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9篇“ 冈底斯带“的相关文章
藏南冈底斯中段岩浆演化与构造特征 基础科学基本理论及其热点问题研究
冈底斯冈底斯岩浆)是新特提斯洋俯冲和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的产物,为典型的复合型大陆岩浆弧,是研究板块增生、大陆地壳生长再造和碰撞造山的天然实验室。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书对冈底斯中段的火成岩、构造岩(糜棱岩)开展...
孟元库
西藏冈底斯含钾长石巨斑晶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岩浆产生机制
俯冲和大陆碰撞中岩浆的形成、储存与演化对于理解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至关重要。早期大多数学者认为岩浆赋存在以熔体为主的岩浆房。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的“晶粥”模型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对于“晶粥”系统的形成、储存...
余煜之
关键词:冈底斯带
西藏冈底斯鸡公村地区辉长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新特提斯洋演化的启示被引量:1
2023年
西藏冈底斯成矿鸡公村地区发育有强烈的基性岩浆活动,但其成因尚未得到系统约束。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鸡公村地区辉长岩成岩年龄为48.2±0.3 Ma,形成于始新世,与区内发育的Mo-Re成矿作用(22 Ma)没有成因联系。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辉长岩具有高w(Al_(2)O_(3))(17.78%~18.63%)、w(K_(2)O)(0.90%~1.76%),低TiO2特征,且相对富集LILEs(Ba,Sr,Rb等),相对亏损HFSEs(Zr,Ta,Nb等),显示弧岩浆特征。锆石εHf(t)值在10.0~13.4之间,全岩(^(87)Sr/^(86)Sr)ⅰ同位素值在0.7044~0.7048之间,εNd(t)值在1.6~2.2之间。这些岩石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特征指示鸡公村地区辉长岩起源于被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本次研究认为鸡公村地区辉长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壳板片断离背景,上涌的软流圈地幔致使前期形成的被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进而形成鸡公村地区广泛发育的基性岩浆活动。
白云张志李光明杨毅杨成业连廷仁
关键词:年代学地球化学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南部冈底斯东段晚白垩世中性侵入岩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构建穿地壳岩浆系统的启示被引量:2
2023年
穿地壳岩浆系统为认识岩浆岩中矿物成因以及矿物间的不平衡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即造岩矿物在固结之前,可能在不同地壳层次的岩浆房内经历过生长、熔蚀或流体改造等过程。如何追踪和梳理不同造岩矿物的演化历史,成为阐明岩浆岩成因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以西藏冈底斯弧东段里龙含单斜辉石石英闪长岩和黑云母闪长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中主要造岩矿物(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等)进行了系统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并构建了穿地壳岩浆系统的组成要素。根据矿物的稀土元素含量和不同矿物之间的接触关系,将含单斜辉石石英闪长岩中的单斜辉石和角闪石分为Ⅰ型单斜辉石(∑REE含量高)、Ⅱ型单斜辉石(∑REE含量低)、ⅠA型角闪石(∑REE含量高)、ⅠB型角闪石(∑REE含量低),将黑云母闪长岩中的角闪石命为Ⅱ型角闪石。经过矿物温压计和水活度计计算获得了相应的结晶温压条件和体系水含量。其中Ⅰ型单斜辉石为:温度1 159~1 175℃,压力637~799 MPa,水含量2.5%~3.4%;Ⅱ型单斜辉石为:温度1 180~1 181℃,压力482~524 MPa,水含量2.4%~2.8%;ⅠA型角闪石为:温度806~854℃,压力320~434 MPa,水含量7.5%~7.9%;ⅠB型角闪石为:温度776~848℃,压力196~386 MPa,水含量6.9%~8.6%;Ⅱ型角闪石为:温度783~857℃,压力246~327 MPa,水含量6.5%~9.4%。这表明单斜辉石的温度、压力比角闪石高,而水含量比角闪石低,暗示单斜辉石和角闪石来自不同层次的岩浆房。进一步对与单斜辉石平衡的熔体进行了计算,推断至少一部分单斜辉石来自演化的玄武安山质岩浆,而与角闪石对应的平衡熔体Mg~#值较低,对应流纹质岩浆。本研究还对单斜辉石与角闪石“再循环晶”进行了识别,指示整个岩浆过程是在开放岩浆系统中完成的,并经历了不同期次的岩浆补给或混合事件。本研究发现中性岩的母岩浆可
王文鲁李小伟张泽明田作林李增胜孙雨沁刘强丁慧霞郝昭歌
关键词:单斜辉石角闪石
西藏冈底斯东段尼木地区中二叠世和晚三叠世基性岩浆作用及其对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的约束
2023年
野外地质调查和SHRIMP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发现,藏南冈底斯尼木地区出露有规模较大、原岩形成于中二叠世(~266Ma)和晚三叠世(220~219Ma)的变质基性岩,而晚三叠世变质基性岩中还存在~2.5Ga的捕获锆石。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两期基性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即:(1)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2)比较一致的Sr和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t)=0.703225~0.703664,εNd(t)=6.51~6.81)。结合拉萨地块东南缘已发表的三叠纪中-基性岩地球化学数据,发现尼木中二叠世和晚三叠世基性岩皆形成于陆缘弧环境,岩浆来源于尖晶石橄榄岩地幔2.5%~4%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对比拉萨地块西南缘与东南缘二叠纪-三叠纪俯冲相关的岩浆记录,推断新特提斯洋向拉萨地块下的初始俯冲作用具有穿时性,东段俯冲作用在~266Ma已经开启,西段则发生在255~214Ma之间。
严立龙曾令森申宇李广旭赵令浩
关键词:拉萨地块变质基性岩中二叠世
冈底斯东段辉长岩-花岗岩复合岩体成因及其对构造演化的启示——以丝波绒曲和正噶岩体为例
发育于汇聚板块边缘的岩浆弧记录了壳-幔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信息,对于揭示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冈底斯岩浆弧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是探讨新特提斯洋板片的形成、俯冲以及随后的印-亚碰撞等地质事件的天然实验场。本文选取冈底斯...
李艳芳
关键词:岩石成因大地构造意义
文献传递
冈底斯东段日多地区航木多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冈底斯古新世岩浆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消亡到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产物。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及同期酸性侵入岩是冈底斯东段典型的古新世岩浆岩组合,其对于研究冈底斯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判别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前人对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对同期侵入岩研究较少,尤其是其成因和演化过程仍然存在较多分歧。本次以冈底斯东段日多地区古新世航木多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3件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62.6±0.6)Ma、(64.9±0.7)Ma和(62.2±0.7)Ma,与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69~60 Ma)同期形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石具有高SiO_(2)(72.23%~76.02%)、高铝Al_(2)O_(3)(12.73%~14.72%)、高K_(2)O(2.19%~4.84%),低MgO(0.01%~0.52%)、低TiO_(2)(0.12%~0.24%),高分异(86.35%~95.02%),过铝质(A/CNK=1.01~1.26)的地球化学性质,为S型花岗岩特征。但是,锆石LuHf同位素结果显示,εHf(t)值为-10.64~10.79,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443~1810 Ma,暗示航木多岩体源区主要为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根据岩石微量元素对物源的判别,航木多岩体具有与日多盆地内晚侏罗世—晚白垩世的碎屑岩沉积物一致的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轻稀土富集的稀土配分模式,并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U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综合前人成果,研究认为,航木多岩体为叶巴火山弧快速风化后在日多盆地内形成的具有类似新生地壳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沉积物于同碰撞背景下发生部分熔融,同时还加入少量古老结晶基底,并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弧岩浆特征的S型花岗岩。
潘亮周斌鲁麟韩奎高峰乔新星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
西藏冈底斯中段晚三叠世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研究区内晚三叠世侵入岩岩性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显示,斑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204±1.7)Ma,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里特曼指数σ为1.70~2.71,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铝饱和指数A/NK和A/CNK比值分别为1.22~1.85和1.03~1.24,属过铝质花岗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不相容元素Zr、Hf,亏损Ba、Ta、Nb、Sr、P、Ti等元素,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属S型花岗岩。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εHf(t)值为-15.83^-3.24,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1444~2240Ma,表明可能主要由中—古元古代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源岩以砂岩为主和少量泥质岩,岩浆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分离结晶作用。晚三叠世侵入岩是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产物,在俯冲的过程中,幔源岩浆的不断上涌,诱发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揭示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时间不晚于204 Ma。
汤鸿伟侯明才杨伟颜林张杰陈备战史俊波余槐陈琳
关键词:冈底斯带晚三叠世侵入岩地球化学HF同位素
西藏冈底斯则许地区日穷啊晚白垩世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
2020年
西藏则许地区日穷啊花岗闪长岩体产出于冈底斯弧背断隆。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日穷啊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86.4±0.6 Ma(MSWD=0.52),属晚白垩世。岩石具高钾钙碱性特征,SiO_(2)含量为62.42~64.93 wt%,Na_(2)O/K_(2)O=0.87~1.35,略富钠,铝饱和指数(A/CNK)为0.83-1.06,Al_(2)O_(3)含量为14.86~16 wt%,为准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为164.87×10^(-6)-233.44×10^(-6),(La/Yb)_(N)为11.46-18.27,负铕异常变化较大(δEu=0.17-0.8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的右倾型。岩石富集Rb、Ba、Sr而亏损Nb、Zr等元素,具有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日穷啊花岗闪长岩体地球化学成分具有明显I型花岗岩特征,源区物质具有壳幔混合成因的特点,是晚白垩世雅鲁藏布江洋板片向北俯冲于拉萨地块之下的产物。
杨文贾雨阳李鹏
关键词:晚白垩世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
西藏中冈底斯北部早白垩世构造属性:来自则弄群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的制约被引量:2
2020年
冈底斯广泛分布则弄群火山岩,其成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出露于来多地区的则弄群火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旨在精确限其形成时代,探讨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来多地区的则弄群火山岩形成于124.0~114.7Ma之间;岩石SiO 2含量在54.53%~78.35%之间,铝饱和指数A/CNK为0.77~3.75,属偏铝质-过铝质岩石,轻稀土富集,负Eu异常明显,相对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岩石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则弄群火山岩可能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南侧的狮泉河-永珠-纳木错-嘉黎蛇绿岩所代表的Slainajap洋在早白垩世向南俯冲消减的产物。
张彤黄波罗改马昭雄黄永高王燚
关键词:早白垩世火山岩U-PB年龄冈底斯带

相关作者

莫宣学
作品数:455被引量:7,359H指数:6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 花岗岩 东昆仑 火山岩
朱弟成
作品数:199被引量:2,748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青藏高原 拉萨地块 岩浆作用
赵志丹
作品数:274被引量:3,768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青藏高原 拉萨地块 花岗岩
王立全
作品数:155被引量:3,319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地球化学 古特提斯洋 西藏冈底斯带 多岛弧盆系
耿全如
作品数:82被引量:1,61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 花岗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LA-ICP-MS锆石U-PB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