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篇“ 农耕经济“的相关文章
游牧文化对中国农耕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3年
唐末在帝国解体的过程中,北方的契丹女真等部落先后建国,控制了农耕核心地区与宋帝国并立的北方强权。此后,游牧文化与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逐步融合。从先秦时期开始,农耕文明对草原游牧文明产生极大影响的同时,草原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发展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历史上,中国北方的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互相吸收借鉴、互相融会贯通的过程中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王利清仁庆苏布德刘晓豹
关键词:游牧文化农耕经济
论长三角内卷型农耕经济: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2022年
封建社会,农耕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的投入量息息相关。17、18世纪,人口数量激增,人口出现相对过剩的局面。长三角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农耕经济发展水平高,在人口激增的局面下,单位面积上投入的劳动量渐趋增多,单位面积的劳动效益随之减少。黄宗智教授在《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著作中,分析明清时期长三角农业出现一种内卷化的发展状况,在这一状况下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文本主要以长三角内卷化的农业形成缘由进行追溯,将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区域省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耕地状况作为切入点探析。
赵甫国洋王学强
关键词:长三角
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以“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为例
2022年
为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率,教师可以运用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情科学分层,精准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问题情境,并根据学情差异,采用增值性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文章以高三一轮复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一课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运用隐性分层教学建构和谐、高效、互动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赵斌
关键词:隐性分层教学高中历史复习课
浅析曾国藩农耕经济思想
2019年
农业从古至今在我国的地位一直都极为重要,出身于农家的曾国藩十分关注农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农耕经济思想,其农耕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农为本、自给自足的思想,思想开放、科技事农的思想,抵御灾害、促农发展的思想等。曾国藩重视农耕经济的原因有二:即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
田小慧
关键词:曾国藩农耕
中晚唐农耕经济重心北方新论
2019年
针对中晚唐时期南北方农耕经济,从其发展的历史渊源、发展的现实基础、政府在发展农耕经济方面的作为和农耕经济发展的成果等几个方面,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中晚唐时期北方农耕经济远远领先于南方,中晚唐农耕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马文军
关键词:农耕经济经济重心
汉唐时期云南经济发展的“内地化”趋势及特点——以农耕经济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2017年
汉唐时期云南经济发展的"内地化"趋势,是以中原汉人移民为主体、以农耕经济为中心展开的。受地理生态的制约以及中央王朝统治力量在云南地区消长变化的影响,云南经济发展的"内地化"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与区域性特点,即在时间上呈现持续波浪式起伏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点状而非面状分布的格局。汉唐时期云南经济"内地化"历史进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央王朝力量在云南特定历史空间中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以及云南疆域结构的内部差异性与历史演进的复杂性。
尹建东吕响得
关键词:汉唐时期边疆社会经济变迁
蒙古族农耕经济
2017年
蒙古族农耕历史悠久,相关文献对其记载不一而足,然而对蒙古族从事农耕之始时仍未形成确切定论。本文根据史籍文献记载以及现今内蒙古与蒙古国地区历年出土的农业遗存,对蒙古族农耕经济的发展历史进行综合阐述,指出蒙古族先世室韦时期就已存在零星耕种,蒙元蒙古族农耕经济由小规模区域耕种转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农业生产,北元虽呈现衰缓趋势,但仍有部分耕种。最后,对农耕经济在蒙元时期呈现的特点及其地位进行了总结与说明。
王猛仪德刚
关键词:蒙古族农业经济
高中历史教材隐性内容的拓展——以岳麓版教材《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为例
2017年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文本材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中隐性内容进行适度的拓展,以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鉴于此,我们可以参照如下顺序来丰富教学内容. 一、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 课程标准是教学内容完成标准的依据,规定了考试考查知识的范围,其中以形象动词'简述、了解、知道、探讨'等明确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明确了教学三维目标与以往内容相比,体现了一定的深度性、灵活性和选择性.
徐孟千
鄂伦春族渔猎经济农耕经济转型探析(1869-1931年)
典型渔猎经济的鄂伦春族于近代经历着由渔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这种经济方式的转型是多元要素促成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统治政策的强力推动,加快了变迁的历史进程。除此之外,鄂伦春族学校内农业知识教育、与其他民族农业协作、杰出官长的...
赵士见
关键词:鄂伦春族农耕经济
文献传递
血缘关系对农耕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探——以小说《金翼》为例
2016年
血缘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血缘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都十分复杂漫长,其对于家族、家庭以及个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南方农村自古就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因为它不仅仅左右着宗族与家族的规模,更深层面它影响着地方的生产模式和经济效率。本文立足小说《金翼》,以血缘关系与农耕经济为主要分析点,详细论述血缘关系作用于农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初步揭示前者对于后者发展的影响。
罗正茂
关键词:血缘关系农耕经济

相关作者

黄靖
作品数:25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共和党 国家民族 罢工事件 汉学
李恒
作品数:52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集群 社会资本 绩效评价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减贫
周运清
作品数:88被引量:413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长江流域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 可持续发展 社会学
栾凡
作品数:40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明代 朝贡 女真族 明朝 民族性格
魏江林
作品数:10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研究主题:科技金融 农耕经济 游牧经济 《国富论》 经济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