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234篇“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章
冠心病危险因素
唐元升主编
关键词:冠心病
冠心病危险因素知识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冠心病(CH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心肌坏死,促成心脏器质性病变,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1]。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旨在减轻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改善心肌细胞的血液供应。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以维持动脉通畅。尽管心血管介入手术不断更新发展,研究显示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危险因素未得到有效控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卒中率和血管并发症也逐渐增加[2,3]。一项来自韩国的五年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在PCI后加强生活方式改善可以逆转冠心病[4]。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推荐有效控制危险因素的心脏康复为一级证据[5]。因此,提高冠心病患者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识水平,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在整个冠心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对于降低再发风险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段宇佳王呼萍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管危险因素
河南焦作地区汉族与回族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特点的对比
2024年
目的 探讨河南焦作地区汉族和回族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特点的差异,从而为汉族、回族冠心病患者的防治提供针对性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184例患者,根据民族分为汉族组(123例)和回族组(61例),危险因素有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糖尿病、高血压(均特指原发性高血压)、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HDL-C)、体重指数(BMI)、尿酸、遗传史、年龄,收集两组危险因素数据,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的差异。结果 汉族组的年龄显著高于回族组,回族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家族史都明显大于汉族组,汉族组的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大于回族组,回族组的前降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少于汉族组,汉族组冠脉三支血管病变比例明显大于回族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B型病变比率最高。结论 汉族组患冠心病的年龄高于回族,汉族患者冠心病三支病变比例大于回族,回族汉族冠心病患者B型病变比率最高,汉族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回族。
吴寒萌陈建辉
关键词:冠心病汉族回族
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女性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死亡率越来越高[1],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在以往的研究中,女性CHD的研究存在研究不足、认识不足、诊断不足和治疗不足等问题[2],而且较少有研究关注到女性的特殊生理以及妊娠等相关因素。在冠心病的临床诊疗指南中,也较少纳入针对性别差异的相关内容[3]。本综述对常见女性CHD危险因素与女性特有危险因素的研究做出总结,以期为女性CH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预防女性CHD的发生发展。
苏崇弘赵铁夫马涵英韩红亚赵金旭
关键词:冠心病女性
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检测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评估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血清胆红素和尿酸(UA)检测对冠心病的评估价值。方法 1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分为研究组(冠心病, 60例)和对照组(非冠心病, 40例);研究组患者根据不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分为单支组(单支血管病变, 11例)和多支组(双支及以上血管病变, 49例),根据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组(狭窄程度<75%, 22例)和重度组(狭窄程度≥75%, 38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UA水平,研究组不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和狭窄程度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血UA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TBIL(9.23±1.16)μmol/L、DBIL(0.99±0.17)μmol/L、IBIL(8.52±2.17)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37±3.12)、(3.53±1.06)、(10.41±2.75)μmol/L,血UA(392.78±70.2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80.47±45.1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组血清TBIL(8.02±2.35)μmol/L、DBIL(0.77±0.27)μmol/L、IBIL(7.09±1.23)μmol/L低于单支组的(10.19±2.17)、(1.26±0.29)、(9.47±1.19)μmol/L,血UA(430.99±54.18)μmol/L高于单支组的(322.89±30.2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TBIL(7.44±2.62)μmol/L、DBIL(0.69±0.22)μmol/L、IBIL(6.79±1.31)μmol/L低于轻度组的(10.53±1.86)、(1.36±0.23)、(10.95±1.27)μmol/L,血UA(491.17±73.55)μmol/L高于轻度组的(316.11±42.8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和血UA是预测、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简单、方便、易普及的生化指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UA进行检测可以明确疾病严重程度,更好地控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减少患者及国家的医疗消耗与支出。
李健英滕莹莹沈郁东林建华陈英育林桂华余素美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尿酸冠心病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赵钦
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冠心病是一种复杂的、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疾病。通过对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以及新型标志物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对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为冠心病的预防管理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全面回顾了国内外文献,针对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李欣彤王勇花周靖雅李鹏
关键词:冠心病
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胸部CT对低危胸痛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 研究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电图、胸部CT在低危胸痛患者中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纳入的140例低危胸痛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病例组与的对照组,各70例。对两组患者进一步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心电图及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中,出现ST-T段改变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窦性心律出现的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病例组出现冠脉硬化与钙化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低危胸痛患者的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心电图及胸部CT有一定预测价值,而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李强陈丹
关键词:心电图冠心病
关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讨论被引量:2
2023年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冠心病危险因素有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就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邵亚凌邵彦祺孙赫
关键词:冠心病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腹部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腹腔干和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心内科、心外科住院且首诊确诊或疑似冠心病255例病人的资料。使用超声技术测定病人腹腔干及肠系膜动脉的血流速度,将其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根据动脉是否狭窄作为腹部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腹部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腹腔干及肠系膜动脉狭窄均与年龄有关(P<0.05)。吸烟、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有关(P<0.05)。腹腔干动脉狭窄与糖尿病有关(P<0.05)。结论:年龄与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关;吸烟、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预测肠系膜下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糖尿病与腹腔干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有关。
曲青霞王曈李亚玉王一鸣张惠婷初银珠刘海霞
关键词:冠心病腹腔干肠系膜动脉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作者

韩雅玲
作品数:2,576被引量:6,829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射频导管消融
郭治彬
作品数:115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患者 小檗胺
赵勇
作品数:99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LP-PLA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江时森
作品数:469被引量:1,868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荆全民
作品数:921被引量:2,660H指数:2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STANFORD_B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