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07篇“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文章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6)。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04)。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姜浩毛雪姣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功能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17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年随访期间是否发生ISR将其分为ISR组(n=27)与对照组(n=149)。收集所有患者支架植入术前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介入的主要指标、后1年随访期间的干预措施、1年随访期末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及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析DES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老年(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多支病变、C反应蛋白(CRP)升高、发生至少1次心绞痛、因心肌缺血再次住院行再血管化治疗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多支病变、随访期间CRP升高均是DES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ES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仍有部分冠心病患者发生ISR,老年(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多支病变和随访期间CRP升高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可以适当参考以识别高危患者。
李晓飞杨柳崔慢飞张云飞李晓琪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药物洗脱支架支架内再狭窄影响因素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9月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张宁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脉微循环障碍中的诊断性能研究
2025年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的患者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原因可能与合并冠脉微循环障碍(CMD)有关,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SPECT)作为可定量检测CMD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一项无创检测手段,在此类人群中的诊断性能研究较少。目的评估使用升级采集技及新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软件后的SPECT在PCI后合并CMD患者的诊断性能。方法纳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因冠心病行PCI后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住院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温度/压力导丝测算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筛选出FFR>0.8且后无心外膜下血管梗阻性狭窄的患者共20例,共60条血管纳入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IMR与CFR的相关性。以IMR为金标准,绘制CFR诊断CM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20例CMD患者纳入研究,男15例,女5例,患者平均年龄(64.2±9.3)岁。纳入的60条血管中有21条为左前降支,17条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22条为右冠状动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R与CFR呈负相关(r=-0.526,P<0.001)。CFR诊断CMD的AUC为0.840(95%CI=0.716~0.964),截断值为1.985。结论SPECT在PCI后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使用升级采集技及新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软件后的SPECT可作为诊断PCI后无心外膜下血管梗阻性狭窄患者是否存在CMD的有效工具。
贾硕程功关蕾冯盼盼许百灵方伟张骥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微循环障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临床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
2024年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其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里,从医院接收的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中挑选了68例,并根据护理策略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的患者接受标准的医疗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则接受心脏康复护理的干预措施。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实验组在护理后的心功能各项指标都有明显的提升,并且改进的幅度也比参照组更为突出,差异非常显著(P<0.05);在实验组中,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并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在实验组中,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数量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康复情况更为出色,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结论 在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为患者提供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康复效果,这种护理方式还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文凤琴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功能指标康复效果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死亡法医病理检验4例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coronary stent,CS)植入术中死亡者法医病理检验的要点。方法回顾了4例CS植入术中死亡者法医病理尸检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紧急行冠状动脉左旋支CS植入术1例,择期手3例。发现冠状动脉夹层2例、血管破裂1例。冠状动脉破裂患者同时发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三例患者5处新近安置CS部位血管狭窄程度较生前造影报告轻。未安置CS的血管生前造影检查报告的病变部位狭窄程度较死后病理检验重。结论死后病理检验可有效检出冠状动脉损伤、支架血栓形成,但需解决冠状动脉腔内支架原始形态观察的难题。
毋静婷穆佳琦代号陈晓刚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行CASI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锻炼社会支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实施问卷调查,调查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CASI后患者TSK-SV Heart总分为(40.22±4.7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文化程度、年龄、CASI后时间、支架植入总数与其CASI后发生运动恐惧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吸烟史、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NYHA心功能分级、近1周存在久坐行为与其CASI后发生运动恐惧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社会支持、运动锻炼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呈负相关(P<0.05),疼痛程度与运动恐惧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年龄大、CASI后时间短、近1周存在久坐行为、锻炼社会支持与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水平低、疼痛程度重是影响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偏高,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CASI后时间短、支架植入总数多、锻炼社会支持与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水平低、疼痛程度重者易产生运动恐惧。
冯珊珊王彩香王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心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4年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脏相对脆弱,本文对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在其中的应用影响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9月份到2022年4月份期间确诊并且收治入院的95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依照对照研究基本原则,使用时间顺序法,将以上研究对象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中45例研究对象,对照组中50例研究对象,其中时间顺序的前者为本文对照组,时间顺序的后者为本文观察组。对照组中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模式,护理工作持续到患者出院前的一周,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实际护理成效进行记录,包含患者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和护理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是否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最终护理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取得了更好的心功能指标和护理效果,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中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来说,由于自身的心脏经过了一场比较大的手治疗,因此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明显更高,常规护理工作侧重于全面、综合性的护理,目前来看已经逐渐难以满足患者自身的真正要求和需求。其中,心脏康复护理模式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契合性较高,在本文研究中也可以发现取得了良好的作用和成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袁昕康亚琼
关键词:康复护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8月在纳雍新立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30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观察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5例)和对照组(单纯冠心病,15例)。比较两组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与对照组(9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与对照组(1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同样可以提高心功能指标且不会增加其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相当。
何金荣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支架植入术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2024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治疗方式,探讨其手及手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124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最终纳入患者19例,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35~66(54±7)岁。19例患者中急性主动脉夹层11例。AC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15例,AS型(DeBakeyⅡ型)4例。AC型患者中行孙氏手(全弓置换+支架象鼻手)10例,部分弓置换5例;19例患者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7例,二尖瓣置换1例;4例患者中取出位于右冠开口的支架。本组住院死亡1例,主因前合并脏器灌注不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平均随访30(18~56)个月,其中1例因冠状动脉吻合口漏行二次漏修补,1例因远端夹层新发破口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1例因左主干支架闭塞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因髂动脉闭塞行股股转流。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中,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比例高,对于广泛受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应当积极手治疗。
郭世超乔志钰里程楠孙立忠朱俊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医源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关作者

罗智敏
作品数:42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舒心丸 益气 冠脉血流储备 冠状动脉造影术 气虚证
喻卓
作品数:132被引量:395H指数:10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冠心病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支架 昆明山海棠 氯吡格雷
王梦洪
作品数:306被引量:794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高血压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邹佳妮
作品数:26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320排动态容积CT 320排CT 侧支循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刘燕
作品数:15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支架术后 心肌梗死 易损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