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8篇“ 军队审计“的相关文章
军队审计结果及其运用:一个理论框架
2024年
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军队审计结果及其运用的理论框架。军队审计结果是军队审计过程的直接产出,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信息和审计建议是其主要内容。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是审计结果的主要运用者,审计机构推动审计结果的运用。基于审计客体不同,军队审计分为军队责任单位审计工项目审计,不同情形下的审计结果及其运用各有特色。工项目审计是问题导向,所以,审计发现应该是主要的审计结果,主要包括工项目信息虚假、工项目行为违规、工项目绩效低下和工项目制度缺陷。军队单位和工企业通常需要在工项目合约中明确审计结果的运用。
王会金郑石桥
关键词: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审计信息审计建议
我国军队审计人才现状与培养探析
2024年
我国军队在确保国家安全稳定、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审计全覆盖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军队的各项财务、物资和各类经济活动进行的审核、检查和评估形成更加专业且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相关审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文章通过介绍军队审计的特点、人才现状来分析目前军队审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陈维涛吴菲
关键词:审计监督军队审计
军队审计数字化转型路径探索研究
2024年
针对当前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打造紧贴国防与军队经济领域审计特点规律的审计业务专网,构建“一中心、一平台、一系统”,建立完善与军队全面建设相适应、网络系统互联互通、应用体系相辅相成、审计技术及监察手段较为完备的军队数字化审计系统,推动军队审计队伍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军队审计系统和审计队伍的监督、服务、预防和评估作用,履行好国防经费使用效益监督职能,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朱东华周志彬
关键词:军队审计数字化信息化
军队审计方法:一个理论框架
2023年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分别提出军队审计取证模式、军队审计方式和军队审计信息化模式的理论框架。审计取证模式是指获取审计证据的思路。从确定审计重点的方法出发,审计取证模式分为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和数据式审计模式;从审计结果导向来说,军队审计导向有问题导向和结论导向两种选择,因此,审计取证模式也有事实发现型取证模式和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两种类型。法定审计与选择性审计、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跟踪审计和非跟踪审计、自行审计审计业务外包,都是不同的审计方式。军队审计信息化建设模式是定制开发模式,军队审计数据中心、军队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军队网络审计实施系统和军队审计管理系统,是军队审计信息化的关键要素。
刘明玺王会金郑石桥
军队审计本质:一个理论框架被引量:1
2023年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军队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从内涵来说,军队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军队经济信息、军队经济行为和军队经济制度三个维度对军队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实施的独立鉴证、评价、服务和责任追究,并将审计结果传递给利益相关者的军队治理制度安排。从外延来说,军队审计可以分别按审计业务类型、审计客体、审计主体、审计业务保证程度、审计业务基础进行分类,不同分类得出的军队审计业务类型体现了军队审计的个性本质。国防审计审计军队审计审计工项目审计,这些概念有密切关联,但又相互区别。
王会金郑石桥
军队审计内容:一个理论框架
2023年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队审计内容的理论框架。审计内容包括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和审计载体五个层级。军队审计对象是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对委托人承担的军队经管责任,分为军队财务责任和军队业务责任。军队审计主题是对军队经管责任进行审计时关注的特定事项,军队经济信息、军队经济行为和军队经济制度是其主要类型。以单一审计主题为基础形成的审计业务称为军队基本审计业务,包括军队财务审计军队绩效审计军队合规审计军队审计制度,将多个审计主题组合在一个审计业务中则形成军队综合审计业务。审计主题细分的结果就是审计标的,不同审计主题分解形成的审计标的不同。审计载体是关于审计标的之记录或记载,也是审计证据的来源。
王会金郑石桥
军队审计需求:一个理论框架被引量:2
2023年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军队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军队委托代理关系分为合约类、监管类和资源类三种类型,前二者不存在审计需求,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审计需求。军队有多种具体情形的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人性自利,代理人可能产生代理问题,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代理人的次优问题可能被放大。为了应对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针对这些问题的治理机制——军队治理机制。军队审计审计固有功能成为军队治理机制的重要成员,可以定位于制衡机制,也可以定位于监督机制,还可以定位于监视机制,选择不同的定位需要具备不同的条件。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也可能有审计需求,一是将军队审计作为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二是将军队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
王会金郑石桥
关键词:代理问题
军队审计主体:一个理论框架
2023年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队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可能存在审计需求,因此,都需要选择审计主体,选择审计主体是审计需求者的权利,军队审计需求者要根据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审计成本和保守事秘密这四项原则来选择审计主体,不同具体情形下对审计主体的选择不同。国防经费审计模式有三种类型:一是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相结合的模式,二是军队内部审计模式,三是外部审计模式,我实行的是军队内部审计模式。军队审计组织体制是指各层级军队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我目前实行“区域设置、统管统派”组织体制,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分级负责”的特征。军队审计业务外包要在保守事秘密的基础上,按交易成本观和核心能力观来考虑。
王会金郑石桥
军队审计客体:一个理论框架
2023年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从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出发,提出一个关于军队审计客体的理论框架。军队委托代理关系分为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监管类委托代理关系和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在合约类委托代理关系和监管类委托代理关系中不存在审计客体,在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是审计客体;不同情形下的审计客体也不同,军队责任单位和工项目是军队审计客体的两种类型。军队责任单位本身可以作为审计客体,其主要领导也可以作为审计客体,且主要领导作为审计客体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工项目作为审计客体只适宜于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工项目,并且要在合同中约定审计权及审计结果运用。
王会金郑石桥
关键词:军工项目
多方联动深化军队审计后续治理
2023年
审计后续治理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军队审计后续治理中存在的整改进度偏慢、清理整治不深、部门沟通不畅、审计回访不实、追责问责偏轻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被审计单位、上级机关、行业系统、审计纪检监察等多方联动推动军队审计后续治理落到实处,通过压实党委治理主体作用、坚持全程嵌入精准施策、抓好审计成果转化运用、建立联动共管制度机制等具体举措稳步建立军队审计后续治理长效机制。
李成汪泉军易思思肖伟光

相关作者

王会金
作品数:165被引量:1,476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
研究主题:委托代理关系 审计 国家审计 政府审计 军队
周聿
作品数:17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军队审计 审计改革 防护对策 审计项目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郑石桥
作品数:527被引量:2,411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
研究主题:审计 委托代理关系 例证分析 政府审计 审计客体
俞远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军队审计 防御功能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审计评价 指标体系
申光万
作品数:13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72495部队
研究主题:结算审计 军队审计 审计 工程项目内部审计 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