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71篇“ 冠状动脉内超声“的相关文章
冠状动脉超声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超声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将104例本院收治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应用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均52例,其组别名称依次为对比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对比组在发现左主干病变后,直接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冠状动脉超声指导下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针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与分析。结果与对比组患者术后1年冠状动脉超声结果比较,观察组外弹力膜面积、斑块负荷与之无明显差别(P>0.05),其最小管腔面积、最小管腔径、支架贴壁良好相关指标显著更高,且支架管腔丢失、支架再狭窄以及支架膜厚度相关指标显著更低(P<0.05),与对比组患者术后一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做出比较,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与对比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做出比较,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精神状态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治过程中,在冠状动脉超声指导下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诊疗效果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得到良好改善,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行性强,适合推广普及。
冯燊龙梁锦锋邱国
关键词: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超声引导支架置入与冠状动脉造影引导支架置入在冠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中不同影像学技术引导支架置入的效果。方法:本次从我院冠心病急性期患者共选取90例入组,将采取双盲法分组对比,单一小组45例。探讨组应用冠状动脉超声引导支架置入,参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引...
张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冠心病
冠状动脉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接收的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介入治疗前后采取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冠状动脉超声对病变钙化情况检出结果,比较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超声指标。结果: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冠状动脉超声检查钙化检出率58.00%明显高于非钙化的42.00%(P<0.05);治疗前,钙化组管腔面积、斑块偏向指数、病变长度明显低于非钙化组(P<0.05);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斑块面积、管腔狭窄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钙化组支架直径、支架横截面积、支架对称指数明显低于非钙化组(P<0.05),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最大扩张球囊直径、最大后扩张球囊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能够明确疾病状况,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张宇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超声冠心病介入性诊断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超声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分析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超声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纳入患者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81例薄帽纤维粥样斑块的患者设为A组,将65例厚帽纤维粥样斑块的患者设为B组,将28例病理性膜增厚的患者设为C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超声检查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A组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5.80%,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为34.57%,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7.28%,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置入支架的比例为29.63%,坏死核心面积为28.57%±10.74%,高密度钙化面积为11.26%±8.31%,双侧颈动脉斑块的比例为40.74%,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纤维组织面积为50.03%±12.59%,纤维脂肪组织面积为10.19%±10.73%,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最小管腔面积≤4.0 mm^(2)的比例为19.75%,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以薄帽纤维粥样硬化斑块最为常见;而双侧颈动脉斑块患者多属于薄帽纤维粥样硬化斑块,且发生脑血管事件风险更高。
赵鹏张庆丽单书会韩少雄刘杰军郑洪娥
关键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斑块
冠状动脉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2021年
探究冠状动脉超声治疗方式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效果,逐步探索更加全新的冠心病康复治疗方式以及相关诊断对策、治疗方法、护理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来进入本医院就医的冠心病患者实际资料,随后选取冠心病患者共计 100 名,将全部 100 名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主要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人数固定为 50 人,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及后续诊断与治疗方法,逐步调整具体的治疗对策以及诊断与治疗措施,随后派遣专业医护工作人员全方位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以及身体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具体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工作方法。 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问题得到明显好转,并没有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问题以及疾病复发问题,对照组部大部分患者对于此次治疗效果以及后续诊断与治疗工作较为满意。 结论:在治疗患者冠心病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冠状动脉超声的方式,进一步缓解患者的身体病痛问题,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治疗负担。
吕景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超声冠心病
冠状动脉血管超声指导PCI与非冠状动脉超声指导PCI的比较研究
2020年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血管超声(IVUS)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非冠状动脉超声指导PC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ACS患者,按PCI指导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56例。A组予以IVUS指导PCI治疗;B组予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PCI治疗。比较两组介入治疗定量分析数据[植入支架前后斑块负荷、病变段血管狭窄最严重区直径狭窄率(DS)、最小血管直径(MLD)]、PCI术后即刻成功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A组植入支架后斑块负荷、病变段DS较B组小,病变段MLD较B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PCI术后即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3%vs.94.64%)(P>0.05)。A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3.57%vs.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MYO、CK-MB水平较术前升高,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MYO、CK-MB水平较术前降低,但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MYO、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AG指导PCI比较,IVUS指导PCI治疗能够精确评估患者斑块负荷、病变段DS及病变段MLD,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其心肌损伤。
杜江涛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比较研究
冠状动脉超声引导下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八例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金秋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行冠状动脉超声引导下实施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8例,患者均随访观察,并于术后12~36个月[26.5(14.5~32.5)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8例患者均行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术中未出现影响血流的夹层,普通球囊扩张后即刻行冠状动脉超声检查准确测量冠状动脉血管径及病变长度,并应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行球囊扩张治疗,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的即刻成功率为100.00%,术后比术前病变狭窄程度明显减轻[20.00%(11.25%~25.00%)比90.00%(80.00%~97.75%),H=11.549,P<0.01];术后比术前病变冠状动脉最小径明显增大[2.23(2.03~2.53)mm比0.30(0.25~0.54)mm,H=11.361,P<0.01]。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再发、无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曾再发心绞痛,程度较前减轻,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再发狭窄,于原狭窄处植入支架治疗;1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血管闭塞侧支循环形成,未予治疗。结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直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提供了一个"有介入无植入"的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冠状动脉超声检查为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保证了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远期效果是乐观的,而对于冠状动脉出现再狭窄的患者可以直接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
李成洋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气囊扩张术紫杉醇
冠状动脉超声指导下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26例近期临床疗效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2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近期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6例患者均在冠状动脉超声指导下采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对冠状动脉狭窄行扩张成形术治疗,术中未出现影响血流的夹层。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时间持续40~60s,平均(50±3)s;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的即刻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较术前的病变狭窄程度明显减轻[(10.36±7.19)%∶(77.14±6.44)%],血管最小径明显增加[(2.82±0.07)mm∶(0.74±0.0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再发、无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直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有介入无植入"的全新的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冠状动脉超声检查为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保证了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李成洋陈宏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超声
冠状动脉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后支架治疗冠脉膜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回顾性分析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科行冠状动脉超声指导(Intracoro-nary ultrasound,IVUS)下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rotational at...
马晓毅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超声冠状动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超声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在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超声(IVUS)指导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左主干病变患者90例,其中40例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后再行IVUS检查并在其指导下行介入治疗(IVUS组),另50例仅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左主干病变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心绞痛复发,靶血管重建,支架血栓,心肌梗死,死亡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90例ULMCA病变处均成功置入支架134枚,术后即刻成功率100%,术中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冠状动脉撕裂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左主干置入支架长度均为14mm,支架后扩张在IVUS组更常用(52.5%(21/40)比28.0%(14/50),P〈0.051。术后1年IVUS组和对照组行IVUS检查,最小管腔面积(9.7±1.7)mm^2比(8.4±1.2)mm^2(t=3.24,P〈0.05);支架再狭窄率(6.3±2.1)%比(19.2±5.8)%(t=2.89,P〈0.01)。IVUS组和对照组术后随访12个月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15.0%(6/40)比24.0%(12/50)(x^2=42.76,P〈0.01)。结论对于ULMCA,且术后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在IVUS指导下行介入治疗,以降低术后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血栓、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风险。
王悦喜阿荣任保军张迎军李德平刘晓宇
关键词:介入性血管成形术

相关作者

孙正
作品数:221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主题:光声 血管 图像序列 预烧 图像重建
肖践明
作品数:153被引量:528H指数:1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疾病 射频消融 冠状动脉造影
葛均波
作品数:1,735被引量:7,598H指数:3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 导管 心血管病学 动脉粥样硬化
王乐丰
作品数:249被引量:1,995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 冠心病
崔亮
作品数:133被引量:866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 AMI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