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1篇“ 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相关文章
- 经桡动脉入径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
- 2022年
- 目的探讨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平谷区医院心内科应用EBU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术后恢复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25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均存在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有对右冠状动脉行PCI的指征。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入路使用EBU指引导管行PCI。25例患者的EBU指引导管全部输送到位,经调整进入右冠状动脉开口,EBU导管使用的成功率为100%。25例患者全部行右冠状动脉PCI,24例成功,PCI成功率为96%,无患者出现指引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应用EBU指引导管行右冠PCI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部分经选择患者行右冠复杂病变PCI的首选方法。
- 何晓全高翔宇赵慧强金洪珍刘锐锋公绪合崔贺贺王刚梁思文马国栋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引导管
- 中国县域医院心血管专科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能力现状——基于2021年304家县级医院的调研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明确我国县域医院心血管专科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能力现状及其与胸痛中心建设的关系,为未来提升县域医院冠心病介入整体能力和胸痛中心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县级医院心血管专科能力(包括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能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胸痛中心建设状态进行分组,评估包括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以及接受旋磨治疗的严重钙化病变在内的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能力与胸痛中心认证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调研涵盖除港澳台外的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304家县级医院,分析了其中203家具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能力的医院的数据,其中已认证基层版胸痛中心的医院共77家(37.93%),已认证标准版胸痛中心31家(15.27%),余95家(46.80%)未认证或未申请胸痛中心。在这203家医院中,143家(70.44%)可进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开展CTO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及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比例分别为39.90%、49.26%、52.22%、26.60%。已认证标准版胸痛中心的医院较已认证基层版和未认证及未申请胸痛中心的医院开展CTO病变和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比例显著更高(P=0.049,P=0.011)。多因素分析显示,已认证标准版胸痛中心组开展CTO病变(OR 2.58,95%CI 1.05~6.33,P=0.038)和同时开展CTO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冠状动脉旋磨技术(OR 6.08,95%CI 1.45~25.51,P=0.014)的比例显著高于未认证及未申请组。结论 目前我国县域医院中有相当比例可以开展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且已认证标准版胸痛中心的县域医院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能力更强。这为进一步推动县域医院冠心病介入诊疗能力及胸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 刘耀琨郑博陈楚云范芳芳张岩丁燕生李建平霍勇
- 关键词: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胸痛中心
- 纤维蛋白原、血栓弹力图(K值)和血栓弹力图(α角)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时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图[TEG(K值)、TEG(α角)]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的老年患者183例,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复杂病变组(111例)、非复杂病变组(72例),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Fib、TEG(K值)、TEG(α角)水平差异。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l-Wallis检验、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老年ACS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组Fib水平高于非复杂病变组及对照组[(4.23±1.05)g/L比(3.84±0.71)g/L、(3.76±0.8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0,P=0.012);复杂病变组TEG(K值)低于非复杂病变组及对照组[(2.18±0.42)min比(2.32±0.59)min、(2.41±0.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0,P=0.03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是老年ACS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危险因素(OR=2.023,P=0.015),TEG(K值)是老年ACS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保护因素(OR=0.591,P=0.018);通过ROC分析,Fib联合TEG(K值)预测老年ACS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75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68%和63.5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67 g/L和2.07 min。结论老年ACS患者入院时Fib和TEG(K值)水平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相关,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有预测价值,Fib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EG(K值)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保护因素。
- 杨小云申潇竹赵晓斐谢春辉赵金燕胡广云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复杂病变
- 可溶性ST2及单核细胞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growthstimulationexpressedgene2protein,sST2)、单核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将连...
- 方秋珏
- 关键词: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单核细胞计数
- 影响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1年
- 目的分析影响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且术前SYNTAX积分>22分的冠心病患者640例。其中SYNTAX积分23~32分者为中危组;SYNTAX积分≥33分者为高危组。术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残余SYNTAX积分(residual SYNTAX score,rSS)评估和计算。随访至2020年11月,记录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发生MACE的患者66例(10.3%)。COX回归分析发现,SYNTAX积分、rSS、左室射血分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患者发生MACE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rSS>7分的患者发生MACE的累计风险远高于≤7分者(P<0.05)。患者rSS越高,发生MACE累计风险越高。结论对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术前SYNTAX积分、rSS、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和NT-proBNP。
- 张恒亮张培汪靖峤刘相勇王丹肖扬赵飞龙汪砚雨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SYNTAX积分介入治疗预后
- 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冠状动脉造影一直以来不仅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且也用来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但冠状动脉造影往往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特别是在复杂的三维解剖学上的平面分辨率有限,术者凭借视觉评估病变的真实面积和长度的可靠性有限,以及在检测钙化方面的敏感性较低等,对术者术中的治疗决策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导。而血管内超声可通过提供冠状动脉的断层或横断面图像来指导冠状动脉治疗,目前已成为一种在复杂病变患者中获得更好的支架植入效果的重要方法,与单独的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陈彭辉李军山何晋
- 关键词: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药物洗脱支架
- 替格瑞洛与常规抗血小板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PCI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与常规抗血小板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104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在PCI及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予以替格瑞洛治疗,观察两组服药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血小板反应单位(P2Y12)、肝肾功能变化,并对比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15 min、服药后1 d、服药后7 d MPAR及P2Y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肌酐(S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服药前及术后7 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患者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且能减少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但可能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并导致呼吸困难症状,需严密监测。
- 叶丛张波
- 关键词:抗血小板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经桡动脉入径采用球囊辅助技术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完成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径采用球囊辅助技术(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1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使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2例患者采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全部成功,无患者出现血管径路相关的并发症。所有患者PCI成功率为100%。结论经桡动脉入径采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PCI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部分复杂病变患者经桡动脉行PCI的首选方法。
- 赵慧强金洪珍王东兴周力丁晓松高翔宇梁思文刘洪阳陈晖黄榕翀李虹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引导管
- 精细化护理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冠状动脉(冠脉)复杂病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内科并成功行PCI的冠脉复杂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治疗依从性、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出院3个月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加护理满意度。
- 徐威郭子静马云溪王剑飞
-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 经肱动脉入路对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桡动脉穿刺失败后经同侧肱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16153例介入手术中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患者141例,其中股动脉组83例,肱动脉组58例,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住院时间。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对2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肱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手术时长与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35±40.55)vs(104.33±43.57)min,95.2%(79/83)vs91.3%(53/58);P>0.05]。但肱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5.17%(3/58)vs10.84%(9/83),P<0.05]、生活质量改善[(46.15±15.34)vs(33.00±18.01)分,P<0.05]、焦虑程度更低[(51.22±30.11)vs(35.00±27.18)分,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4.74±1.25)vs(2.52±1.09)d,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经肱动脉较股动脉入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改善,不影响复杂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 章明穆洋高磊王亚斌冯宏启赵静黄京特曹丰
- 关键词:肱动脉入路股动脉入路
相关作者
- 黎明江

- 作品数:151被引量:4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房颤动 心电图 心肌纤维化 PTCA
- 陈晖

- 作品数:254被引量:930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梗死
- 赵慧强

- 作品数:87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
- 梁思文

- 作品数:32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经桡动脉 指引导管 冠状动脉造影
- 高翔宇

- 作品数:53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