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63篇“ 冠状血管造影术“的相关文章
冠状血管造影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冠状血管造影术(CAG)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对CIN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月心血管内科就诊并行CAG的患者25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于造影前12 h内检测NT-proBN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造影后第1、2、3、4、5天分别检测Scr、BUN、UA水平,根据简化的肾脏病饮食调整研究公式(MDRD公式)推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患者造影后48 h内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36例)和非CIN组(214例)。结果 CIN组与非CIN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高脂血症发生率、平均动脉压(MAP)、心脏射血分数(EF)、前12 h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糖尿病发生率、后48 h输液量、造影剂用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狭窄>50%较非CIN组升高(P<0.05)。CIN组造影前NT-proBNP水平与造影后Scr升高幅度(造影后Scr值-造影前Scr值)呈正相关(r=0.786,P<0.05),与造影后eGFR呈负相关(r=-0.368,P=0.027);非CIN组造影前NT-proBNP水平与造影后Scr水平呈正相关(r=0.307,P<0.05),与造影前、后eGFR呈负相关(r=-0.138,P=0.044;r=-0.203,P=0.003),而与Scr升高幅度则无相关性。以造影前NT-proBNP>150 ng/L预测CIN发生率其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59.3%,阳性预测值为26.3%,阴性预测值为96.2%;以造影前NT-proBNP>400 ng/L预测CIN发生率其敏感度为47.2%,特异度为68.7%,阳性预测值为20.2%,阴性预测值为88.6%。结论 CAG前检测NT-proBNP对后CIN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NT-proBNP水平与CAG后CIN患者Scr升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李明珠张金盈沈德良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3年
目的评价冠状血管造影术(CAG)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0例接受CAG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剂量转换因数计算患者的有效剂量(ED),并分析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穿刺入路、透视时间、采集帧数及血管病变与患者ED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平均累计剂量(DOSE)为400.54mGy,平均总剂量面积乘积(DAP)为28.26Gy.cm2,平均ED为5.23mSv。透视时间、BMI及采集帧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57、0.442、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透视时间长和高采集帧数为CAG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增加重要因素,熟练的者及采用降低采集帧数的新技,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郁仁强曾勇明黄扬彭刚彭盛坤谭欢王杰刘潇孙静坤金瑞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肥胖症
用于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备选采集体系
一种控制处理器(30)导致机械臂扫描器的驱动器(22,24,26)沿着椭圆轨线(50)移动x射线源(12)和探测器。可以定制(38)轨线以偏离实际的数学椭圆或仅仅是弧段。当x射线源和探测器沿着轨线移动时,至少当造影剂存在...
O·温克
文献传递
CT冠状动脉造影与单纯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回顾性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替代单纯常规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16日-2008年6月17日在我院心内科行单纯CCA并最大狭窄处≤50%的患者共568例,其中1个月内曾在我院行CTCA检查的患者102人,对比CTCA与CCA的结果。结果80例为单纯CCA检查,19例为支架植入后复查,3例为冠脉旁路移植后复查;CTCA诊断8例偏差,诊断符合率为92.2%;其中19例支架植入后复查患者,CTCA诊断3例偏差,诊断符合率为84.2%。结论CTCA可较准确的鉴别无需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包括支架植入后复查的患者。
汪奇盖鲁粤董蔚孙志军陈韵岱杨立王志国蒋博任学文
关键词:CT冠状动脉造影冠状血管造影术冠心病
伊伐布雷定作为诊断剂在通过多层螺旋计算机化断层显像的冠状血管造影术的方法中的用途
伊伐布雷定或3-{3-[{[(7S)-3,4-二甲氧基-双环[4.2.0]辛-1,3,5-三烯-7-基]甲基}(甲基)氨基]丙基}-7,8-二甲氧基-1,3,4,5-四氢-2H-3-苯并氮杂-2-酮、其与可药用酸的加成...
G·勒尔布尔斯-皮若尼埃A·杜伯斯特-布拉马C·弗勒林克
文献传递
用于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备选采集体系
一种控制处理器(30)导致机械臂扫描器的驱动器(22,24,26)沿着椭圆轨线(50)移动x射线源(12)和探测器。可以定制(38)轨线以偏离实际的数学椭圆或仅仅是弧段。当x射线源和探测器沿着轨线移动时,至少当造影剂存在...
O·温克
文献传递
基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预测冠心病价值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 derived from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FFR_(CT))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36例共309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患者已完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FFR_(CT)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检查。比较CCTA和FFR_(CT)对309支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狭窄诊断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采用一致性检验分析FFR_(CT)与CAG的相关性;影像科医师对其中156支血管测量影像学参数,记录并分析最窄管腔直径、狭窄斑块长度、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狭窄管腔面积与斑块性质。将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的98支血管列入冠心病组,<50%排除缺血性狭窄的58支血管列入非冠心病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156支血管的相关参数与冠心病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的单独及联合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FFR_(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高于CCTA(P<0.01)。Kappa一致性分析显示,FFR_(CT)诊断结果与CAG诊断结果的Kappa值为0.620,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1)。冠心病组管腔最窄直径、FFR_(CT)明显小于非冠心病组,狭窄斑块长度、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管腔最窄直径(OR=0.536,95%CI:0.335~0.858)、狭窄斑块长度(OR=1.109,95%CI:1.054~1.166)、FFR_(CT)≤0.80(OR=0.204,95%CI:0.078~0.532)是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ROC曲线显示,管腔最窄直径、狭窄斑块长度、FFR_(CT)≤0.80三者联合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53(0.795~0.918)。结论 FFR_(CT)相较CCTA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价值,FFR_(CT)≤0.8、管腔最窄直径、狭窄斑块长度三者联合诊断能进一步提高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杜天剑顾翔朱业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血管造影术血流储备分数心肌
定量血流分数用于评估3例左前降支2型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远端血流
2024年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指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因自发性壁内出血或内膜撕裂与中膜分离而形成假腔,可压迫真腔阻塞其内血流而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多见于无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女性患者[1-2]。SCAD在冠脉造影中多表现为冠脉长段狭窄、远端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2~3级,但常规冠脉造影难以安全、快速量化评估病变远端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作为血管造影的衍生指数,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可反映冠脉血流储备和微循环阻力(microvascular resistance,MVR)而无需以药物诱发充血状态及使用压力导丝,具有操作便捷而无额外风险等优势[3-4]。
张静茹朱强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CT血流储备分数在梗阻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决策和远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梗阻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决策和远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入选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于北京安贞医院首次行CCTA检查且诊断为梗阻性冠心病的患者(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50%)。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CCTA影像。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测算CT-FFR,并计算基于CCTA的Leiden风险评分。随访至少5年,研究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治疗、非计划血运重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索Leiden风险评分预测5年MACE发生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核心观察指标不同水平下的生存曲线,并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622例患者,年龄61(54,66)岁,男性407例(65.4%)。CCTA检查后有78例患者接受了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34例(43.6%)CT-FFR阴性。随访时间为2181(2093,2355)d,随访期间155例(24.9%)患者发生了MACE。ROC曲线显示Leiden风险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15.4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eiden风险评分>15和CT-FFR≤0.80的无MACE生存率更低(P_(log-rank)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T-FFR≤0.80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HR=4.98,95%CI 3.15~7.86,P<0.001)。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CT-FFR有助于梗阻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决策和远期预后评判。
王志强李震南丁耀东张阳林立徐磊曾勇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预后
CT冠状动脉成像中钙化斑块特征对血管狭窄诊断结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中钙化斑块特征对血管狭窄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02例存在钙化斑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接受治疗的80例无钙化斑块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CT冠状动脉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钙化斑块特征,分析不同程度斑块钙化对CT冠脉造影诊断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102例有钙化斑块的冠心病患者中,共189处出现狭窄情况,其中由非钙化斑块引起的狭窄54处,轻中度钙化斑块引起的狭窄78处,重度钙化斑块引起的狭窄57处。CT冠脉造影诊断结果对于非钙化斑块的诊断与DSA诊断的一致性高(Kappa=0.904,P<0.05),对轻中度钙化斑块与DSA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822,P<0.05),对重度斑块与DSA诊断一致性一般(Kappa=0.541,P<0.05)。对照组80例患者,经DSA诊断,共98处发生狭窄,其中53处为不明显狭窄,45处为明显狭窄。CT冠脉造影与DSA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979,P<0.05)。轻中度钙化斑块与重度钙化斑块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重度钙化斑块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钙化斑块存在的情况下,CT冠脉造影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且重度钙化斑块存在对特异性的影响较为严重。
吕贤坤赵宏伟吕宗晨闫凤全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相关作者

陈韵岱
作品数:696被引量:4,545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患者
盖鲁粤
作品数:457被引量:1,70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肾动脉狭窄 介入治疗
丛洪良
作品数:396被引量:1,759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
吕滨
作品数:202被引量:1,477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冠心病
韩雅玲
作品数:2,576被引量:6,829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射频导管消融