蒙古地方党史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唯一性、多元化的显著特征,具有赋能属地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价值。内蒙古地方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是守好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刚性需求,是思政课教学与改革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要求。内蒙古地区丰富的党史资源是构建特色思政课程话语体系,搭建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发挥地方党史育人功能的重要支撑,在“融”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构建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是寻找内蒙古党史资源与思政课之间耦合关系的路径选择,也是对“怎样融”的深入思考和探寻,将内蒙古地方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就要着力建构思政课“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构建地方党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育形式,加快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步伐。
- 温俊萍李德超
- 关键词: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
- 内蒙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内蒙古高校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是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传播中华文化和促进民族交流的重要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内蒙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构建了内蒙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内蒙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创新的、合作的工程,需要内蒙古高校与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机制。
- 王飞
-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教育实践
- 新时代内蒙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研究
- 2024年
- 文章阐述了内蒙古高校具备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人才所特有的理论内涵与民族优势;分析了高校践行立德树人使命、驱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力量的价值旨归;提出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中发现机遇,把握教育培育主线,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为依托,牢抓高校内涵式发展,深入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学理支撑与实践路径。
- 王丹
-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
- “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高校蒙俄留学生文化交流研究
- 2024年
-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和各国的外交出现了新的格局。在新形势下,我国国际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内蒙古各高校,尤其是内蒙古大学在这一改革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绩,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本文就目前内蒙古高校在国际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文化交流角度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构想。
- 赵金色
-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 内蒙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线上教学效果提升
- 2024年
-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8年,教育部提出,要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但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制约和教师学生参与线上教学积极性的影响,在2020年之前,线上教学在多数情况下被视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手段,主要用于补充课堂教学或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2020年以后线上教学实践得到了全面应用。现在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小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影响下成长,被称为“数字原住民”。
- 王雪
- 关键词:线上教学内蒙古高校高等教育体系传统教学手段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 内蒙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路径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内蒙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的有效实践路径。结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实际提出了内蒙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9+1”创新路径体系,即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教育教学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网络智慧平台为媒介,以建强阵地为基石,以实践基地为依托,以丰富载体为抓手,以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同时做好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
- 王侠魏晓颖
- 关键词:内蒙古高校
相关作者
- 高娃

- 作品数:72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蒙古族 那达慕 一带一路 蒙古族传统体育 内蒙古高校
- 刘霞光

- 作品数:18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语言学习策略 英语专业大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内蒙古高校 大学英语
- 李玉玲

- 作品数:111被引量:3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双生子 汉族 遗传度 学龄儿童 学龄
- 李卉青

- 作品数:14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内蒙古高校 校园文化建设 各民族 文化 凝聚力
- 潮洛蒙

-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内蒙古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高校 高校运动队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